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10篇
  免费   1535篇
  国内免费   1067篇
化学   7217篇
晶体学   334篇
力学   837篇
综合类   80篇
数学   230篇
物理学   381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410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495篇
  2008年   571篇
  2007年   615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565篇
  2004年   536篇
  2003年   464篇
  2002年   467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380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3年   3篇
  197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激光介质的内热源,以多次吸收作用为基础提出了适用于侧面双向泵浦板状激光介质的不均匀内热源模型,即多次吸收不均匀内热源模型,并与均匀内热源和一次吸收内热源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介质厚度及光吸收系数组成的无量纲参数不同时,三种内热源模型得到的内热源分布也有所不同。最后给出了内热源不均匀度及多次吸收模型与一次吸收模型之间的差异在不同目标值下的内热源模型适用准则。  相似文献   
72.
工况图在热电厂的设计和运行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根据引进型双抽非再热200MW供热机组的技术特点,通过编程在纯凝汽工况、单抽工业抽汽工况、单抽采暖抽汽工况和双抽供热等典型变工况计算的基础上,完成了当新蒸汽负荷、工业抽汽负荷和采暖抽汽负荷发生改变时的变工况计算,并绘制了该机组的运行工况图.  相似文献   
73.
给出了为RHIC-STAR飞行时间探测器设计的多气隙电阻板室(MRPC)的辐照实验结果. 实验采用100mCi60Co γ源, 采用不同的剂量率对MRPC进行辐照. 一个室在大剂量率2.87×10-2Gy/h下辐照了24h后, 其性能如噪声计数率, 暗电流等均大大退化. 另一个室在相对低剂量率5.31×10-4Gy/h下辐照了530h, 其性能没有见到任何变坏.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这种探测器在几年的运行中经过大剂量的辐照后的性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4.
Munshi G. Mustafa 《Pramana》2006,66(4):669-687
We briefly introduce the thermal field theory within imaginary time formalism, the hard thermal loop perturbation theory and some of its applications to the physics of the quark-gluon plasma, possibly created in relativistic heavy-ion collisions  相似文献   
75.
利用微分方程的级数求解方法,分析了两端简支的有限长功能梯度圆筒的轴对称稳态热弹性问题,推导出了稳态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解析解。分析中采用指数函数模型来描述FGM圆筒中材料性能在厚度方向的连续变化,同时忽略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另外,论文以金属钼和多铝红柱石制成的功能梯度圆筒为例,给出了稳态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76.
Eur. Phys. J. B 24, 315 (2001) Here we comment on a recently published paper on the presence of a phason contribution in the low temperature heat capacity data of the charge-density-wave compounds K0.3MoO3 and (TaSe4)2I. We have shown that the anomaly in the C P / T 3 data reported by Odin et al. is straightforwardly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low energy phonon modes resulting from the peculiar topology of these compounds. Received 21 February 2002 Published online 19 July 2002  相似文献   
77.
3004铝合金“反常”锯齿屈服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开萍  陈文哲  钱匡武 《物理学报》2006,55(7):3569-3575
在应变速率为5.56×10-5s-1—5.56×10-3s-1的范围内,在不同温度下(从223K至773K),对3004铝合金进行系列拉伸试验,探索其锯齿屈服规律;通过激活能的计算、内耗研究、微观组织观察和能谱分析,探讨锯齿屈服的机理与物理本质.结果表明,3004铝合金在形变过程中会出现动态应变时效现象;发现了一种“反常”的锯齿屈服现象:在出现锯齿屈服的温区内,存在锯齿屈服临界应变量转变温度Tt关键词: 动态应变时效 锯齿屈服 铝合金 内耗  相似文献   
78.
赵纯  张勤远  潘跃晓  姜中宏 《中国物理》2006,15(9):2158-2164
Er3+-doped tellurite glasses with molar compositions of xNb2O5-(14.7-x)Na2O--10ZnO--5K2O--10GeO2-- 60TeO2--0.3Er2O3 (x=0, 3, 5, 7 and 9) have been investigated for developing 1.5~μm fibre and planar amplifiers. The effects of Nb2O5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Er3+-doped tellurite glasses have been discussed. It is noted that the incorporation of Nb2O5 (x=5) increase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ellurite glasses significantly. Er3+-doped niobium tellurite glasses exhibit a large stimulated emission cross-section (7.2\times 10-21- 10.7×10-21~cm2 and the gain bandwidth, FWHM×\sigmae^{\rm peak} (274\times 10-28 - 480×10-28~cm3), which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ilicate and phosphate glasses. In addition, the intensity of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of the Er3+-doped niobium tellurite glasses decreases rapidly with increasing Nb2O5 content. As a result, Er3+-doped niobium tellurite glasses might be a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developing laser or optical amplifier devices.  相似文献   
79.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测定实验中仪表风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物体冷却规律的分析,并从实验结果比较,指出稳态法测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实验中,设置散热盘的冷却过程应与其在稳态过程时的强迫对流散热方式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80.
手分为多节段的人体热调节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人体热调节柱状模型和手的多节段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更完整的人体热调节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人体热调节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设计试验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 (1)当取合适的血流量时,实验值和计算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手部温度稳定时,血流量都在确定的范围内;(2)血液流量是手部温度场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体组织和动脉入口温度对手部温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