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7篇
  免费   791篇
  国内免费   642篇
化学   2796篇
晶体学   71篇
力学   1567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703篇
物理学   175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07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We derive radiative transport equations for solutions of a Schrödinger equation in a periodic structure with small random inhomogeneities. We use systematically the Wigner transform and the Bloch wave expansion. The streaming part of the radiative transport equations is determined entirely by the Bloch spectrum, and the scattering part by the random fluctuations.  相似文献   
992.
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热-渗流-力学耦合的混合元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泽佳  李锡夔 《力学学报》2006,38(2):170-175
提出了一个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热-渗流-力学耦合分析的混合有限元 方法. 固相位移、应变和净应力;孔隙水和气的压力、压力空间梯度和Darcy速度;多相混 合介质的温度、温度空间梯度和热流量在单元内均为独立变量分别插值. 基于胡海 昌-Washizu 三变量广义变分原理给出的多孔介质中热-渗流-力学耦合问题控制方程的单元弱形式,导 出了单元公式. 采用共旋公式进行几何非线性分析. 数值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单元模拟以 应变局部化为特征的渐进破坏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3.
根据Biot饱和多孔介质动力方程,采用解耦技术,提出了考虑耦合质量Pd影响的饱和多孔介质中动力响应分析的显式有限元法。文中建立并推导了显式有限元的公式,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与解析解进行了对比,两者符合很好,表明本文方法是处理饱和多孔介质动力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文中还分析了耦合质量ρa对固相和液相动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1D stationary and transient quasi-periodical dielectric structures is presented. A new approach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field interaction with such structures common for both stationary and transient cases, based on integral equations for the fields in transient media, is proposed. Some special cases of quasi-periodical structures with doubled quasi-periodicity are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showing that an additional complexity of the structure allows to obtain good filtering properties with a small number of quasi-periods. Transient structures with the same spatial dependencies, but with a time-dependent permittivity were also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995.
研究多孔涂层界面抽吸效应对强化膜状凝结换热的影响。考察了多孔涂层的特性参数对凝液膜厚度和换热系数的影响。与Nusselt理论预示值对照表明,多孔涂层界面抽吸效应是强化膜状凝结换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6.
曾绍群  骆清铭  龚辉  石定河  阮玉 《光学学报》2000,20(10):358-1363
运用微扰理论探讨了光子扩散成像的线性平移不变性,阐明了光子扩散成像用于生物组织这一高散射介质结构与功能成你的信号形成机理.光子扩散成像所得的图像是介质内部异常结构通过光子扩散成像系统的响应.光子扩散成像系统的作用可用一个脉冲响应函数来表征.  相似文献   
997.
以SBA-16为模板电沉积生长多孔氧化铁纳米线阵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克英  辛柏福  池玉娟  付宏刚 《化学学报》2004,62(19):1859-1861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以Mn改性的三维体心立方结构的介孔SBA-16膜为模板制备Fe纳米线.沉积Fe后的SBA-16膜以2%HF溶解SiO2骨架,样品于550℃焙烧4 h.SEM和TEM的研究结果显示,所制备的Fe2O3纳米线互相平行,孔径均匀.XRD、电子衍射及HRTEM研究表明Fe2O3纳米线具有(多孔)单晶结构.  相似文献   
998.
准饱和土体中圆形衬砌对弹性波的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平  夏唐代 《力学季刊》2007,28(2):274-280
采用Vardoulakis和Beskos提出的准饱和土体的波动控制方程,根据Helmholtz矢量分解定理,得到了准饱和土中P1波(快压缩波)、P2波(慢压缩波)和S波(剪切波)的波数的势函数表达式.将准饱和土体和圆形衬砌视为各向同性的均质体,运用波函数展开法将入射波、散射波和折射波的势函数展开成Fourier-Bessel函数的级数形式,根据准饱和土体与衬砌边界处应力和位移连续及衬砌内完全自由的边界条件,得到了平面P1波入射下,准饱和土体内深埋圆形衬砌的散射系数和折射系数的理论解,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饱和度对准饱和土体和衬砌的DSCF(动应力集中因子)及准饱和土体的PPCF(孔压集中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准饱和土体的DSCF随着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衬砌的DSCF基本不受饱和度的影响,而准饱和土体的PPCF则随着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9.
一维流体饱和粘弹性多孔介质层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骁  张燕 《力学季刊》2005,26(1):44-52
本文研究了不可压流体饱和粘弹性多孔介质层的一维动力响应问题。基于粘弹性理论和多孔介质理论,在流相和固相微观不可压、固相骨架服从粘弹性积分型本构关系和小变形的假定下,建立了不可压流体饱和粘弹性多孔介质层一维动力响应的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求得了原初边值问题在变换空间中的解析解,并利用Laplace逆变换的Crump数值反演方法,得到原动力响应问题的数值解。数值研究了饱和标准线性粘弹性多孔介质层的动力响应,分析了固相位移、渗流速度、孔隙压力及固相有效应力等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不可压流体饱和弹性多孔介质相同,不可压流体饱和粘弹性多孔介质中亦只存在一个纵波,并且固相骨架的粘性对动力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低渗透微尺度孔隙气体渗流规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微尺度条件下气体流动特性的研究是现代渗流力学前沿领域之一.分析了低渗透岩石饱和气体渗流实验结果,探索了微尺度孔隙气体渗流规律,探讨了气体非线性渗流力学机理,发现了低渗透岩石微尺度孔隙气体与液体渗流遵循同一形式的运动定律,建立了气体与液体非线性运动定律统一模型.结果表明:新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为微尺度孔隙气体微流动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对工程地质环境保护及地下流体资源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