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化学   36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01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15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Dispersion is one of the major limiting factors for microwave/millimeter wave generation in microwave photonics.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individual and combined effect of second order-, third order-, fourth order and fifth order dispersion parameter on microwave/millimeter wave generation. We have used the two cascaded Mach-Zehnder modulators in our proposed model, which have been not discussed earlier. Intensity at the output of photodetector versus modulation depth (β) with effects of dispersion parameters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output intensity of photodetector reduces when dispersion term up to fifth order are added.  相似文献   
82.
程志伟 《应用声学》2014,33(6):541-546
乘用车的车内声学性能直接影响人的主观感受,但仅靠主观评价来判定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引入有力的客观参量来刻画车内听觉的舒适度效果。而如何来设计车内噪声试验方案来诊断和改善声学水平则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乘用车车内噪声品质的开发过程中,综合应用语音清晰度和平均混响时间两个指标对车内吸声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实车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讨论了语音清晰度、车内平均混响时间、吸声系数和声压衰减斜率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从而确定了高速道路行驶工况下的语音清晰度主要取决于车内吸声材料的性能。提出了将车内相关部位进行材料吸声改进作为改善语音清晰度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3.
置换法应用于求解一端外伸梁,在对称弯曲的条件下,根据直梁挠曲线所在平面内其与切线所成图形的边角几何关系,推导出求解该形梁的挠度和转角的置换法位移方程,其变量是相应的置换梁自由端的挠度、梁长、梁轴线位置坐标等. 对具体载荷梁的求解过程是:先以具体量值填充左、右置换梁自由端的挠度,再将其代入该置换法位移方程的统一表达式,即得到所求梁段的挠度、转角的方程全解. 所用的计算为代数方程的分式四则运算,只需挠曲线和叠加原理概念,无需积分,一般无需查挠度表,结果精确. 给出工程背景的算例.  相似文献   
84.
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间断有限元方法(DG)程序,并对与单元形状无关的斜率限制器进行了研究。此程序支持多种网格类型,能够方便应用于具有混合单元的非结构网格,具有处理复杂几何结构的能力,为研究叶轮机械内部复杂流动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本文利用该程序对若干典型无黏和黏性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程序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够处理具有混合单元的非结构网格,并给出良好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85.
A popular method for predicting pK(a) values for organic molecules in aqueous solution is to establish empirical linear least-squares fits between calculated deprotonation energies and known experimental pK(a) values. In virtually all such calculations, the empirically observed slope of the pK(a) vs. ΔE fit i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theoretical value, 1/(2.303RT) (which is 0.73 mol/kcal at room temperature). In our own continuum solvation calculations (Zhang et al., J Phys Chem A 2010, 114, 432), the empirical slope for carboxylic acids was only 0.23 mol/kcal, despite the excellent fit to the experimental pK(a) values. There has been much speculation about the reason for this phenomenon. Although the ΔE - pK(a) relation neglects entropic effects, these are expected to largely cancel. The most likely cause for the strange behavior of the fitted slope is explicit solute-solvent (water) interactions, especially involving the ions, which cannot be described accurately by continuum solvation models. We used our previously developed pK(a) protocol (OLYP/6-311+G(d,p)//3-21G(d) with the COSMO solvation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dding one or two explicit water molecules to the system. The slopes for organic acids (especially carboxylic acids) are much closer to the theoretical value when explicit water molecules are added to both the neutral molecule and the anion. However, explicit water molecules have almost no effect on the slopes for organic bases. Adding explicit water molecules to the ions only produces intermediate results. Unfortunately, linear fits involving explicit water molecules have much larger errors than with continuum solvation models alone and are also much more expensive. Consequently, they are not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K(a) calculations. The results compared with literature values showed that our predicted pK(a) s are more accurate.  相似文献   
86.
重庆市涪陵区厚层软硬相间岩体失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涪陵区厚层软硬相间公路高边坡的详细调查发现,不同的岩层产状,不同开挖方向其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不同。本文根据野外实例总结了不同岩层产状与开挖方向对应的破坏模式,平缓层状斜坡破坏方式有滑塌式崩塌、倾倒式崩塌和坠落式崩塌;中倾角层状斜坡破坏方式有顺层滑移和崩塌;高陡倾角层状斜坡坡破坏方式有滑移式崩塌和坠落式崩塌。表明斜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式与斜坡岩体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成生联系。通过对不同倾角的斜坡岩体破坏方式研究,可以达到系统评价预测斜坡稳定性的目的;通过公路开挖对不同产状岩层可能造成灾害的预期,可以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避免大型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对基于结构网格的Euler方程及N-S方程求解器和基于非结构网格的Euler方程求解 器,采用结构模态分析方法和柔度矩阵方法,对无人机大展弦比机翼在Ma=0.6, α=2?, 飞行高度20km的巡航状态下的静气动弹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 拟. 验证了两种求解器对静气动弹性模拟的准确性. 同时,对模态分析方法和柔度 矩阵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柔度矩阵方法更适用于静气动弹性数值模拟. 另外, 对应用物面法向偏转方法替代网格变形技术模拟静气动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表明 物面法向偏转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静气动弹性计算效 率和克服机翼结构变形过大时动网格技术无法处理的不足.  相似文献   
88.
位于藏东南的帕隆藏布流域,处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北缘,是新构造强烈隆升区,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发育。在青藏高原隆升及气候变化等内外动力作用下,研究区内堆积体分布广泛,具有独特的工程地质特征并成为该区内地质灾害的主要物源。由于河流的下切及川藏公路的修建,形成了许多高陡的堆积体边坡,以冰碛边坡最为典型。由于其特殊的物源特征及形成过程,冰碛物具有粒度分布范围广、粗粒含量多等与其他沉积物不同的粒度特征。冰碛物粒度分布范围广的特征,导致随着研究尺度的不同,其结构特征也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冰碛土的力学强度一般强于其他堆积体,但受不同粒径颗粒的含量及分布、形成时代的影响,其力学特征也有所差异。作者对川藏公路沿线部分典型的剖面进行了量测,所量测的剖面虽然只是整个斜坡的一部分,与经验数据相比,仍表现出高陡的特征,而且很多边坡在既高且陡的形态下仍能保持稳定。本文以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采用多种方法对这类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求出边坡的安全系数。考虑各种地震烈度下边坡的稳定性,得出这些边坡的安全系数与地震加速度具有严格的指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9.
林   锋   黄润秋  裴   钻吴   琦   高    《力学学报》2009,17(6):802-808
摘要:小湾水电站坝基、水垫塘边坡及低高程排水洞系统广泛地揭示了低高程岸坡的地质特征。基于现场调查和二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深化认识了低高程岸坡表生改造特征:(1)它是在建造和构造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构造缓倾角节理扩展、错动;陡倾角节理扩展、产状改变以及错动;新生了大量中缓倾角裂隙;表生改造程度向坡内减弱。(2)建立了低高程岸坡表生改造缓裂生成机制模型,分析了其生成过程。(3)在二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中,基于拉破坏区分布、剪应变和点安全度等指标,分析了低高程岸坡卸荷松弛范围,其中谷底表生改造明显影响深度为6~9m。  相似文献   
90.
土钉土体系统动力模型的建立及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华  朱彦鹏 《力学学报》2009,41(2):236-242
建立了土钉土体系统动力计算模型,这种模型将土体对土钉的作用处理成一个线性弹簧和一个与速度有关的阻尼器,把面板对土钉的惯性作用简化为集中于土钉头上的等效质量加以考虑. 以此为基础,建立土钉土体系统地震动力作用下的阻尼微分方程,求解了在简谐地震作用下土钉动力响应的解析解. 最后,结合一案例进行了分析,并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对此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模型对土质较均匀的边坡动力设计和分析是安全、可靠、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