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1380篇
化学   613篇
晶体学   179篇
力学   1324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23篇
物理学   87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 毫秒
991.
 采用高压高温方法合成了单相的带宽调控型La0.3Sr0.7CrO3 Mott化合物,对其晶体结构和磁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0.3Sr0.7CrO3化合物具有立方钙钛矿晶体结构,温度在170 K以上其磁性为顺磁性,满足居里-外斯定律,温度低于20.7 K发生了自旋玻璃转变。  相似文献   
992.
采用高温溶剂热法合成了下转换发光材料NaYF4∶Eu3+ 和NaYF4∶Eu3+,Tb3+ ,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激发(PLE)谱和光致发光(PL)谱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形貌特征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并分析了其发光原理。结果表明:所合成的NaYF4∶Eu3+ 和NaYF4∶Eu3+,Tb3+ 为纯六方相晶体,尺寸在100 nm左右;改变Eu3+ 和Tb3+ 的掺杂浓度后晶格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说明Eu3+ 和Tb3+ 取代的是Y3+的晶格位置;在394 nm光的激发下,检测到Eu3+5D07F15D07F2跃迁处的特征发射光,并且可见光强度随着Eu3+ 离子掺杂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另外Tb3+ 离子浓度对NaYF4∶Eu3+ 晶体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说明掺杂Tb3+ 离子改变了Eu3+ 离子所处的配位环境,导致红色发光带增强,而这主要源于电偶极子跃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3.
本文测定了Na4GeO4、Na2GeO3、Na2Ge4O9和Na4Ge9O20等晶体从273K到1413K升温及熔体的拉曼光谱,结合分析金红石型GeO2的相关结构和光谱,研究了其微结构单元在升温过程中的变化、熔体中的形态和锗的氧配位数及其温致变化。Na4GeO4和Na2GeO3晶体结构单元为GeO4四面体,在升温过程及其熔体中锗维持四配位。Na2Ge4O9和Na4Ge9O20晶体结构单元为GeO4四面体和GeO6八面体共存,升温过程中,GeO6八面体将发生结构转变,在熔融状态全部转变为GeO4四面体,并产生与钠离子等摩尔分数的非桥氧,在熔体中锗的氧配位数为4。研究还表明,桥氧的对称弯曲振动模可以反映不同微结构单元间的连接,并且随着温致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特征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4.
宋亚珍  陈俊华  徐鑫 《光谱实验室》2012,29(3):1293-1298
α-SiAlON是一种典型的新型硅氮氧荧光体基底材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化学式为M0.75Eu0.05Si9.6Al2.4O0.8N15.2(M=Ca,Mg)的黄色氮氧化物荧光粉Ca-α-SiAlON:Eu2+和Mg-α-SiAlON:Eu2+。通过光致发光谱图发现,Ca0.75Eu0.05Si9.6Al2.4O0.8N15.2的发光强度比Mg0.75Eu0.05Si9.6Al2.4O0.8N15.2高得多。然后使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ASTEP程序,计算了两种荧光粉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通过对态密度的分析,发现Ca的分波态密度对总态密度的贡献比Mg的大,这是因为Ca的3d能级和Eu的5d能级更接近,两者充分混合,增大了Eu的5d能带的态密度,从而解释了Ca-α-SiAlON:Eu2+的光学性能好于Mg-α-SiAlON:Eu2+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995.
添加高铼酸钾于化学镍镀液中,得到光滑、致密的Ni-P-Re镀层,采用SEM、XRD、EDS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其仍为非晶态结构,其在600℃才完全晶化.镀层的氧化增重明显降低,微动摩擦系数整体小于普通的Ni-P镀层摩擦系数,体现了较好的高温抗氧化能力和抗微动磨损能力,有利于其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996.
主要介绍了依托高频等离子体风洞建立的高温气体辐射测量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开展了高温二氧化碳气体红外辐射实验测量。介绍了高频等离子体风洞的运行原理、流场特性及工作介质;介绍了实验测量的条件、装置、标定、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分析;通过自建的高温气体发射光谱测量平台实验测量了二氧化碳气体在1 500~3 000 K范围内4个温度点的红外发射光谱;介绍了Abel变换在测量二氧化碳气体红外辐射空间分布中的应用,通过Abel变换获得了高温下二氧化碳气体红外辐射的空间分布结果; 分析了高温二氧化碳气体在4.3 μm附近的红外辐射的强度及其中心波长随温度变化的分布,得到了发射峰中心波长随温度的升高向长波方向展开的结果,并与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97.
在平面行星式研磨加工过程中,研磨盘磨损的均匀性与光学镜片的研磨质量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光学镜片在平面行星式研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建立了差动轮系条件下工件运动的轨迹和速度计算模型,开发了Matlab仿真程序。结合生产实际,对行星轮系条件下工件运动的轨迹和速度进行了仿真,确定了研磨机速比对研磨盘磨损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当速比I1-1.5时,镜片的运动轨迹在较短时间内遍布研磨盘各处,研磨盘得到均匀磨损,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较高。基于仿真结果,通过优化工艺参数,获得了厚度一致性小于0.002 mm,平行度小于0.002 mm的高质量光学镜片。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制备了几种含不同磨料(SiC、Al2O3不同粒径SiO2)的抛光液,通过纳米粒度仪分析磨料粒径分布,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磨料的粒径大小.研究了不同磨料对蓝宝石晶片化学机械抛光(CMP)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检测抛光前后蓝宝石晶片表面粗糙度.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SiC、Al2O3作为磨料时,材料去除速率与表面粗糙度均不理想;而采用含1;粒径为110 nm SiO2的抛光液,材料的去除速率最高为41.6 nm/min,表面粗糙度Ra=2.3 nm;采用含1;粒径为80 nm SiO2的抛光液,材料的去除速率为36.5 nm/min,表面粗糙度最低Ra=1.2 nm.  相似文献   
999.
以硝酸铜、碳酸锂等为原料,采用凝胶-固相反应法制备了铜酸锂高温CO2吸收材料.通过热重技术对升温和恒温状态下铜酸锂吸收CO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分别观察和评价了材料的表面形貌与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可在750℃、24h煅烧条件下获得纯净稳定的铜酸锂材料;与正硅酸锂材料相比,铜酸锂材料具有较宽的CO2吸收温度范围;制备出的材料在695℃下CO2吸收量最大,饱和吸收量可达33;左右.  相似文献   
1000.
石墨向金刚石在超高压高温下的转变机理经过了数十年的探讨,至今未形成定论.本文根据固体和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理论),分别计算了静压超高压高温条件下立方合成立方金刚石过程中石墨和金刚石的价电子结构,获得了石墨和金刚石12组不同组合晶面间的价电子密度.结果表明,在超高压高温下其电子密度差均大于10;,说明石墨/金刚石晶面的价电子结构差异太大,不能诱发石墨向立方金刚石的直接转变.分析认为:超高压高温下,石墨先分解出一亚稳相后再转变成立方金刚石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