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62篇
化学   974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67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3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利用A2 B3反应,合成了带有空穴传输基团——三苯胺为联接单元,以1,3,5-三苯基苯为核的超支化聚合物(TPA-TPP),并对这类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结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溶剂效应观察到了TICT(分子内电荷转移态),发射谱为宽而无结构的带谱,且发射波长随溶剂极性的增大而明显红移。因而可利用此特性来调节发光波长。研究结果表明,以三苯基苯为核心,引入三苯胺基团作为连接基团,加大了空间位阻,使由溶液到固体膜状态的发射光谱红移减小。  相似文献   
92.
铜—溴邻苯三酚红络合吸附波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3.
阻抑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邻二硝基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钦伟  陈国树 《分析化学》2001,29(3):258-261
研究发现 ,在盐酸介质中 ,痕量邻二硝基苯能灵敏地阻抑高碘酸钾氧化中性红褪色。中红性、盐酸、高碘酸钾的最佳用量分别为 0 5 5 ,0 6 0 ,0 6 0mL ,反应温度 80℃ ,反应时间 6min。研究了该阻抑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及动力学参数 ,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邻二硝基苯的新方法。该法测定线性范围为0 0~ 4.0 μg/L ,检测限为 7.7× 10 -7g/L。用于环境水样中邻二硝基苯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4.
抗坏血酸(Vc)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参与机体内一系列代谢和反应。当摄入量不足时,会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引起代谢失调。由于该物质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研究食物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实际意义。测定抗坏血酸的方法主要有碘量法  相似文献   
95.
96.
以工业建材级黏土矿石粉为原料,经酸处理或煅烧改性后,利用其多孔性负载多乙烯多胺制得吸附材料,并考察了其硫化氢脱除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400℃煅烧改性的材料的硫化氢脱除效果最佳.考察了负载方法、吸附温度、水蒸气预处理和负载量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发现在较低温度以及预加湿的情况下,硫化氢的脱除效果最显著,脱除率接近100%.负载量为33.3%的吸附剂的穿透硫容及饱和硫容均优于其它负载量的吸附剂.再生实验表明,吸附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轻易再生,且多次再生后脱硫效果无显著下降.红外光谱和比表面积测试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硫化氢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97.
红粘土的微结构及其概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红粘土的物质组成和微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粘土微结构的概化模型,并根据这种模型对红粘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
饮料中红花黄色素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法对从红花中提取纯化的红花黄色素进行结构分析,其包含对羟基红花黄A(34.0%)、红花黄A(27.4%)、脱水红花黄B(23.2%)和红花黄C(8.3%)4种主要成分。建立了测定碳酸类、果汁类饮料中4种色素成分的SPE/UPLC检测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填料,自制SPE固相萃取柱,对饮料中的红花黄色素进行吸附解吸,通过优化固相萃取条件,使得各组分的回收率为84%~116%,相对标准偏差为0.78%~6.6%。各组分在0.40~17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均不小于0.998 8。  相似文献   
99.
核-壳型苏丹红Ⅰ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OS)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自制的SiO2微球表面成功合成了对苏丹红Ⅰ具有良好选择识别性能的核-壳型印迹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分子印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材料壳层厚度约为150 nm;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印迹材料对模板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特性,结果表明以PTMOS为功能单体的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Ⅰ具有优异的选择吸附性,其分离选择因子为2.62。在吸附过程中,模板分子苏丹红Ⅰ与印迹聚合物形成2种结合位点,2种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分别为2.30、10.78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27.40、128.53μmol/g。将该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对样品进行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技术成功用于辣椒油中苏丹红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0.
建立了同时检测红细胞混悬液中沙丁胺醇(SA)与普萘洛尔(PR)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于红细胞膜2β受体-配体结合实验研究。药物与红细胞悬液保温反应1 h后,以1 500 r/min离心5 min,将试样中游离SA和PR与含大分子的受体-药物复合物的红细胞分离,以Hypersil C18柱为分析柱,1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pH 5.1)-甲醇(体积比17∶83)为流动相;于激发波长284 nm,发射波长323nm处检测。SA在4.0~48.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9;PR在2.0~1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SA与PR的RSD分别为0.85%、0.79%;检出限分别为0.18、0.30μg/L。测定结果表明,SA的非特异结合和特异结合量均随着SA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该方法可以用于药物和受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