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15篇
化学   665篇
力学   106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2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聚乙二醇-异黄酮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蓓华  周惠燕  沃联群 《合成化学》2008,16(1):77-80,95
用聚乙二醇(PEG)修饰异黄酮类化合物(1)的侧链,并采用不同氨基酸做连接臂,合成了聚乙二醇-异黄酮复合物--聚乙二醇-异黄酮酯前药(6),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在磷酸缓冲溶液中,1能在10 h内释放完全;6的载药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2.
氟苯尼考在南美白对虾体内药物代谢及残留消除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南美白对虾口服氟苯尼考药饵给药后,在血液、肌肉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采用Agilengt 1100型液相色谱仪测定组织中药物含量.口服给药后血液中氟苯尼考浓度在1 h立即达到峰值,药物开始向肌肉组织中运转,血药浓度在1 h后下降,而肌肉中浓度达到峰值;此后无论血液还是肌肉中氟苯尼考浓度均缓慢下降,到10d后血液中的氟苯尼考不能检出.口服氟苯尼考后,在南美白对虾体内吸收快,血药浓度高;药物在肌肉中消除缓慢,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993.
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中药粒堆积形态对膛内起始压力波特性有重要影响,而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中药盒破裂后药粒飞散过程决定了药粒最终堆积形态。为此设计了模块装药可视化点传火模拟试验装置,通过高速摄像系统,观测不同初始装填位置的两模块装药点传火、药盒破裂及药粒散布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两模块初始装填位置远离底火端且两药盒装填间距增大时,药室内传火时间变长,两个模块药盒燃烧更充分,模块盒的破裂面增大。点传火试验结束后,药室内模拟药粒散布在以底火侧端面中心为起点的轴向195~500 mm区域。其中,药粒主要分布于药室右侧陡坡状堆积区域。基于试验建立了模块装药点传火过程中药盒破裂后药粒散布的三维非稳态气固两相流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得到的最终药粒散布与试验测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4.
苗健宇  张立平  翟岩  梅贵 《中国光学》2012,5(4):366-372
考虑几何精度对三线阵CCD立体测绘相机测绘精度的影响,研究了测绘相机组合体的装调方法以建立和保证相机的空间几何关系。首先,介绍了测绘相机组合体的结构和坐标系的定义;其次,提出了各基准立方镜和相机的装调要求;最后,确定了多相机集成装调流程,重点介绍了测绘相机的装调步骤。装调结果表明:各相机的光学传递函数〉0.2,畸变〈0.03%,测绘相机的空间几何关系满足要求,提出的集成装调技术有效地保证了测绘相机的空间几何关系。  相似文献   
995.
996.
制备了2,5-巯基-1,3,4-硫代二氮唑(DMTD)自组装单分子层修饰金电极,用电化学阻抗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Ag(I)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用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对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DMTD/Au电极能显著提高Ag(I)测定的灵敏度和选择性,Ag(I)浓度在9.4×10-7~8.0×10-6mol/L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Ag(I)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0-7 mol/L。该自组装电极可用于水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7.
Jiang R  Sun G 《色谱》2012,30(1):103-106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同时测定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目标成分含量的方法。采用石英毛细管(75 cm×75 μm i.d.,有效长度63 cm),以40 mmol/L硼砂溶液为背景电解质(BGE),以氢氯噻嗪为内标,分离电压12.0 kV,检测波长220 nm,重力进样10 s(高度10 cm)。实验结果表明,头孢哌酮钠与他唑巴坦钠分别在0.25~3.96 g/L和0.062~0.99 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5和0.9996。精密度和重复性均良好,相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制剂在208 min内稳定,回收试验结果符合方法学要求。该方法简单、准确、耗费少、污染小,可用于注射用粉针剂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中头孢哌酮钠和他唑巴坦钠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药对陈皮-青皮与其单味药的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化学计量学多元分辨方法—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同时结合程序升温保留指数(PTRI)进行挥发油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分别在陈皮、青皮和药对陈皮-青皮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7、27和23个成分,定性组分含量分别占三者挥发油总含量的93.64%、96.45%和85.28%,共有化合物19种;主要化学成分为D-柠檬烯、γ-萜品烯、芳樟醇和α-法呢烯.  相似文献   
999.
普萘洛尔(PPL)为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具有多方面药理作用,临床上使用的普萘洛尔是左旋和右旋异构体的等量混合物。目前已证实普萘洛尔S-型对映体的β受体阻断作用比R-型强约100倍,而R-型具有抗氧化活性,对其手性拆分研究在药理学研究方面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色谱方法在普萘洛尔对映体拆分方法学及其药动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为普萘洛尔质量控制、药动学研究及体内药理学研究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简称UCNPs)不仅光稳定性强、发射带窄、荧光寿命长、化学稳定性高、潜在生物毒性低,而且采用近红外连续激发光源激发还使其具有较大的光穿透深度、无光闪烁和光漂白、无生物组织自发荧光以及对生物组织几乎无损伤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很多领域乃至交叉科学的应用研究热点。由于氟化物基质的UCNPs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氟化物UCNPs的主要合成及表面改性方法,然后重点综述了近年来UCNPs在免疫分析及生物传感、生物成像、载药、光动力理疗及热致理疗、光导开关和信息存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