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34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Binary amorphous Fe89.7P10.3 alloy nanowire arrays in been fabricated in an anodic aluminium oxide template diameter of about 40nm and length of about 3μm have by electrodepositio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are investigated by mean of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transmission Mossbauer spectroscopy and conversion electron Mossbauer spectroscopy at room temperat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nanowire arrays have obvious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 and are ferromagnetic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its Mossbauer spectra consisting of six broad lines. The average angles between the Fe and 28° at the end of the amorphous Fe89.7P10.3 alloy magnetic moment and the wire axis are about 14°inside nanowire arrays, respectively. The magnetic behaviour is decided by the shape anisotropy and the dipolar interaction between wires. In addition, the magnetic moments distribution is theoretically demonstrated by using the symmetric fanning mechanism of the spheres chain model.  相似文献   
222.
通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Sc2,Y2和La2基本性质的计算,选择在较优理论水平下系统地研究了Scn,Yn和Lan(n=2-10)团簇的几何结构、稳定性、电子性质和磁性及其随团簇尺寸的变化趋势.此同族三种团簇的稳定性由原子密堆集几何结构效应决定,幻数均表现出一致的结果.Lan团簇的能隙比Scn和Yn团簇的能隙大,计算获得了团簇的电离势和电子亲和势数据,Yn团簇的电离势与实验值相符,最小极化率规律可很好地表征团簇的稳定性.三种团簇均具有较大的磁矩,磁矩与团簇的自旋多重度、几何和电子结构密切相关,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加三种团簇的平均磁矩总体上都呈递减的趋势并有局部振荡的特征.  相似文献   
223.
通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Sc2,Y2和La2基本性质的计算,选择在较优理论水平下系统地研究了Scn, Yn和Lan(n=2—10)团簇的几何结构、稳定性、电子性质和磁性及其随团簇尺寸的变化趋势.此同族三种团簇的稳定性由原子密堆集几何结构效应决定,幻数均表现出一致的结果.Lan团簇的能隙比 关键词n')" href="#">Scn n和Lan团簇')" href="#">Yn和Lan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性质 磁矩  相似文献   
224.
基于量子理论计算了不同方向上HoIG中不同晶位上Ho3 离子的磁矩,继而求平均分别得到了[111],[110],[100]三个方向上在T=150~4.2K温度范围内HoIG中Ho3 离子的自发磁矩.计算结果显示Ho3 离子自发磁矩在低温下(T<100K)明显出现了各向异性,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各向异性现象越来越明显,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在理论上对HoIG中Ho3 离子自发磁矩在低温下出现各向异性现象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225.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采用线性缀加平面波展式结合改进的局域轨道方法(APW lo),对具有ThMn12结构的永磁材料Yfe11M(M=Sc,V等)的结构和磁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探讨了过渡族金属替代元素肘在Yfe11M中系统的最佳可能占位.讨论了不同替代元素M对Yfe11M系统的磁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6.
Magnetic moments of the A=12 unstable mirror pair nuclides 12B and 12N have been measured by the β-NMR technique. The experimentally measured magnetic moments are μ(12B)=1.001(17)μN and μ(12N)=0.4571(1)μN. The improved shell model using an SFO Hamiltonian with enhanced spin-isospin monopole proton-neutron interaction and modified single-particle energies is employed to calculate the magnetic moments of 12B and 12N. The calculation yields μ (12B)=0.929μN and μ(12N)=0.452μN and has produced a new magic number 6 for the short-lived unstable mirror pair nuclides 12B and 12N.  相似文献   
227.
Schiff碱与锰(Ⅲ)的单核和双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合成了以水杨醛及邻香草醛缩丙醇胺Schiff碱与锰(Ⅲ)的六个新型配合物,其中[Mn2(salpa)2(PhCOO)2]·2CH2Cl2,[Mn2(vanpa)2(PhCOO)2]·2CHCl3,[Mn2(vanpa)2(ClCH2COO  相似文献   
228.
在亚皮秒到飞秒时间尺度下,铁磁体中磁化强度的动力学中要考虑惯性效应,它可以用惯性朗道-利夫希茨-吉尔伯特(inertial Landau-Lifshitz-Gilbert)方程来描述.本文主要介绍了超快铁磁共振、磁矩翻转和惯性自旋动力学在理论和实验上的一些发展,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超快退磁和翻转的基本机制,加深对磁惯性微观机制的理解,揭示未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9.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Co,Ti,Y和Ce 4种元素替代对SmFe12晶胞晶格常数、形成能(△E)和饱和磁矩的影响,阐明1∶12相晶格常数、结构稳定性和饱和磁矩与原子替代的定量关系。在SmFe12晶胞中,随Co元素的添加,晶格常数a,c均增加,形成能升高,磁矩增大;随Ti元素的加入,晶格常数a增加、c减小,形成能降低,磁矩减小;随Y和Ce元素的添加,形成能降低,磁矩增大。Sm(Fe1-x-yCoxTiy)12在0.183≤x≤0.272,0.124≤y≤0.167区间内△E<0;当成分为Sm(FebalCo0.13Ti0.125)12时,总饱和磁矩最大值为21.5μB。Y和Ce有助于提高1∶12相的稳定性,Y元素对1∶12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强于Ce。(Sm0.5Y0.5)(Febal  相似文献   
230.
非晶态稀土-过渡金属合金亚铁磁薄膜具有很强的垂直磁各向异性、超快的磁矩翻转速度以及磁矩和角动量补偿的特性,是当前自旋电子学以及超快信息存储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采用磁控溅射制备了系列X/Tbx(Fe0.75Co0.25)1–x/X三明治结构薄膜(0.13≤x≤0.32, X=SiO2, Pt和W),系统地研究了重金属Pt, W作为TbFeCo超薄膜的缓冲层和覆盖层(统称包覆层)对其室温下磁性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被SiO2包覆的TbFeCo薄膜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磁矩补偿成分在0.21 磁矩补偿现象,在整个研究成分范围对应薄膜的磁矩始终由FeCo主导,且在250℃高真空退火后垂直磁各向异性消失;当以W作为包覆层时,超薄TbFeCo的磁矩补偿点复现,在补偿点成分附近,其有效垂直各向异性场超过11.5 T,且经过350—400℃退火后TbFeCo依然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