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5篇
  免费   1668篇
  国内免费   706篇
化学   765篇
晶体学   99篇
力学   436篇
综合类   52篇
数学   173篇
物理学   328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HL-2A装置的主机是利用原德国的ASDEX装置改装的,虽然原装置的极向场系统的参数设置均已确定,但为了今后研究需要,极向场系统的运行方式会与原ASDEX不同(例如将主要采用单零偏滤器运行等)。若要进一步对装置进行改造,有必要掌握现有极向场系统的特性及功能。本文介绍相关极向场系统的磁通函数和垂直磁场或水平磁场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2.
73.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2/3Sr1/3MnO3+xWO3(x=0~25%)系列多晶陶瓷样品.结果表明。随着WO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电阻率增大,金属-绝缘体相变温度(Tp)值下降.在1.4T磁场下,当0≤x≤12.5%时,样品的室温磁电阻值从5%增大到15%,提高了200%.当12.5%〈x≤25%时,室温磁电阻值从15%降低到0.这对磁电阻材料在室温下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4.
75.
新型金属间化合物R_2Fe_(17)N_(2.4)的结构与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适当的热处理,使氮原子进入到R_2Fe_(17)的结构中去.利用X射线衍射、磁测量和中子衍射技术研究了R_2Fe_(17)N_(24)的晶体结构和内禀磁性及其之间的联系.中子衍射研究结果表明,氮原子在Th_2Zn_(17)型菱方结构中,占据9e间隙位置.氮的加入使晶胞体积增大、Curie温度升高;使铁原子3d电子正负能带电子数目差额扩大、饱和磁矩增强;并且氮原子对稀土晶位的晶场效应有重大影响,导致Sm_2Fe_(17)N_(24)具有易磁化轴.所有这些效应使得Sm_2Fe_(17)N_(24)具备了研制高矫顽力永磁体的内禀性能.  相似文献   
76.
本文把Landau连续结构相变对称理论中的Molien函数计算公式推广到磁群共表示情形,导出了所有第三类(共58个)Shubnikov磁点群的Molien函数,这些函数可以直接应用于连续磁相变的对称理论。  相似文献   
77.
该文用顺磁离子对其近邻~(13)C核的NMR吸收增宽效应,系统地研究了抗坏血酸在不同溶剂中对金属离子Mn~(2+)、Gd~(3+)的配合行为.在水溶液中,抗坏血酸可通过两种配合方式与Mn~(2+)作用,但与Gd~(3+)的作用只有一种稳定的结构.在水中抗坏血酸对金属的配位活性部位分别是1位羟基氧,3位离解的羟基氧和6位羟基氧.在DMSO中,3位羟基由于H~+对该基团的静电遮蔽而变得对金属离子Mn~(2+)表现为配位惰性,同时6位羟基配位活性较大增强.对Gd~(3+)来说,此时没有优势配位活性部位存在.文章还讨论了抗坏血酸在H_2O-DMSO混合溶剂中的~(13)C NMR谱及在DMSO中NaOH对其~(13)C NMR谱及其与金属络合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We propose a pseudo-spin-valve (PSV) trilayer using amorphous CoNbZr Mloy for soft magnetic layers. The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GMR), domain structures and their variation upon thermal annealing are investigated. The GMR effect is not only stable up to 300℃ but also enhanced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faces between Cu and magnetic layers. With high annealing temperature, the magnetoresistance (MR) ratio decreases rapidly as a result of serious layer interdiffusion. Dense stripe domains, which disappear after annealing at 300℃ for 1h, are observed in the sandwiched films. It is found that after patterning to elliptic stripe with aspect ratio of 6:1, the trilayers have a single domain and their MR ratio increases. The dynamic MR behaviour under an ac magnetic field indicates that the patterned stripes have good linear MR responses. Therefore,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oNbZr/Cu/Co PSV trilayers have strong potentials for spin-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相似文献   
79.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 finite equilibrium flow and magnetic field on the 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equilibrium flow only makes a frequency shift of perturbation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 remains unchanged. However, the magnetic field can change the growth rate and, in particular,a very strong magnetic field suppresses the growth rate.  相似文献   
80.
硬盘驱动器巨磁电阻(GMR)磁头:从微米到纳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致诚 《物理》2004,33(7):529-533
近年来电脑硬盘存储密度的飞速增长(年增长100%)已超出摩尔定律的预言.这种惊人的高速增长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自旋阀纳米多层膜结构,即巨磁电阻(GMR)读传感器磁头的应用.事实上,巨磁电阻磁头读传感器(reader sensor)已经实现由微电子器件向纳米电子器件转化,并且形成大规模产业.这一过程包含了自旋电子学、材料科学、微电子工程学、化学、微机械力学和工程学等诸学科和相关微加工技术综合性挑战极限,进入纳米科技领域实质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