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化学   101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简要总结了我们在C=C及C=O双键低温加氢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 我们以环己烯加氢为探针反应, 证明了平行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包括单晶表面的基础研究与DFT计算, 多晶表面的合成与表征,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 其次, 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其他加氢反应, 如丙烯醛C=O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苯的低温加氢, 以及乙炔的选择性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 讨论了利用金属碳化物代替贵金属Pt以减少双金属催化剂中Pt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2.
稀土对铸造Cr12MoV模具钢碳化物形貌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铸造Cr12MoV模具钢碳化物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稀土地M7C3型共晶碳化物有很强的变质作用,Cr12MoV模具钢铸态为粗大的网状共生共晶组织,经变质处理,共晶组织细化,离异共昌数量半多;热处理后共晶碳化物粒化且均匀分布,冲击韧性得到了明显提高,耐磨性比锻造Cr12MoV模具钢高出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3.
超细氮碳化物中吸附氧和化合氧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名浩  沈汝美 《分析化学》1994,22(7):698-701
用跟踪式程序升温、红外检测和微机解卷技术,测定氮碳化物超细粉的吸附氧和化合氧,探讨了超细Si3N4,AIN,TiCN和SiC中不同状态氧量与其制备方法,颗粒度及放置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4.
简要总结了我们在C=C及C=O双键低温加氢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 我们以环己烯加氢为探针反应, 证明了平行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包括单晶表面的基础研究与DFT计算, 多晶表面的合成与表征,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 其次, 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其他加氢反应, 如丙烯醛C=O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苯的低温加氢, 以及乙炔的选择性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 讨论了利用金属碳化物代替贵金属Pt以减少双金属催化剂中Pt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5.
全氟碳化物(PFCs)胶体的生物医学应用由最初的血液代用品逐渐发展成为多种需氧治疗的辅助剂,例如用于心血管系统、肺部疾患的治疗,肿瘤化疗与放疗的辅助、移植器官的保存及细胞培养技术等,还可作为造影剂和药物释放载体,以及充当生物医用的诊断探针。  相似文献   
126.
简要总结了我们在C=C及C=O双键低温加氢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 我们以环己烯加氢为探针反应, 证明了平行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包括单晶表面的基础研究与DFT计算, 多晶表面的合成与表征,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 其次, 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其他加氢反应, 如丙烯醛C=O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苯的低温加氢, 以及乙炔的选择性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 讨论了利用金属碳化物代替贵金属Pt以减少双金属催化剂中Pt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7.
稀土对莱氏体钢共晶碳化物粒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稀土对莱氏体钢中共晶碳化物热处理粒化的影响,探讨了稀土元素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稀土细化了莱氏钢中奥氏体晶粒和共晶碳化物,使离异共晶数量增多,减少了Cr、Mo合金元素偏析,并使M7C3(M=Fe、Cr)碳化物中孪晶等晶格缺陷增多,从而降低碳化物的稳定性,促进了共晶碳化物的粒化动力学过程,得到良好的粒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8.
基于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Ti_3C_2T_x材料的导电性与Au@Pt纳米花的催化活性,组装了一种用于超灵敏和快速检测H_2O_2含量的Ti_3C_2T_x/Au@Pt纳米花无酶传感器。通过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制备的Ti_3C_2T_x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_3C_2T_x材料表现出特有的手风琴结构,Ti_3C_2T_x/Au@Pt为以Au粒子为中心,Pt粒子环绕周围组成蒲公英状纳米球。研究了H_2O_2在Ti_3C_2T_x/Au@Pt纳米花修饰玻碳电极上的循环伏安曲线和时间电流曲线,结果显示该修饰电极检测H_2O_2具有线性范围良好(0.03~1 100μmol/L)、灵敏度高(检出限可达0.02μmol/L)、抗干扰性和再现性好等优点。与传统滴定法相比,该新型无酶传感器能在复杂环境下快速准确检出H_2O_2含量。  相似文献   
129.
简要总结了我们在C=C及C=O双键低温加氢双金属催化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首先, 我们以环己烯加氢为探针反应, 证明了平行使用多种研究手段的重要性, 包括单晶表面的基础研究与DFT计算, 多晶表面的合成与表征,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 其次, 总结了双金属催化剂在其他加氢反应, 如丙烯醛C=O双键的选择性加氢, 苯的低温加氢, 以及乙炔的选择性加氢等反应中的应用. 最后, 讨论了利用金属碳化物代替贵金属Pt以减少双金属催化剂中Pt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0.
章永凡  李俊篯  陈文凯  周立新 《化学学报》2002,60(10):1798-1805
采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对ZrC(111)清洁和氢吸附表面的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 。构型优化结果表明,从表面深入到体相一定深度,层间距存在交替“收缩”和“ 扩张”的现象,其紧邻E_F以下的DOS峰对应于活性表面态,主要成分为表面Zr原子 4d_(xz)/d_(yz)轨道;与理想表面相比,表面弛豫对该表面态影响不大。对于氢吸 附表面,计算结果表明氢原子倾向于吸附在表面孔洞上方位置(正对着第三层Zr原 子),此时H的1s态从体相的电子态中分离出来。此外,本文中H/ZrC(111)和 H/NbC(111)体系的H 1s诱导态变化进行了解释,并对清洁的吸附表面的芯能级位 移以及功函的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