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0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499篇
化学   1323篇
晶体学   49篇
力学   97篇
综合类   116篇
数学   70篇
物理学   40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1.
分散共聚法制备特殊形态高分子微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聚乙二醇 (PEG)大分子单体为反应性稳定剂 ,在丙烯腈的分散共聚反应中添加少量苯乙烯以形成疏水性核 ,制备得到了亚微米级高分子微球 .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 ,该高分子微球具有特异的形态结构 .同时研究了分散共聚体系中各种反应因素对微球形态和直径的影响 ,结果表明 ,苯乙烯单体的添加量、PEG大分子单体的浓度及分子量、混合溶剂的组成对微球直径和形态均有明显的影响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研究结果表明 ,微球表面聚集有亲水性PEG链 ,核为疏水的聚 (丙烯腈 苯乙烯 ) ,即形成的特异形态的PEG接枝高分子微球亦为复合型结构  相似文献   
92.
将Leibler, Whitmore和Mayes等近期关于非晶嵌段共聚物“稀固体溶液”的理论应用于嵌段聚共聚物结晶型“稀固体溶液”结晶行为的研究。发现球状共聚物胶束既可起成核剂作用, 也可起抑制成核作用。报导了当共聚物胶束由球形变为非球形时, 共聚物胶束的上述作用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并根据Leibler和Mayes分别提出的球形和非球形胶束理论解释了这一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93.
根据人体胃肠环境变化特点,调节4个明矾炮制药材的水煎液的酸度,于37℃恒温水浴中保持1h之后,用0.45μm微孔滤膜、732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水煎液中各种铝形态.湿法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总铝量;GFAAS直接测定水煎液中各形态铝含量.得到了各样品中铝形态含量及分布情况,并且与未调节酸度的样品进行比较,讨论铝在胃肠的模拟系统影响下的形态转变原因.所得结果对明矾炮制药材中铝的安全性评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
95.
96.
通过受限空间油气爆燃可视化实验发现,在不同初始油气体积分数下,爆燃火焰呈现出不同的表观特征,据此提出了受限空间油气爆燃的3种火焰形态,即光滑球形火焰、褶皱球形火焰和卷曲絮状火焰。分析了3种火焰形态的形成机理,并通过实验观测与理论分析,给出了区分3种火焰形态的临界条件。结合实验中采集到的关键参数,总结了不同的火焰形态下受限空间油气爆燃的反应产物、最大压力、升压速率、反应时间、火焰强度等关键参数的特征与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7.
2H NMR 和PFG-NMR 用于研究拉伸过程中Nafion 结构的改变以及对溶剂分子运动性质的影响.2H 谱表明单轴拉伸Nafion 膜在拉伸比率较低情况下(L < 5),通道排列取向程度随着拉伸比率变大而增大,同时扩散实验表明水分子的运动能力也得到增强,表明取向化的通道网络有助于增强材料取向方向质子的导电能力,可以用于提高质子膜材料性能.在取向达到最大值后(L≥5)继续拉伸,膜内水分子的移动能力相比略有降低.溶胀实验表明取向膜的溶胀行为呈各向异性,拉伸作用致使膜内通道沿拉伸方向取向排列,通道的取向效应使得其在垂直拉伸方向(Y)和膜厚度方向(Z)溶胀更为显著.拉伸Nafion 膜对甲醇的吸附能力随着拉伸比率的增加而增强,同时甲醇的扩散数据显示,甲醇的运动能力在该通道网络中也随着拉伸比率的变大而不断增强,甲醇燃料在该类质子膜内的渗透效
应得以增强,不利于其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
随着核技术的不断发展,核试验、乏燃料后处理及核电站事故等人类核活动向自然界释放了大量的~(129)I。~(129)I在沉积物中的含量与化学形态分布对揭示其迁移规律和沉降信息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研究沉积物中~(129)I不同形态所需要的合理分离及制备流程就尤为重要。结合太湖湖泊沉积物的特点并通过比较众多沉积物中~(129)I形态的分离流程,提出了改进的逐级浸取流程。在温度、时间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对沉积物样品分离出沉积物中~(129)I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金属氧化物态、残余矿物态四种不同形态,并通过高温热解法及125I示踪计算回收率及损失率。改进后的逐级浸取法能达到90%的提取效率,离子可交换态、有机结合态、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的适宜浸取时间和温度分别为4.5h、30℃,4.5h、75℃,5.5h、75℃。流程适用于同类湖底沉积物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99.
燃料电池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能源技术。碳载铂基催化剂(Pt/C)是最常用的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不过Pt/C稳定性较差、且成本高昂,严重限制了燃料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共价型碳化物碳化硅和碳化硼,由于具有极强的共价键,其物化稳定性优异,成为制备高稳定性、低成本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的重要基础材料。本文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碳化硅和碳化硼的独特优势,讨论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0.
建立了硝酸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一原子荧光联用技术测定方便面中不同砷形态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15mol/L盐酸溶液超声提取后离心过滤,上机测试。实验表明:砷的4种形态亚砷酸[As(Ⅲ)]、砷酸[As(V)]、一甲基胂酸(MMA)和二甲基胂酸(DMA)的线性范围为0-50μg/L,相关系数(r)均优于0.9990,检出限在2~8μg/L之间,砷各形态的测量重复性(以RSD表示)均小于5%,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8%-118%。同时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了样品中总砷,并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符合理论以及文献报道。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方便面中砷形态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