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584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化学   93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151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40篇
物理学   126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应用高压热处理得到了四方结构的La1-xSrxMnO3 (x =0 .1 5~0 .3)化合物 ,该四方相化合物与通常的菱方相化合物在电磁特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它们的非金属 金属转变温度Tc 比相应的菱方相样品降低了很多 ,此外还发现 ,当温度足够低时 ,局域Mn离子的长程铁磁序将转变为只有短程序结构的自旋玻璃态 ,上述变化是由四方结构中Mn—O键的拉长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82.
对三种量子基准的物理基础进行了分析,指出三种量子基准是不对称的,电压、电阻量子基准各自都有普适的物理原理支撑,而电流量子基准则缺乏此种支撑,难于和其他两者互相依存、互相检验,其发展前途不很明朗。  相似文献   
83.
电磁波在旋波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旋波介质的结构特征,讨论了旋波材料的电磁性质和物质方程,结合麦克斯韦方程和边界条件。给出了电磁波入射介质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  相似文献   
84.
One-dimensional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nonlinear evolution of electromagnetic instabilities excited by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anisotropy in homogeneous plasmas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anisotropy can excite the two right-hand electromagnetic instabilities, one has the frequency higher than Ωe, the other is the whistler instability with larger amplitude, and its frequency is below Ωe. Their dispersion rela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 from the cold plasma theory. In the initial growth stage (prediction from linear theory), the frequency of the dominant mode (the mode whose amplitude is large enough) of the whistler wave almost does not change, but in the saturation stage the situation is different. In the case that the ratio of electron plasma frequency to cyclotron frequency is larger than 1, the frequency of the dominant mode of the whistler wave driRs from high to low continuously. However, for the case of the ratio smaller than 1, besides the original dominant mode of the whistler wave whose frequency is about 2.6ωe, another dominant mode whose frequency is about 1.55ωe also begins to be excited at definite time, and its amplitude increases with time until it exceeds the original dominant mode.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从物理学角度简要介绍了地质勘探中应用电磁场进行找矿、测深的原理、方法技术及效果。  相似文献   
86.
茶叶是大众青睐的健康饮品之一,但茶叶在机器采收和加工过程中,容易混入茶梗和昆虫异物,污染茶叶、影响其质量安全,是未来应防范和检测的重点。X射线成像技术,根据食品基质和异物的密度差实施检测,广泛适用于金属异物并延伸至高密度塑料,但对于茶梗、昆虫这类低密度有机异物尚不适用,所以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和方法。针对片状茶叶重叠、遮掩异物的问题,提出了电磁振动上料辅助近红外光谱和荧光图像的检测方案,进行绿茶中的内源性异物茶梗和外源性异物昆虫的在线检测研究。通过电磁振动上料辅助近红外光谱和荧光成像系统,采集了600~1 050 nm范围的近红外光谱600条和RGB-N四通道图像各65幅。采用451条光谱进行建模,其余149条光谱作为预测集,评估模型的性能,比较了去趋势(Detrending)、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V)、变权重正态变换(VSN)、迭代自适应加权惩罚最小二乘法(airPLS)、不对称最小二乘法(ALS)、光程估计与校正(OPLEC)等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其中OPLEC能较好地消除散射效应,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的正确识别率由78%提...  相似文献   
87.
贺志涵  洪居亭  闫丽萍  赵翔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35(5):053006-1-053006-8
电磁波照射下的建筑物室内电磁环境具有混响效果,因此可采用功率平衡法(PWB)快速评估室内电磁环境水平。然而目前PWB方法中电大腔壁耦合截面(CCS)的计算模型建立在腔内电磁波不穿透腔壁的条件下,无法直接用于电磁波可穿透室内建筑物墙壁的耦合截面计算。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磁波穿透有限厚度建筑物墙壁的CCS计算新模型。该模型考虑实际建筑物墙体的厚度和材料电磁特性,能够充分反映电磁波因有限厚度墙壁多次反射对室内电磁环境水平的影响。将该模型应用于室内电场水平的快速评估,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所提有限厚度建筑物墙壁CCS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8.
孙会芳  张玲玉  董志伟  周海京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35(5):053005-1-053005-9
为研究大气环境对系统电磁脉冲(SGEMP)的影响,针对海拔50~100 km的X射线能量沉积区,分别应用3维PIC程序及3维PIC-MCC程序各自开展预电离等离子体和稀薄空气条件下外SGEMP的建模与模拟研究,针对3种不同的X射线注量(4×10-3 J/cm2、 4×10-2 J/cm2、 0.4 J/cm2),分别取对应两种不同海拔高度(70 km和80~90 km)的本底等离子体及海拔56 km的稀薄空气条件进行模拟计算,并和真空中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得出预电离等离子体及稀薄空气对外SGEMP的影响规律:当X射线注量较低时,等离子体使得磁场增大,电场减小,而稀薄空气对外SGEMP效应影响不明显;随着X射线注量增大,空间电荷非线性效应越来越明显,等离子体及稀薄空气都使得电场、磁场同时增大,且稀薄空气的增大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89.
基于弹性、粘弹性、电磁学理论,应用Hamilton原理,导出了覆盖电磁约束层阻尼(EMCLD)主动控制方式的梁的控制方程,并针对覆盖EMCLD的悬臂梁,进行了主动控制仿真模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分析了控制电流和阻尼层厚度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约束阻尼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作动方式合理、耗能低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振动主动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90.
利用电磁膨胀环技术对无氧铜环进行了不同加载电压下的动态拉伸实验。对无氧铜在破碎前出现塑性失稳多重颈缩进行了初步分析,利用能量平衡的破碎理论给出了无氧铜环的破碎分布。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颈缩区温升比非颈缩区高,且多重颈缩在环周上的分布服从泊松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