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6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4篇
力学   434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00篇
物理学   49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颗粒在大涡结构中的弥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兵  张会强  王希麟 《力学学报》2005,37(1):105-109
气相采用大模拟方法,颗粒相采用轨道模型研究了三维后台阶气粒两相湍流流动的大尺度结构的瞬时演变过程以及颗粒的瞬时弥散规律.比较了不同入流速度的颗粒在大结构中的瞬时弥散特性,尤其研究了高速释放大颗粒的弥散特性.三维流动中大尺度结构具有明显的脱离、发展、合并和破碎过程.小颗粒的分布受大结构的控制,其空间的弥散过程与流体 大结构的空间发展相一致,但是由于三维流动中大边缘和中心区的压力差,颗粒在大尺度 的边缘出现密集.而大颗粒在流场中的分布受其惯性控制,对气相的结构不敏感.高速释放到流场中的大颗粒受惯性影响最大,保持在其原有动量方向上运动.  相似文献   
112.
基于滑模控制研究了具有死区输入的分数阶多卷系统的有限时间同步问题,根据分数阶微积分的相关理论,给出了系统取得同步的充分性条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分数阶多卷混沌系统可取得有限时间同步.  相似文献   
113.
轮盘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轻量化设计对航空发动机效率提升至关重要。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算法(bidirectional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BESO)拓扑优化模型,使用灵敏度过滤的方法抑制棋盘格现象,用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APDL)编写拓扑优化程序,对离心载荷作用下的轮盘进行结构优化,并通过施加叶片等效载荷的方式,考虑叶片对于优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编写的算法进行拓扑优化迭代步数减少,显著提升优化效率,在减重26%的条件下,拓扑出的新的结构模型结构总应变能降低48%,结构刚度提升,最大等效应力降低25%且应变能和应力分布更均匀合理。  相似文献   
114.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层剪切湍流应力和湍流热通量的动力学亚格子尺度(SGS)模型,并就热分层槽道湍流问题,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采用大模拟方法和该动力学亚格子尺度模型,数值研究了在浮力和剪切双重作用下的稳定分层和不稳定分层槽道热剪切湍流,探讨了某些湍流特性随Richardson数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相关的流动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5.
利用可压缩多介质黏性流动和湍流大模拟代码(MVFT),在超算平台上对"反尖端"界面不稳定性及其诱发的湍流混合问题进行了大规模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清晰地显示了冲击波加载界面后分解产生的冲击波、稀疏波、压缩波及其在SF6气体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波多次加载界面的复杂过程,波和界面的每一次作用都会加速湍流混合区的发展和物质混合。"反尖端"界面受冲击波加载后发生反相而形成典型的大尺度壁面气泡和中心轴尖钉结构,该大尺度结构基本确定了湍流混合区的平均几何特征和包络范围而不依赖计算网格。高分辨率的计算网格下,捕捉到了更精细的小尺度湍结构和更强的湍流脉动,显示了湍流混合区所具有的复杂结构和特征。  相似文献   
116.
流管作为一种简易的制冷装置被广泛应用,但压缩气体在其内部产生能量分离效果的作用机理十分复杂,故至今仍没有通用的能量分离机理可以为流管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为了给流管的设计与应用工作提供参考,对本体结构及工质参数对流管能量分离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对流管在制冷领域和天然气工业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另外,还对流管下一步的设计及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并就一些优化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7.
118.
119.
两端铰接的细长柔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云  邹丽  宗智 《力学学报》2018,50(1):9-20
目前细长柔性圆柱体激振动响应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方法、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以及半经验模型方法. 鉴于实验方法研究成本较高、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计算时间较长,本文基于尾流振子模型对线性剪切来流下两端铰接的细长柔性圆柱体激振动响应特性进行了半经验模型方法研究. 先建立了柔性圆柱体结构振子以及尾流振子之间的耦合模型,紧接着基于二阶精度中心差分格式对耦合模型先离散后迭代进行求解. 对不同剪切参数下柔性圆柱体激振动响应的振动波长、振动频率、振动位移以及响应频率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等参数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圆柱体的激振动响应由驻波和行波混合组成. 当无量纲弯曲刚度较小时,在圆柱体两端附近,驻波占主导;而在圆柱体中间段附近,行波占主导. 当无量纲弯曲刚度较大时,在圆柱体整个长度区间上均为驻波占主导. 随着剪切参数的增大,振动位移以及振动波长均逐渐减小,而振动频率和频率带宽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0.
为了深入研究反应堆结构中诸如燃料棒、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等的流致振动问题,利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大模拟的流体控制方程,利用有限元方法离散结构动力学方程,并结合动网格技术建立了模拟双向流固耦合作用的三维数值模型,实现了弹性管与弹性管之间以及弹性管与湍流流场之间的交互作用。利用该模型分别研究了节径比P/D为1.2、1.6、2.0、3.0、4.0的两交错排列弹性管在横向湍流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及流场特性。通过分析发现:两交错排列弹性管的运动轨迹和尾结构与其间距、流速密切相关;两交错管的临界节径比为2.0;P/D=3.0时双管的临界流速Upr=2.2,P/D=1.6时双管的临界流速Upr=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