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2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816篇
化学   954篇
晶体学   43篇
力学   2009篇
综合类   94篇
数学   553篇
物理学   149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The use of the revers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RATRP) to end-functionalize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with fullerenes, e.g. C60 and C70 wa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Cl-terrninated PMMA was prepared via RATRP with designed molecular weight and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s, and then directly used to react with fullerenes to produce C60(C70) terminated PMMA polymers in the presence of CuBr/Cu/bipy or FeCl2/bipy catalysts. The resultant polymers exhibit good solubility in some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e.g. THF, CHCl3 and toluene, and were well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a variety of physical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72.
为提高传统含氟丙烯酸酯乳胶膜表面性能的稳定性,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作为可交联单体,采用细乳液聚合法合成了MPS改性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利用DLS、TEM、IR对聚合物进行表征,研究了MPS对合成乳液的稳定性、涂膜性能和膜表面接触角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乳液聚合法适合用于对水敏感单体的聚合,合成的纯丙烯酸酯乳胶为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92 nm,而氟丙乳胶和含3%MPS的含硅氟丙乳胶形成了典型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分别增大至107 nm和103 nm,含硅氟丙聚合物中存在Si-O-Si的交联结构。涂膜性能测试表明,MPS的引入增加了共聚物膜的硬度、耐溶剂性和耐水性。接触角测试表明,随MPS用量的增加,乳胶膜对水的初始接触角和动态接触角随时间的降低值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共聚体系中加入适量MPS,通过含氟链段与MPS链段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涂膜表面性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3.
核/壳结构增韧剂对环氧树脂的抗冲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明耀  冯之榴 《应用化学》1996,13(1):112-113
核/壳结构增韧剂对环氧树脂的抗冲改性张明耀,张会轩,杨海东,冯之榴(吉林工学院化学工程系长春130012)(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关键词核/壳结构,增韧剂,环氧树脂,共混核/壳结构增韧剂是用分步乳液聚合技术制造的一种复合乳胶粒子,其核为橡...  相似文献   
74.
在壳聚糖的作用下,采用简单的一步法合成了具有星状结构的氯化银/聚苯胺核壳型复合材料。当壳聚糖的浓度为1%时,所制备的氯化银/聚苯胺复合材料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壳层厚度为30~80 nm、核的直径在25~60 nm范围内。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样品的形态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在中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75.
Fe3O4/Au纳米复合粒子及其光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过量Fe3O4种子的存在下, 通过盐酸羟氨对四氯合金酸的还原, 制备得到了100 nm以下核壳结构Fe3O4/Au磁性复合粒子, 体系中未反应的Fe3O4种子可通过稀盐酸的处理去除. Fe3O4/Au复合粒子表现出特有的纳米光学效应, 可见光区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最大波长与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掺合的种子量以及分散介质的离子强度等有关. 随着纳米复合粒子粒径的增大和分散介质离子强度的增高, 最大吸收峰发生红移, 并出现峰形展宽的情况. 以水作为分散介质, 种子去除得愈彻底, 体系纳米粒子粒径就愈均一, 特征吸收峰会变窄. 这种纳米复合粒子的光学性质对生物分子检测新方法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核-壳型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述了核-壳型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合成方法、形态及其影响因素与判断方法、结构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核-壳型复合乳液膜机械性能优良的原因是:核、壳两相间存在的过渡区适当地抑制了二者的相分离。  相似文献   
77.
Pt3Co核-Pt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Pt3Co alloy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the reduction of H2PtCl6 and Co(OOCCH3)2 using NaBH4 as a reducing agent. The Pt3Co core-Pt shell nanoparticles (Pt3Co@Pt) were synthesized using hydrogen absorption reduc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SQUID magnetome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average size of Pt3Co@Pt nanoparticles is 3.6 nm with a standard deviation of 0.9 nm. Heating Pt3Co nanoparticles in air at 700 ℃ for 1 h, Co in Pt3Co nanoparticles was oxidized to Co3O4 and CoO; while no oxidation tendency was detected for Pt3Co@Pt nanoparticles. The crystallize structure of Pt3Co@Pt changed from the face centered cube (fcc) to the face centered tetragonal (fct) after the heating treatment. The coercivity of the heated Pt3Co@Pt reached to 276 Oe at room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78.
MAA存在下VAc/BA核壳乳液聚合过程中的胶粒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EM和电位滴定法对不同配方和工艺条件得到的胶粒形态结构和羧基分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甲基丙烯酸有利于胶粒的稳定和形成规则的核壳胶粒。半连续加料不会形成完全反转的核壳结构,但是,核层在反应过程中由于聚合物簇的迁移会造成形变。由于胶粒中聚合物浓度高,粘度大,因而胶粒形态变化受动力学影响甚大,羧基分布主要是由动力学确定的。  相似文献   
79.
对铝原子簇Al_n(n=1~10,12,13)已报导过的理论预测几何构型进行合理选择, 用量子化学CNDO/2法研究了单分子一氧化碳在这些簇上取不同吸附位形时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吸附强度随簇尺度的变化呈“幻数”特性: Al_2、Al_6、Al_(12)簇具有特别高的吸附能, 与实验观测结果相符。采用作者建议的推广电子壳模型可合理解释这一尺度效应。对Al_(12)和Al_(13)簇电子结构的分析进一步支持了壳模型的观点。随着簇的增大, 尺度效应逐步减弱并趋向于体相铝的性质。  相似文献   
80.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ntithrombotic activity of egg white protein hydrolysate(EWPH)was developed using amicroplate reader.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at 37℃ and pH 7.2 with fibrinogen concentration 0.1%.Microplate reading wasconducted at 405 nm.Inhibition rate of EWPH on thrombin activity showed linearity(R~2=0.9971),when the inhibition rate was inthe range of 10-90%.The lower limit of detection(LLD,at 99.7%probability)and the biological limit of detection(BLD,at 99.7%probability)of the method were 10.643 and 40 mg/mL,respectively.The repeatability standard deviation(R.S.D.)was 1.08%.The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method was 0.027 AT-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