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6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反应挤出接枝共聚反应表观链增长常数的测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预辐照的LLDPE反应挤出接枝MAA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的不同部位取样,用FFIR分析接枝物及均聚物的产量,并用ESR测试链增长自由基浓度,设计了测定接枝和均聚反应初始阶段的表观链增长常数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测试范围内表观接枝链增长常数不同于均聚链增长常数;所得的测量值符合理论预测值,证明测试方法适合高温熔融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聚苯乙烯/聚乙烯的反应性挤出共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俞强  林明德 《应用化学》1999,16(3):53-0
多官能团单体;聚苯乙烯/聚乙烯的反应性挤出共混  相似文献   
13.
以碳化硅为主要原料,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粘结剂,以Al2O3和Y2O3作为复合烧结助剂,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备出碳化硅多孔蜂窝陶瓷.探究了复合助剂Al2O3/Y2O3的加入量对蜂窝陶瓷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了烧结温度对碳化硅陶瓷物相、微观形貌以及孔隙率、线收缩率、体积密度、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l2O3/Y2O3复合助剂的加入量增大和烧结温度的提高,陶瓷液相量增多;在钇铝石榴石(YAG)的共晶点1760 ℃附近,更易于析出结晶形成YAG相.烧结温度升高,陶瓷收缩率增大;体积密度和抗压强随烧结温度变化规律接近;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在175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8 g/cm3和14.09 MPa.  相似文献   
14.
以聚氧乙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硬脂酸聚氧乙烯酯及其丙烯酸酯,用FTIR和1H NMR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其表面张力.以其作为接枝单体,利用反应挤出接枝方法制备了系列功能化聚乙烯,用FTIR确定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接枝率;用DSC、接触角测量仪对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结晶行为和表面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含有不同分子量(200、600、1 000、2 000和6 000)聚氧乙烯的硬脂酸聚氧乙烯酯的表面张力分别为30.19、32.22、35.30、38.39和43.37 mN/m;相应的聚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温度分别为109.30、109.08、110.18、109.74和109.74℃,水接触角分别为81.060、70.100、72.25°、76.加.和95.55°.随着聚氧乙烯分子量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聚乙烯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温度高于线形低密度聚乙烯(LLDPE,T.=104.95℃),且其亲水性得到改善(纯聚乙烯的水接触角103°).  相似文献   
15.
微层共挤出(PP+EVOH)/PP阻隔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婷  李姜  张玉清  杜芹  郭少云 《高分子学报》2009,(12):1226-1231
利用微层共挤出技术制备了具有交替层状结构的(PP+EVOH)/PP复合材料,其中PP为聚丙烯,EVOH为乙烯-乙烯醇其聚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气体渗透实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微层共挤出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及其对复合材料气体阻隔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微层共挤出技术,PP层和(PP+EVOH)层沿挤出方向交替排列,EVOH在PP基体中的的分散形态由零维球形变为一维纤维状,进而演变为二维片状.这些形态导致微层共挤出材料的氮气渗透系数和断裂伸长率较普通共混物分别下降了两个数量级和提高了27倍,并且显著影响其结晶行为.当层数超过64层后,由于PP层减薄,界面增多,EVOH不仅对(PP+EVOH)层中PP相存在结晶成核作用,而且对PP层也有结晶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勇  尤文玉  何录武 《力学季刊》2016,37(2):284-292
将单相格子Boltzmann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LBM)引入到粘弹流体的瞬态挤出胀大的数值模拟中,建立了基于双分布函数的自由面粘弹性流动格子Boltzmann模型.分析得到的流道中流动速度分布和构型张量结果与理论解十分吻合.对粘弹流体瞬态挤出胀大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运动粘度比和剪切速率对挤出胀大率的影响,得到的胀大率结果与理论分析和其它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表明给出的LBM可以捕捉挤出胀大的瞬态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1999年到2013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的季度数据为基础,采用MS-VECM模型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的区制状态、区制相关性以及转移概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样本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国内投资总体上存在挤入效应,但从动态时间路径上看,在经济运行的不同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并不一致,在1999年一季度至2005年三季度期间表现为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而在2005年四季度至2013年四季度期间则表现为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8.
通过自动加速效应的调控反应挤出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旋转流变仪、哈克转矩流变仪以及双螺杆挤出机,研究了剪切速率对自加速效应的影响,且通过反应挤出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采用多检测凝胶渗透色谱(GPC)、动态力学分析(DMA)等方法,对聚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反应挤出聚合过程中,改变剪切速率可有效地调控自加速效应。通过新单体补加技术充分利用自加速效应,不仅可以提高聚合速率,而且可以获得高分子量、窄分子量分布的PMMA。制备的PMMA性能优于市售PMMA。  相似文献   
19.
以水为发泡剂,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淀粉泡沫材料,研究了发泡剂用量及聚乙烯醇的加入量对泡沫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泡沫材料截面的形态,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了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水的质量分数为8%时淀粉泡沫径向膨胀率和发泡倍率最高,分别为22倍和17.6倍,压缩模量最高(4.07 MPa)。 加入质量分数10%的聚乙烯醇(PVA)使淀粉泡沫的孔径变大至1.29 mm,壁厚增加至82.43 μm,同时压缩模量增加至9.70 MPa。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超声辐照作用下HDPE和LLDPE的挤出流变特性。结果表明,超声辐照可以促进聚乙烯分子链段的运动,降低熔体的挤出口模压力和表观粘度,明显提高聚乙烯熔体的流动性,使挤出物外观质量明显提高,为改善聚乙烯的加工性能及制品质量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