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9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化学   49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97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97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设计开发了一套平板式环路热管,比较了2 mm×1.5 mm和1 mm×1 mm(高×宽)两种蒸气槽道环路热管在不同倾角和充液率下的性能。结果发现,两种蒸气槽道在相同条件下最低启动功率相同,但前者启动时间和过渡时间较后者短。稳定运行时,除充液率为55%且功率小于150 W外,其他情况下前者运行温度比后者低。变工况运行时,随功率的增大,温度后者变化很大,而前者变化较小,前者自适应能力强。对于传热特性,两种槽道环路热管的热阻都随功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最后趋于平稳;对水平、充液率为55%的系统,功率较小时前者热阻较大,功率增大后,其值大幅减小,215W时仅为0.12℃/W。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以电厂循环冷却塔塔底黏泥中分离纯化出的致垢微生物铁细菌为实验介质,利用污垢热阻动态模拟实验台,在恒定工况下(水温30℃,流速0.4 m·s-1),动态模拟了光管、缩放管、横纹管三种不锈钢典型换热器微生物污垢形成过程。在分析比较三种典型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基础上,实验测试了三种换热器的污垢热阻,并对垢样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化管(缩放管和横纹管)传热性能和抑垢能力优于光管,光管、缩放管和横纹管的污垢诱导期分别为;25 h、40 h和45 h,污垢热阻值为:6×10~(-4)m~2·K·W~(-1)、2×10~(-4)m~2·K·W~(-1)和3×10~(-4)m~2·K·W~(-1),由此表明三种换热管的传热和抑垢能力:缩放管横纹管光管。在铁细菌形成的污垢垢样成分分析中Fe元素含量最多,其次是C,表明循环冷却水中铁含量的多少是污垢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3.
为了弄清煤矿井下巷道中变电站、大型机电设备等产生较强的磁场对瓦斯爆炸的影响机理和影响程度,实验研究了外加磁场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爆炸应力波和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并从磁场影响瓦斯爆炸及其传播的传质、传热、反应过程等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加磁场能增加瓦斯爆炸强度和火焰传播速度以及增大压力波超压峰值和火焰传播速度峰值,...  相似文献   
94.
共轭传热现象在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大量存在. 随着计算能力的发展, 对共轭传热现象进行准确有效的数值模拟, 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上的重要挑战.共轭传热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 分区耦合和整体耦合.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对共轭传热问题进行整体耦合模拟. 固体传热求解采用标准的伽辽金有限元方法.流动求解采用基于特征分裂的有限元方法. 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求解流动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可以使用等阶有限元. 该方法的准隐格式与其他格式相比, 具有时间步长大的特点. 将稳定项中的时间步长与全局时间步长分开, 改进了准隐格式的稳定性. 基于改进的特征分裂有限元方法的准隐格式, 发展了一种层流共轭传热数值模拟的整体耦合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流体计算域和固体计算域作为一个整体划分有限元网格, 并且所有变量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插值函数, 从而有利于程序的实现. 通过对典型问题的模拟, 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 本工作还研究了固体区域时间步长对定常共轭传热问题数值模拟收敛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扭转带强化传热:实验研究和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扭转带强化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工业设备性能测试。扭转带的扭转比分别为1.88、2.50、2.62、3.34、3.81、4.52。实验参数变化范围为:空气进口温度 Tain=150~700℃,空气雷诺数 Rea=2500~30000。根据实验结果给出相应的圆管内空气强制对流传热关联式,并结合工业性试验,评价了扭转带强化传热的性能。  相似文献   
96.
压力循环流化床中的传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理论与试验上研究压力循环流化床中床-壁面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对常压循环流化床中的传热模型进行修正,发展了压力循环流化床中的传热模型。试验测试了床内传热系数随床内固体颗粒浓度、颗粒径和运行风速的变化规律。提出计算床-壁面传热系数的无量纲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7.
垂直加热管外自由降膜流的破断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较宽液膜雷诺数和进口温度范围内对垂直加热管外自由降膜流破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应用热物理学相似分析的方法整理实验数据,给出新的破断准则数综合关系式,并与1993年发表的另一些作者的结果作了比较。实验参数的变化范围如下:tin=20~90℃,最大液膜雷诺数Re为1.21×104,最大热流密度达1.39×105w/m2。  相似文献   
98.
超临界锅炉内螺纹管传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全周加热和单侧加热的条件下,对600 MW超临界变压运行直流锅炉水冷壁φ28×6 mm内螺纹管进行了传热与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参数为压力13-27 MPa,质量流速400-1800 kg/m2·s,内壁热负荷200-800kW/m2。试验得出了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壁温分布、发生传热恶化的临界条件、单相及两相对流放热系数、干涸后放热系数及内螺纹管的摩擦压降,提出了计算关联式,比较了单侧加热与全周加热的区别,为超临界锅炉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
扁平绕带式低温高压容器是一种新型低温液体贮存设备 ,由内外两层容器组成 ,内筒体的外壁焊有液氮预冷夹套。平均蒸发率是衡量扁平绕带式低温高压容器绝热性能的重要指标。文中在分析其传热过程和壁厚温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计算其蒸发率的工程方法 ,并结合1 0 m3液氢储罐设计实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扁平绕带式低温高压容器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 ,适用于重要介质的低温贮运  相似文献   
100.
扩散方程基本解的积分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讨论了时间相关热交换问题扩散方程基本解的时间积分特性,给出了完整的解析处理及相应级数展开表达式,并提出采用按时段构造的时间单元局部化基本解作为边界元法的加权函数,从而显著减少可动边界问题边界元解法的存贮量和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