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8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373篇
化学   84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1871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199篇
物理学   114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961.
沈松  张永杰 《实验力学》1998,13(4):574-578
介绍了电冰箱的多种振动和噪声测量试验,包括:振动频谱分析、模态分析、嗓声标准试验、噪声频谱分析和声强测量等.通过分析振动和噪声的试验结果,找出了产生噪声的主要部件和位置,并且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改进措施.试验证明:改变压缩机壳体顶盖(主式压缩机)的刚度、阻尼参数和壳体在机箱上的固定方式,以及在压缩机附近采用吸声材料,都是改善电冰箱压缩机噪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62.
接触网输电导线动力响应分析的模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输电导线的动力特性作了分析,并用模态求出了其稳态响应  相似文献   
963.
改进的直接部件模态综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ee和Tsuei提出的直接部件模态综合法将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与频响函数相结合 ,简化了计算过程、减少了计算量 ,并便于与实验模态分析相结合。本文在其基础上利用矩阵级数展开的方法将被截断高阶模态的贡献用保留模态和系统物理特性矩阵精确表达 ,结合分块计算方法 ,进一步减少了计算量并有效地提高了计算精度 ,且确定了模态截断准则。数值算例表明其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64.
动力应变局部化传播及尺寸效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 FLAC-3 D模拟了应变软化岩土材料局部化剪切带的发展、扩容对剪切带倾角的影响及试件的宽度效应。随着加载时步的增加 ,彼此孤立的两个应变场逐渐靠近、叠加 ,最终形成了剪切带网络。无论端面约束强或弱 ,剪切带的倾角的数值模拟结果都与罗斯科倾角比较接近。增加试样宽度 ,剪切带的宽度增加 ,剪切带变得不平直 ;宽度越大 ,岩样上端面中点的压应力 -加载时步曲线的峰值强度越大 ,宽度对弹性阶段没有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5.
固有频率集聚时处理振型的一个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前言现在作固有振动分析的结构愈来愈复杂了。由此带来的困难不仅在于自由度众多,还在于常有频率集聚现象,即在很小一段频率区间内有很多个固有频率。当频率集聚在一起时,相应的固有振型对结构的某些物理参数变化很敏感。在正问题中,例如用有限元模型计算固有频率和振型,由于这种敏感性,刚度阵与质量阵的某些误差就会导致计算所得的集聚组振型有更大的误差;在反问题中,集聚组对应的振型对测量误差很敏感,因而也难  相似文献   
966.
本文将大变形理论用于云纹法的应变分析中,采用二维样条函数插值、拟合位移的分布,计算了应变张量的分布。用张力样条函数绘制了它们的等值线图。对非矩形域塑性成形问题,采用扩展延伸成为矩形域的方法进行处理,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967.
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冲击压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介绍了利用100 mm SHPB装置获得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冲击压缩应力-应变曲线的试验研究。同一类试样在静态和动态共4个不同应变率下的试验结果揭示混凝土是应变率敏感材料,其破坏应变、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表现出显著的应变率强化效应。从静态和动态压缩下混凝土损伤演化的不同形式对这种应变率强化效应进行了详细讨论。从相近应变率下不同钢纤维含量试样的试验结果中,发现冲击压缩下钢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效应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减弱。从钢纤维对混凝土静态和动态压缩下损伤演化形式的影响,讨论了钢纤维对混凝土的这种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968.
混凝土分段曲线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现有的混凝土受拉损伤模型基础上,结合素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曲线的试验结果,提出了一个新的混凝土分段曲线损伤模型,并利用应力连续条件确定了损伤模型中各系数的值。运用该模型到力学分析中,推导了矩形截面的混凝土梁在纯弯矩作用下,在损伤较小和损伤较大时的力学方程,算出了梁的最大承载能力,并与材料力学计算的梁承载能力进行了对比。详细分析了损伤区域及损伤应力在横截面上的变化过程,确定了极限状态下含损伤混凝土梁的应力分布和相应的承载能力,画出了损伤状态梁截面的应力分布图。  相似文献   
969.
采用Instron1342电液伺服试验机和改进的SHPB技术对以113材料为例的PP/PA共混高聚物进行了应变率在10-4~103 s-1宽广范围,温度为25、40、60、80 ℃下的一维应力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这类共混高聚物的力学响应对温度和应变率都是敏感的。以朱-王-唐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方程来描述这类PP/PA共混高聚物的力学响应,并拟合得到了其热粘弹性本构参数,理论预言与试验结果在应变小于7%时吻合良好。对113材料20~80 ℃温度范围内不同应变率下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证明PP/PA共混高聚物存在率温等效关系,提高温度和增加作用时间(减小应变率)的效果相当,反之,降低温度与减少作用时间(提高应变率)的效果相当。通过引入量纲一参量Z,使应变率d/dt、温度T这2个参量归结为统一的Z参量,从而得到了体现时温等效性的统一曲线。  相似文献   
970.
用改进的霍普金森杆技术得到了聚氨脂泡沫塑料在动态应力均匀和恒应变率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