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段立强  孙婧  王振 《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40(12):2757-2762
针对二次再热机组回热抽汽过热度偏高的问题,对机组加装两级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方案1)和集成回热式汽轮机(方案2)这两种降低抽汽过热度的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对变工况下两种方案中各级抽汽的过热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基于单耗分析理论计算和分析了两种方案机组的能耗分布。结果表明:方案2可以有效降低多级抽汽的过热度;在不同负荷下,方案2机组的单耗均低于方案1,THA工况时机组单耗低至256.095 g/kWh。  相似文献   
142.
以R404A为工质,用热平衡法测试结霜工况下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以及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在不同蒸发器供液高度时的系统的运行特性,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重力供液制冷系统中,蒸发温度和压力高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且受供液高度和环境温度影响;在不同供液高度时,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压力高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压缩机吸气压力,供液高度的增加,吸气压力升高,压缩机的排气压力的变化趋势与蒸发压力相似;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制冷量高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制冷量,且随蒸发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制冷量的增加幅度却有着相反的变化趋势。供液高度为1200mm时,制冷量最大增幅达到35.59%;重力供液制冷系统COP大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COP,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存在最佳供液高度。  相似文献   
143.
文中以冷风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低温工况下冷风机的结霜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其次通过实验,分析了结霜对翅片管效率、空气侧平均换热系数和空气侧压降的影响。结果证明:数值计算的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4.
5kW遮蔽-增速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5 kW遮蔽-增速垂直轴风力机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参数。利用正交优化设计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针对5 kW风力机,在叶片个数和遮蔽板安装位置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对翼型弦长、叶片转动扫掠面的半径、风轮旋转速度、遮蔽-增速板个数、遮蔽-增速板与叶片间的气动间隙以及遮蔽-增速板的安装角六个参数进行优化计算,找出一组最佳设计参数,进而设计出5 kW遮蔽-增速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并对设计出的有遮蔽板与无遮蔽板两类型风力机的变工况特性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5.
为了提升政府公信力,构建符合城市道路汽车行驶工况已是迫在眉睫.基于一辆汽车耗时20天道路实际行驶数据,首先提出约束条件下单目标数学0-1规划模型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时间连续性得到运动学片段数量;再者,应用随机组合方法对片段进行优化组合构建符合时间长度的待选工况,从中选择与总体数据平均误差最小为4.15%的作为代表工况...  相似文献   
146.
利用焓差实验室,改变室外环境温度,对空调器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并与标准工况下测定值对比,分析了制冷量、能效比、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等数据。实验数据表明,当空调器在制热工况下,将室外温度从额定工况7℃升高至15℃,蒸发温度升高,最高可达到7.1℃,制热量最大可增加20.8%,性能系数最大可提高13.2%;将室外温度从额定工况7℃降低至-1℃,蒸发温度降低,最低可达到-6.2℃,制热量最大减少25.2%,性能系数最大降低17.6%。当空调器在制冷工况下,将室外温度从额定工况35℃升高至43℃,冷凝温度升高,最高可达到61℃,输入功率增加16%,能效比最高降低11%;将室外温度从额定工况35℃降低至27℃,冷凝温度降低,最低可达到47.4℃,输入功率减小15%,能效比最大提高8.7%。  相似文献   
147.
冷却透平变工况性能预测葛满初,齐宗敏,徐进(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黄忠湖,胡松岩(航空航天部六零六所沈阳110015)关键词变几何透平,冷却气流,变工况1基本理论基本控制方程相对运动坐标系下基本数学模型为:连续方程力学方程能量方...  相似文献   
148.
喷射/压缩制冷循环复合系统(CCRS)最佳工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机械压缩机的制冷循环(RAC/MC)和使用喷射器的冷却循环(EJC)进行复合,得到的新型节能循环系统即CCRS,COP值比单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的COP有明显提高。本文通过分析表明,合理的CCRS喷射冷却循环工况对GOP值的提高有很大影响;喷射工况一定时,当发生器中温度变化时,系统存在着一个最佳工况点;使用不同的工质,系统的性能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9.
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级三维粘性流场全工况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种快速求解三维粘性流场的计算方法求解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级内部流场及全工况特性。该方法以LU-SGS-GE隐式格式和MUSCL TVD迎风格式为基础,结合壁面函数方法和简单的混合长度湍流模型,对三维可压缩雷诺平均Navie-Stokes方程进行求解。叶列间参数的传递采用混合平面方法并应用了微机网络并行计算技术。计算得到了NASA 37号低展弦比、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级70%设计转速下的全工况性能曲线,并重点分析了其中一些典型工况下的内部流场。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此方法能快速得到三维粘性流场的流动特性且计算精度较高,可用来模拟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级内的全工况三维粘性流动。  相似文献   
150.
为进一步研究风热机组实际运行情况,基于黄帝城小镇100 k W级风热机组在2020-2021年冬季的实际运行数据,分析了风热机组逐时运行情况、不同风速下的风热机组性能、不同流量下的风热机组性能。得到风热机组逐时特性曲线,机组制热量、COP、一次能源利用率随风速的变化关系,以及流量对机组性能的影响。为风热机组下一步优化运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