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32篇
  免费   7895篇
  国内免费   8033篇
化学   13045篇
晶体学   312篇
力学   5250篇
综合类   1477篇
数学   9362篇
物理学   18714篇
  2024年   265篇
  2023年   816篇
  2022年   911篇
  2021年   1070篇
  2020年   800篇
  2019年   1039篇
  2018年   653篇
  2017年   1111篇
  2016年   1186篇
  2015年   1414篇
  2014年   2560篇
  2013年   1901篇
  2012年   1869篇
  2011年   2161篇
  2010年   2246篇
  2009年   2418篇
  2008年   2631篇
  2007年   2166篇
  2006年   2153篇
  2005年   1911篇
  2004年   1984篇
  2003年   1904篇
  2002年   1657篇
  2001年   1499篇
  2000年   1250篇
  1999年   1072篇
  1998年   939篇
  1997年   1005篇
  1996年   878篇
  1995年   860篇
  1994年   732篇
  1993年   558篇
  1992年   605篇
  1991年   534篇
  1990年   511篇
  1989年   437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101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镍钛合金(NiTi)纤维上原位生长了双金属氧化物纳米孔(NiTiONPs)涂层,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考察了电解质组成和电压对形貌的影响。将NiTiONPs涂层的NiTi纤维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联用,研究了4种典型芳香分析物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富含TiO2的NiTiONPs涂层对多环芳烃(PAHs)具有良好的萃取效率,尤其对苯并[a]芘的萃取选择性优于市售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和聚丙烯酸酯纤维。在优化条件下,PAHs的线性范围为0.05~2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12~0.134μg/L。对单支纤维日内和日间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分别为4.0%~5.5%和6.0%~6.8%,使用分批组装的5支纤维分析的RSDs为6.4%~7.6%。实际水样分析的加标回收率为84.5%~111.5%。所制备NiTi纤维至少可重复使用250次以上,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42.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春  秦永惠 《分析化学》1998,26(10):1288-1288
1引言研究了锰(Ⅱ)催化亮绿SF褪色反应的动力学特性。在NaAc-HAc介质中,锰(Ⅱ)对高碘酸钾氧化该试剂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催化作用,其褪色反应速率与锰(Ⅱ)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详细研究了亮绿SF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锰(Ⅱ)的条件,建立了测定微量锰(Ⅱ)的新方法。有关文献中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锰(Ⅱ)的检出限大多为10-10g/mL,本方法的检出限为6.0×10-11g/mL,选择性较好,方法相对标准偏差2.5%,用于测定水样中的锰,结果满意。2实验部分2.1主要试剂和仪器…  相似文献   
943.
本文利用~(13)C NMR方法研究顺式环氧戊烯醛(1)的热异构化。测定了1在受热前后的~(13)CNMR谱,标识了它和它的热异构化产物的~(13)C NMR谱线;通过对异构化过程的动力学考察,表明1的热转化遵从一级反应规律,分别求出了80,100,120和140℃下的反应速度常数,并估算了活化能;同时也监测了异构化产物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44.
高效前沿分析的发展及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高效前沿分析方法的原理、特点、种类,综述了它在药物与蛋白结合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概况;通过与高效液相色谱/前沿分析比较,阐明了毛细管电泳/前沿分析在药物蛋白结合研究中的优势;分析了在药物与蛋白结合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研究方法,通过与这些研究方法的比较,阐明了高效前沿分析的优越性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在高效前沿分析方法中有待完善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5.
清洁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反应中酸性配体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30%H2O2为氧源,研究了Na2WO4·2H2O催化氧化环己烯制己二\r\n酸反应中的配体效应.在大多数情况下,配体的酸性越强,目标产物己\r\n二酸的产率越高.尽管一些酚类配体、L(+)抗坏血酸和8-羟基喹啉\r\n的酸性较弱,但己二酸的产率仍然很高.这表明影响目标产物产率的因\r\n素除配体的酸效应以外,还存在配体的配位效应.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r\n等酚类配体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可能是通过络合催化反应机理完成的\r\n.对酸性配体用量及对反应动力学考察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环氧化物\r\n水解为1,2-环己二醇是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反应体系的酸性起到决\r\n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6.
利用自制的烟雾箱系统研究了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的气相反应动力学. 实验过程中保证二乙胺和三乙胺浓度远远大于臭氧浓度, 使得实验在准一级条件下进行. 加入环己烷以消除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OH自由基对反应的影响. 在(298±1) K和1.01×105 Pa条件下, 测得臭氧与二乙胺和三乙胺反应的绝对速率常数值分别为(1.33±0.15)×10-17和(8.20±1.01)×10-17 cm3·molecule-1·s-1. 与文献中已有的其它胺类的臭氧反应数据比较后发现, 臭氧与胺的反应可以用亲电反应机制来解释. 另外, 通过对比发现, 臭氧与三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要远远大于其与二取代的烷基胺类的反应速率.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解释外场观测到的气溶胶相中二烷基胺盐较多的事实. 利用测得的速率常数和大气中臭氧浓度, 还估算了二乙胺和三乙胺与臭氧反应的大气寿命. 结果显示, 与臭氧的反应是二乙胺和三乙胺在大气中的一种重要的消除途径, 尤其是在污染严重地区.  相似文献   
947.
刘有成  郭庆祥 《化学学报》1985,43(12):1172-1177
测定了过氧化月桂酰(1),过氧化辛酰(2),过氧化己酰(3)和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酰(4)在热分解过程中生成的羧基转化产物[RC(O)OC(O)OR,R=正十一烷基(5),正庚基(6),正戊基(7),2,4,4-三甲基戊基(8)]的含。在同样条件小,4生成的羧基转化产物比1,2和3的多。羧基转化反应受溶剂极性和粘度的影响,但温度的影响较小。转化产物的分解受体系中相应脂肪酸的催化。直接光照可生成少量转化产物,二苯酮光敏化不产生羧基转化产物,文中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8.
孙登明  吴峰  阮大文 《分析化学》1996,24(6):673-676
本文研究了在弱酸性介质中,利用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二苯碳酸二肼生成二苯卡巴腙的指示反应与铜(Ⅱ)和二苯卡巴腙的显色反应相结合,建立了催化-萃取光度法测定铜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500μg/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8×104L·mol-1·cm-1。用于水、铝合金和岩石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49.
甲氧基代多个氧化乙烯结构交联型酚醛聚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束家有  李彤  张孝君 《化学学报》1992,50(3):306-312
采用对甲氧基苯酚、多缩乙二醇二氯化物为原料, 合成了五个4,4'-二甲氧基多缩乙二醇二苯醚新单体; 分别经甲醛、2,6-二羟甲基对甲氧基苯酚聚合, 得到二个系列甲氧基代多个氧化乙烯结构交联型酚醛聚合物。这些聚合物含有假冠醚结构单元, 配合容量在0.9-3.0mmol/g之间, 可作为配合树脂使用, 富集分离多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950.
采用直接动力学的方法,对多通道反应体系Br+CH3S(O)CH3进行了理论研究.在BH&H-LYP/6-311G(2d,2p)水平下获得了优化几何构型、频率及最小能量路径(MEP),能量信息的进一步确认在MC-QCISD(单点)水平下完成.利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CVT/SCT)方法计算了该反应的两个可行的反应通道在200K~2000K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常数.在整个反应区间内,生成HBr的反应通道与生成CHa的反应通道存在着竞争,前者是主反应通道,后者是次反应通道.变分效应和小曲率隧道效应对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影响都很小.理论计算得到的两个反应通道的反应速率常数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