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1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710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77篇
物理学   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MB2镁等四种金属材料的本构关系和动态断裂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炸药爆轰-分离飞片加载装置与电容传感技术相结合,由高速示波器连续记录靶板自由面速度剖面,通过波剖面的时间分辨测量,研究了MB_2镁、LY-12铝、钨合金、2169钢四种金属材料的动力学响应特性,给出了这几种材料在弹性-理想塑性模型假设下的本构关系,还给出了它们的动态断裂强度,并对标准化层裂强度与破坏比功、屈服强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2.
塑性屈曲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弹塑性分支理论的最新发展,讨论了塑性角点理论对“塑性屈曲佯谬”的解释作用,概述了结构塑性屈曲后性态分析的几种近似方法以及缺陷敏感度的特点,并给出一些典型结构塑性屈曲的研究结果,最后对研究的展望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3.
Sn—Pb共晶钎料合金的Bodner—Partom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Bodner-Partom粘塑性本构理论研究了Sn-Pb共晶合金的本构方程。在应变速率10-5—10-2S-1、温度为-55—125℃的外部变量范围内进行了单轴拉伸和稳态蠕变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同时讨论了该本构方程用于SMT焊点热循环寿命预测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4.
用含有偏心率因子的直链塑性铰叠缩模型来分析金属圆柱管轴向压缩能量吸收,根据能量原理推导了瞬时载荷,从而获得压缩过程的载荷-位移曲线.讨论了偏心率对平均压缩载荷和载荷-位移曲线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与模型分析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75.
Portevin—Le Chatelier(PLC)效应作为广泛存在于各种合金材料中的重要塑性失稳现象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镁原子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2.5%和5%的两种铝合金一国标LF2和LF5铝合金进行宏观拉伸实验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实验。通过宏观和微观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由于LF5合金中作为溶质的Mg原子的含量相对于LF2合金成倍增加导致析出相颗粒数量也成倍增加,进而引起PLC效应在强度和加工硬化时间的倍增,这些对应关系表明A1-Mg合金中析出相颗粒是产生并影响PLC效应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析出相颗粒数量在多方面影响PLC效应,但是对其飞行时间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76.
An elastic-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was adopted to analyze asymptotically the tip-field of moving crack in linear-hardening materials under plane strain condition.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artificial viscosity coefficient was in inverse proportion to power law of the rate of effective plastic strain, it is obtained that stress and strain both possess power law singularity and the singularity exponent is uniquely determined by the power law exponent of the rate of effective plastic strain. Variations of zoning structure according to each material parameter were discuss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computation for the tip-field of mode Ⅱ dynamic propagating crack, which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crack tip field is dominated by hardening coefficient rather than viscosity coefficient. The secondary plastic zone can be ignored for weak hardening materials while the secondary plastic zone and the secondary elastic zone both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rack tip field for strong hardening materials. The dynamic solution approaches to the corresponding quasi-static solution when the crack moving speed goes to zero, and further approaches to the HR (Hui-Riedel) solution when the hardening coefficient is equal to zero.  相似文献   
77.
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在有限变形下所呈现的宏观各向异性,是材料结构设计和服役寿命考虑的关键因素。由于宏观模型不能较好地反映材料微观结构(晶粒的形貌和取向等)对宏观塑性各向异性的影响,因此,本文建立了能实际反映晶粒形貌的三维Voronoi模型,并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对铝合金在有限变形下的响应进行计算。首先,建立反映材料微结构的代表性体积单元RVE模型进行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然后,以单向拉伸为例,分析了有限变形过程中试件的晶粒形貌和取向分布等微观因素对宏观各向异性演化的影响,并从材料和结构两个层面讨论了微观结构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够反映微观结构对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实际生产制造领域构件的力学性能提供可靠的预测。  相似文献   
78.
多晶金属弹粘塑性的取向元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三维组集式本构模型”[1~3],运用功共轭原理和场平均方法,发展了一种“取向元”概念——多晶聚集体内具有相同取向的滑移系集的一个体积平均意义上的代表性元素;由一维的率(粘性)敏感“取向元”,通过在取向空间里的积分,获得了三维的弹粘塑性本构方程式,并模拟了蠕变和松弛现象.与以往的粘塑性模型相比,本文模型不仅能同时考虑多晶金属材料的率相关性和路径相关性,而且由于引入了物理机制,因而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数值算例也展示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9.
岩石试件端面摩擦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国  曾亚武 《力学学报》2005,13(2):247-251
试件端面摩擦效应直接影响试件内的塑性等效应变、侧向位移的分布和单元应力应变曲线。本文运用ANSYS中的接触单元模拟了平面应变状态下端面摩擦效应对塑性等效应变、侧向位移和单元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摩擦系数时塑性等效应变及侧向位移的渐进变化形式。当接触面摩擦较小时,塑性等效应变图案为上下两个X形网络,侧向位移上下分布均匀;当接触面摩擦增大时,塑性等效应变网络向中部靠拢并且明显增大,侧向位移上下分布不均匀,中部较上下端面位移大;当试件端面侧向位移被限制,即摩擦力很大时,塑性等效应变网络变为一个X形局部化带,侧向位移分布更加不均匀,中部明显隆起。  相似文献   
80.
粘塑性薄壁管中复合应力波的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本构关系一般理论为基础,导出了计及材料功硬化效应和应变率硬化效应的粘塑性薄壁管的本构关系及管中复合应力波的控制方程,应用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在压扭复合冲击载荷作用下粘塑性薄壁管中复合应力波的传播特性与演化规律,分析了复合应力波的耦合效应以及薄壁管中粘塑性参数和功硬化效应对复合应力波传播与演化规律的影响,并对有关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