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19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710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77篇
物理学   7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动态塑性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动态塑性试验技术作了扼要综述。简单介绍了各种试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范围,并评述了各自所具有的特点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2.
再访结构弹塑性动力响应的异常行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LeeLHN的有限变形弹-塑性连续体的最小加速度原理为基础,对理想弹-塑性材料的两端铰支梁受矩形脉冲载荷作用时的动力行为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得到了梁的动力响应的异常现象,通过详细分析整个响应过程各个阶段梁的轴力、  相似文献   
113.
沈庆  蔡传国 《实验力学》1999,14(1):8-13
提出疲劳裂纹尖端塑性核半径门榄值Rth的概念及计算方法,Rth是材料性质,在满足光塑性相似关系要求及模型与原型几何形状尺寸相同的前提下,模型与原型间的相似系数n为两种材料屈服极限之比。  相似文献   
114.
弱界面复合材料的简化塑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湘彬  仲政 《力学季刊》1999,20(3):327-330
本文研究线弹簧型弱界面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在比例加载条件下的简化塑性模型。利用Mori-Tanaka模型,得到弱界面复合材料的割线弹塑性模量和有效应力,进而通过算例讨论了界面柔度对复合材料宏观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圆盘状裂纹前缘塑性区尺寸及张开位移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Dugdale模型推广到三维裂纹问题计算了圆盘状裂纹前缘塑性区尺寸,并结合断裂力学中的Barenblatt-Dugdale裂纹模型和三维J-积分原理计算了圆盘状裂纹前缘张开位移,得到了J-积分与裂纹张开位移的关系,最后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圆盘状裂纹的前缘塑性区尺寸作了数值分析,确定了公式中的未知常数,并对其正确性作了数值验证,本文的工作推广了Dugdale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6.
温度循环应力剖面对QFP焊点热疲劳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统一型粘塑性Anand本构方程描述了QFP(四方扁平封装)焊点的粘塑性力学行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组装在印制电路板上QFP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研究焊点内部总应变范围的变化进而研究温度循环应力剖面各个参数对焊点热疲劳寿命的影响,为设计合理的温度循环应力剖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7.
先进微制造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泽 《固体力学学报》2018,39(3):223-247
元器件小型化带来了功耗低、响应快、比容量大等显著优点,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和科学问题,需要对微纳尺度下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及制造工艺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围绕先进微纳米制造技术与微纳米力学的密切关系,首先综述了聚焦离子束、纳米压印、3D打印等微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先进制造技术,并着重阐述了先进微纳米制造技术在力学前沿课题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方法与原理的角度阐述了力学思想和方法对先进微纳米制造技术的指导与促进作用。最后,还对目前一些先进微纳米制造技术及相关前沿力学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8.
马维 《力学学报》2018,50(1):58-67
对金属正交切削过程中切屑形成机制和材料塑性流动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通过对4 种常用金属材料正交切削过程的实验研究和切屑形貌的微观观察,确定了连续切屑转变成锯齿切屑的临界速度. 结果表明该临界速度与材料性能相关. 在实验观察基础上,提出描述材料正交切削过程的二维分析模型. 该模型假设切屑形成区为包括主剪切区和次剪切区的一个平行四边形. 载荷有主剪切区中的剪应力和次剪切区中的正压力;通过量纲分析得到描述材料正交切削过程的无量纲主控参数和无量纲形式的基本控制方程;应用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建立平面应变状态下评价材料塑性流动稳定性的普遍准则;求得切屑形成区内材料塑性变形的速度和应力近似解. 讨论切屑形成、形貌转变以及相关的塑性失稳机制. 分析结果表明, 表征材料惯性与阻尼之比的无量纲参数— 雷诺数可以作为主控参数描述金属切削过程以及切屑材料塑性流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9.
贺屹  蔡力勋  陈辉  彭云强 《力学学报》2018,50(3):579-588
表征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程度的J积分是一个定义明确、理论严密的弹塑性断裂力学基础参量. 目前J积分的计算主要是依靠塑性因子法和有限元法,但对各类裂纹构元获得J积分以及载荷-位移关系的解析公式以实现材料断裂韧性理论预测和材料测试是断裂力学的重要和困难的任务. 以J积分为参量的材料断裂测试中应用最广的是I型裂纹试样的断裂韧性测试. 本文在平面应变条件下,针对断裂韧性测试中使用的6种I型裂纹构元,基于能量等效假设,提出了J积分-载荷和载荷-位移的工程半解析统一表征方法,进而结合有限元分析的少量计算获得J积分-载荷和载荷-位移关系的半解析公式待定参数. 分析表明,6种I型裂纹构元的J积分-载荷和载荷-位移统一公式的预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良好. 新提出的J积分-载荷工程半解析公式包含了材料的弹性模量、应力强度系数和应变硬化指数,能够广泛适应不同的材料,且运用该公式能够方便获取任意载荷点对应的J积分值. 应用新方法可便于获得各类I型裂纹构元的J积分-载荷和载荷-位移工程半解析公式.   相似文献   
120.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非局部塑性理论,提出了一种求解应变局部化问题的非局部方法.对材料的每一点定义了局部和非局部两种状态空间,局部状态空间的内变量通过非局部权函数映射到非局部空间,成为非局部内变量.在应变软化过程中,局部状态空间中的塑性变形服从正交流动法则,材料的软化律在非局部状态空间中被引入.通过两个状态空间的塑性应变能耗散率的等效,得到了应变软化过程中明确定义的局部化区域以及其中的塑性应变分布.应用本方法导出了一维应变局部化问题的解析解.解析解表明,应变局部化区域的尺寸只与材料内尺度有关;对于高斯型非局部权函数,局部化区域的尺寸大约是材料内尺度的6倍.一维算例表明,局部化区域的塑性应变分布以及载荷-位移曲线仅与材料参数和结构几何尺寸有关,变形局部化区域的尺寸随着材料内尺度的减小而减小,同时塑性应变也随着材料内尺度的减小变得更加集中.当内尺度趋近于零时,应用本文方法得到的解与采用传统的局部塑性理论得到的解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