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4篇
  免费   354篇
  国内免费   798篇
化学   839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2444篇
综合类   96篇
数学   611篇
物理学   63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裂纹尖端大范围屈服时的能量耗散率研究李肇飞(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基础部,青岛266033)随着弹塑性断裂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不少文献采用了能量耗散率的概念.本文对此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并结合文献[1,2]中给出的数据,对其物理意义进行了讨论.1理论分...  相似文献   
152.
巩建鸣 《江苏力学》1996,(11):53-59
在石油化工、化工和电力工业中,高温下服役的构件发生断裂失效事故常有报道。失效分析表明高温构件的失效与构件中存在的裂纹状缺陷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多数由蠕变裂纹的扩展引起的失效。  相似文献   
153.
损伤和断裂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修三 《力学学报》1991,23(1):123-128
本文讨论了连续损伤力学基础的缺陷,从微裂纹随机演化出发给损伤概念作出新的普适的统计定义,导出了损伤断裂几率的动力学方程,使损伤、断裂、统计、微观机理及宏观特性五者有机地相结合,从而有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损伤断裂微观统计理论。  相似文献   
154.
张端重  柳春图 《力学学报》1989,21(3):359-363
  相似文献   
155.
阶梯压电层合梁的波动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建亭  姜节胜 《力学学报》2004,36(5):540-548
采用行波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压电阶梯梁的自由振动分析以及强迫响应的分析方法. 基于分布 参数理论研究了压电阶梯梁的波传播特性,忽略柔性梁横向剪切和转动惯量的影响,给出了 梁的轴向和横向的简谐波解. 将压电阶梯梁离散化为单元,考虑压电片的刚度和质量的影响, 建立了节点散射模型. 应用位移连续和力平衡条件,推导了节点的波反射和波传递矩阵,在 此基础上,引入波循环矩阵的概念,给出波循环矩阵、波传递系数矩阵的确定方法. 应用波 循环矩阵可以有效地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 另外,应用波传递系数研究了压电陶瓷作动器位 置对其驱动能力的影响. 得出两个主要结论:1)作动器靠近悬臂梁固定端将有较强的驱动 能力,悬臂梁边界反射行波产生弯曲消失波有利于增大压电波的模态传递系数;2)模态传 递系数与固有频率的灵敏度密切相关,波传递系数越大, 对应该处固有频率变化灵敏度越大. 另外,数值算例表明了行波方法比有限元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6.
初弯曲纵横弯曲梁的等效载荷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介绍一种求解初弯曲纵横弯曲梁的方法——等效载荷法,以及该方法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成功应用,为井下控制工具的研制和井眼轨道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7.
通过解析和数值的方法研究了二维微裂纹体有效模量和有效导电系数之间的关联,针对二维含有任意取向和平行的微裂纹介质,通过基于象素的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了它们的有效杨氏模量和有效导电系数,并建立了两种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简单的解析Mori-Tanaka方法也可以建立上述关联,并且与数值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58.
横观各向同性三维热弹性力学通解及其势理论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伟球  丁皓江 《力学学报》2003,35(5):578-583
通过引入两个位移函数,对用位移表达的运动平衡方程作了简化.利用算子理论,严格地导出了横观各向同性非耦合热弹性动力学问题的通解.对于静力学问题,通解的形式可进一步简化成用4个准调和函数来表示.具体考察了横观各向同性体内平面裂纹上下表面有对称分布温度作用的问题,推广了势理论方法,导出了一个积分方程和一个微分-积分方程.针对币状裂纹表面受均布温度作用情形,给出了具体的解。  相似文献   
159.
对影响微加速度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外置偏压和横向加速度干扰)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最小临界偏压和最大可随横向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提出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四梁中心悬臂式结构。根据Matlab仿真结果,在大量程微加速度计典型结构参数下,惯性敏感单元可承受的最大横向加速度达2000g以上,远远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60.
光滑试样表面疲劳裂纹演化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裂纹形核,扩展,合并以及晶界的作用等因素,对光滑圆试样表面疲劳裂纹的演化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疲劳裂纹系统的演化是由无序向有序转化的过程,演化诱致突变。这一过程与实验观察到的结果一致。疲劳裂纹系统的演化终态具有很大的分散性,主要表现为裂纹路径的随机性和突变寿命的分散性。样本的随机性是造成上述分散性的外因,系统对裂纹位形的敏感性是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