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5篇
  免费   952篇
  国内免费   2095篇
化学   3260篇
晶体学   311篇
力学   1981篇
综合类   86篇
数学   292篇
物理学   1412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3 毫秒
141.
四羧基金属酞菁负载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其消臭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四羧基铁酞菁(Fe-CPc)和四羧基钴酞菁(Co-CPc),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在酸性条件下,将四羧基金属酞菁负载到改性纤维素纤维上,制备得到消臭纤维.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四羧基铁酞菁消臭纤维(FePcF)、四羧基钴酞菁消臭纤维(CoPcF)和混合金属酞菁消臭纤维(CoFePcF)3种功能性纤维都能有效去除甲硫醇、硫化氢、氨气和三甲胺,甲硫醇和硫化氢按催化氧化机理除去,而氨气和三甲胺按酸碱中和机理除去;3种消臭纤维对甲硫醇和硫化氢的消臭效果为CoFePcF>CoPcF>FePcF.  相似文献   
142.
通过丙烯酸和丙烯酸正丁酯溶液共聚合,得到丙烯酸-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该树脂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后再与PET树脂切片继续反应,可使PET树脂切片表面形成聚丙烯酸酯自膨润型吸油网络结构,将表面具有聚丙烯酸酯自身膨润型吸油网络结构的PET树脂切片(简称为留香剂)在油溶性香精中浸泡,香精就被吸附在留香剂表面,即得到芳香PET树脂母粒。用SEM观察了母粒的表面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43.
铬酸引发丙烯腈与苎麻纤维接枝共聚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超渤  任绍志 《应用化学》1998,15(1):113-115
棉、麻类织物通过与乙烯类单体接枝共聚可以提高染色性、皱折回复性、耐磨性、防污性等[‘j.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始于50年代,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乙烯类单体通过自由基活性中间体与纤维素进行接技共聚,但此法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接技共聚的同时生成大量均聚物.铬酸(下文用Cr’“表示)是公认的强氧化剂,据报道[’-‘j,它单独存在时并不能引发乙烯类单体聚合,如果用Cr‘”引发乙烯类单体与纤维素接技共聚,均聚物的生成量将会减少.本文以Cr’”为引发剂,将丙烯睛(AN)与艺麻纤维进行接技共聚,考查不同条件对接技率及均聚…  相似文献   
144.
根据复合材料单层的实际构造,提出了串并联组合模型,采用微观力学与宏观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出一组计算单向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新公式。其优点是:E1和v(12)、E2和G(12)的计算式形式对称,结构简单,计算容易,物理意义明确。我们把由世界上许多著名学者提出的多组预测公式和本文导出式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国内外已发表的硼/环氧、碳/环氧、玻璃/环氧复合材料的实验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导出式比其他公式精确、更有价值,可供二程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145.
硅藻土是单细胞硅藻的遗骸经自然条件形成的硅质沉积岩,因其具有质轻、大的比表面积、超强的吸附性、隔音、耐磨、耐热以及耐腐蚀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建材、生物医药卫生以及环保等众多领域。然而由于硅藻土与白炭黑的结构成分相似,白炭黑通常用作橡胶的补强填料,目前硅藻土用于橡胶补强填料的研究鲜少报道。本文综述了硅藻土的性能、硅藻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硅藻土的改性以及硅藻土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并对硅藻土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6.
聚苯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聚苯胺/无机物复合材料和聚苯胺/有机高聚物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性能特征,并展望了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研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用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的方法对聚(对羟基苯甲酸/6-羟基萘-2-酸)共聚芳酯纤维结构及其在热处理中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沿分子链方向共聚单体呈无规分布,但共聚组分仍能形成共晶,纤维具有一定的空间规整性,经强化热处理后,纤维结晶结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48.
本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聚醚醚酮(PEEK)和以PEEK为基体的碳纤维复合材料(APC-2)的热历史对它们熔融行为的影响。在200—315℃结晶并退火热处理后,试样的DSC曲线上出现了两个吸热峰。低温吸热峰(峰温T′_m)较小,并与结晶和退火温度(T_c)有关;高温吸热峰(峰温T_m)较大,几乎不受T_n的影响。T′_m的出现与在不同T_c下生成的不完整晶体的熔融和重结晶过程有关,而T_m的出现则与完整晶体的熔融过程有关。实验结果表明,T′_m与T_c之间呈线性关系。按文献报道的方法,将T′_m与T_c的直线外推至与T′_m=T_c直线相交,其交点温度即为平衡熔点.结果表明,PEEK和APC-2试样的“平衡熔点”受不同热历史条件下生成晶体的完整程度的影响。当结晶并退火时间越长,求出的“平衡熔点”值越低,并与理论值接近。实验结果还表明,碳纤维表面具有促进PEEK树脂基体晶体完整化的作用,因而导致APC-2试样中PEEK树脂基体的熔点高于纯PEEK树脂。  相似文献   
149.
通过正硅酸乙酯分别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和四氢呋喃溶液中的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不同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镜电镜、差热分析和热失重对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聚合物乳液可以获得纳米分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其分散尺度小于利用聚合物溶液获得的复合材料。同时,利用聚合物乳液来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更有利于凝胶过程中二氧化硅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0.
活性炭纤维电极电解法处理墨绿B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铁丝缠绕在活性炭纤维(简称ACF)上制成电极,并在阴极鼓入空气,用电解生成的Fenton试剂处理墨绿B染料模拟废水.研究了电压、pH值、温度、空气流量、支持电解质的浓度等因素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越低,温度越高,处理效果越好,气流量的改变对于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室温时处理浓度为50mg·L-1的活性染料墨绿B,在实验电压为11V,中性条件下,无水硫酸钠的浓度为20g·L-1,通入空气流量为60L·min-1时,处理60min,色度去除率达到95%左右.55℃时,电解30min色度去除率就达到96%,60min时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