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化学   10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8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对复合岩石圆盘劈裂时的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复合岩石存在完全弹性角,拉应变区域随着粘结强度增加有所扩大,  相似文献   
42.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spin—orbit—split Array)模型下,计算得出激光金等离子体的Co-like、Ni—like、Culike、Zn—like、Ga—like的5f-3d、5p-3d、5s-3p、4f-3d、4d-3p、4p-3d的波长和半宽度(FWHM),并与实验测得的光谱数据相比较,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43.
 在自旋轨道劈裂阵模型下,通过类铜组态理论计算出类镍Gd36+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得出其在电子温度 0.02~5keV 范围内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主要因素是相应的自电离系数和离化势,这为等离子体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4.
巴西劈裂试验应力场解析解应力函数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西圆盘试验是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推荐的用于测量岩石抗拉强度的间接实验,其理论基础是圆盘在荷载作用下应力场的分布。本文以平面应力状态为基础,根据弹性理论中的Airy应力函数和线弹性叠加原理,采用与Н. И. Мусхелишьили所用的复变函数方法完全不同的方法,给出了巴西圆盘内部任意一点应力的直角坐标形式的解析表达式。将得到的应力场解析解和Н.И. Мусхелишьили 采用复变函数方法给出的经典解对比发现,两者完全吻合一致,从而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是合理正确的。  相似文献   
45.
钢纤维混凝土动态劈裂试验的能量耗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装置进行钢纤维混凝土(SFRC)动态劈裂试验.介绍了其试验原理并阐述了利用劈裂强度和应变率指标反映混凝土抗拉性能的不足,提出了试样耗散能和入射波能量变化率指标.通过对试验中试样能量耗散的详细分析,发现试样耗散能较好地反映了混凝土冲击载荷作用下抗拉性能的变化.对于混凝土类材料,改变基本材料组分(水、水泥、砂和粗集料)配比不能有效提升其抗拉性能,钢纤维的增强效果有限.而采用硅灰代替部分水泥,则使混凝土抗拉、抗压和钢纤维增强效果三方面均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46.
海冰拉伸强度是其基本力学性能之一,同时也是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所需的重要参数.对于脆性材料的拉伸强度测试,巴西盘劈裂试验相比单轴拉伸试验在试样制备与加载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为研究海冰的拉伸强度特征,对渤海辽东湾沿岸的粒状冰开展了系统的巴西盘劈裂试验研究.在加载过程中与试样破坏后,分别对加载横梁的位移与加载力以及试样最终破坏模式进行了记录.同时,对试样的冰晶结构、盐度、温度以及密度进行了测量.通过改变加载速率、试样厚度与试样温度以研究不同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针对传统试验中试样的刚体假设,考虑了试样变形对应力状态的影响并将其引入了理论模型.试验过程中所有海冰试样均以劈裂模式破坏.试验结果表明,加载速率与试样厚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孔隙率的影响较为明显.当孔隙率由75‰降低至10‰时,拉伸强度由1.0 MPa升高至2.8 MPa.与单轴拉伸试验所测得数据对比,巴西盘劈裂试验所得到的拉伸强度随孔隙率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但该方法所得到的粒状冰拉伸强度要高于预期结果.试验表明巴西盘劈裂试验中海冰试样的破坏模式与试验结果均较为合理,可成为海冰拉伸强度的有效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47.
利用全实加关联方法,以类锂等电子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和自旋-其它轨道相互作用算符的期待值计算了类锂离子等电子序列(Z=9~20)的高角动量1s2ng(n=5~9)激发态的精细结构劈裂.为了获得更精确的理论结果,在类氢近似下估算了高阶相对论修正和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对精细结构的贡献,得到的结果与等电子序列规律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48.
利用能量为164—180MeV的35Cl束流,通过149Sm(35Cl,p4n)反应研究了179Pt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X γ和γγt符合测量,建立了基于12[521],52[512]和72+[633]组态的3个转动带.实验上观测到12[521]带在hω=0.27MeV附近顺排角动量突然增大,且72+[633]带具有较大的旋称劈裂.通过比较奇APt同位素和179Pt的同中子素能级结构的系统性,对相关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9.
四种材料构成的超晶格能带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田园  彭宇恒 《光子学报》1997,26(7):599-603
本文对由AIAs,AIyGl-yAs、AIxGal-xAs和GaAs四种材料构成的超晶格价带的自旋劈裂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材料组分和层厚,发现当超晶格单胞对其中心点是不对称结构时,对应的自旋向上和自徒向下的子带产生劈裂,而且劈裂主要发生在重空穴带和轻空穴带相互作用较强的地方.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