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7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1956篇
化学   4043篇
晶体学   65篇
力学   68篇
综合类   70篇
数学   69篇
物理学   73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96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超分子结构共掺杂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荧光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改善功能分了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偶氮染料复合物共掺杂超分子结构功能材料的设计新方法.并依照此方法制备出复合材料,观测了其显微结构,测量了其紫外-可见光吸收,研究了该超分子结构复合体系的荧光特性.实验发现,由于金属银纳米粒子的掺杂,使得超分子结构复合体系中功能分子甲基橙在溶液态体系的荧光强度增强近5倍,而在两种不同结构(共混结构和包覆结构)的薄膜态超分子结构体系中,其荧光强度分别被猝灭15%和20%.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中采用超分子结构完全能够改善功能分子的特性.  相似文献   
22.
苝二酸酐与嘧啶衍生物的氢键组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半经验AM1方法对苝二酸酐与嘧啶衍生物的1:1及1:2氢键复合物进行理论研究,表明随着氢键数目增多,弱相互作用能变大,主体上的供电基和客体上的吸电基有利于氢键相互作用,氢键导致电子从主体流向客体.用INDO/SCI方法计算配合物的电子光谱,表明其长波吸收峰与主体相比发生兰移,各配合物的长波吸收峰位置相差不大,与实验一致.讨论吸收峰兰移的原因并对电子跃迁进行理论指认,同时得到了配合物的双质子转移势能曲线,给出了相对于N-H键的过渡态和活化能.  相似文献   
23.
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WT—12 DERIV ATIVE OF PYRAZOLO [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茹玉  王宏根 《结构化学》1991,10(2):132-135
  相似文献   
24.
设计了两种基于寡聚L-乳酸(OLL)改性葡聚糖的工艺路线:路线Ⅰ为OLL末端羟基活化后接枝葡聚糖;路线Ⅱ为在亲核试剂及偶合剂的存在下,OLL末端羧基接枝葡聚糖.研究表明,固定OLL与葡聚糖摩尔比,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提高路线Ⅰ的产品得率,而对路线Ⅱ中的产品得率几乎没有影响.1HNMR,IR,UV表征改性后产物显示OLL在葡聚糖上的接枝率(葡聚塘的100个葡萄糖单元上OLL的数目)可以通过调节反应物摩尔比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5.
合成对甲苯胺配位的羰基钌簇合物.用IR,NMR和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此簇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此谈合物含有钌-氢键,是瑞金属氢键.簇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晶胞参数:α=1.3816(2),b=0.9941(2),c=1.6005(2)nm,α=γ=90.00(0)°,β=98.39(l)°,V=2.1747(6)nm~3,Z=4,μ=20.70cm~(-1),D_c=2.11g/cm_3,F(000)=1320,最终偏差因子:R=0.0311.  相似文献   
26.
王瑞瑶  金钟声 《结构化学》1994,13(4):285-288
CrystalandMolecularStructureofOMPCTFWangRui-Yao;JinZhong-Sheng(LaboratoryofRareEarthChemistryandPhysics,ChangchunInstituteofA...  相似文献   
27.
28.
四核苯甲酸锌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杯芳烃[6]修饰碳糊电极同时测定痕量铅和镉的研究;新型双卟啉的合成及结构表征;含二个硫脲基的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合成及其对二羧酸阴离子的识别行为  相似文献   
29.
由于DT或DD固态层的折射率很低,而且,其厚度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这使得光通过DT或DD燃料层时产生的光学路径也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远小于ICF靶丸。因此,尽管长期以来使用传统的光学干涉仪测定透明ICF靶丸的壁厚,它们却很难用来精确测定DT或DD固态层的厚度。相反,全息照相技术允许直接测定燃料层的厚度,而极大地忽略ICF靶丸的壁厚。在现在的研究中,已经建立全息照相装置,并且已用来测量ICF模拟靶丸的壁厚和气体的厚度。  相似文献   
3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La掺杂改性的含Cu类水滑石,高温焙烧得到其衍生混合氧化物材料,并用XRD,TG-DSC,FT-IR等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前驱物XRD图谱呈典型的水滑石衍射特征且颗粒结晶良好;经800℃焙烧后,掺杂La2O3含量为5.1%的样品仅有Mg1-xFexO晶相出现,说明La的掺杂提高了材料的高温稳定性,混合氧化物中的Cu离子呈高分散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