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3篇
  免费   997篇
  国内免费   576篇
化学   425篇
晶体学   33篇
力学   1758篇
综合类   148篇
数学   1032篇
物理学   2470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军国  刘福生  李永宏  张明建  张宁超  薛学东 《物理学报》2012,61(19):196201-196201
利用轻气炮加载技术和光透射测量技术, 观测了冲击加载过程中水/石英界面处的水结构变化.实验发现,冲击条件(0.5—2 GPa, 335—375 K)下水在液相区内能够发生结构改变且起始于水/石英界面,结构改变的速率和程度与石英界面的特性有关.证实在固/液相边界一定区域内的液态水,在经历高温高压状态的变化中表现出特殊的相转变现象.同时,研究表明液态水结构转变的过程区分为明显的四个动力学阶段.  相似文献   
992.
冲击荷载下颗粒物质缓冲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季顺迎  李鹏飞  陈晓东 《物理学报》2012,61(18):184703-184703
颗粒物质是一种复杂的能量耗散体系. 颗粒间的摩擦和黏滞作用可使冲击荷载引起的能量有效衰减, 颗粒间的力链结构又可将瞬时局部冲击荷载进行空间扩展和时间延长, 达到良好的缓冲效果. 为研究颗粒物质对冲击荷载的缓冲性能, 本文采用重力作用下球体冲击筒内颗粒物质的试验系统, 研究了筒体底部作用力在颗粒材料、颗粒厚度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 试验结果表明: 非规则颗粒具有更加良好的缓冲性能, 粗颗粒的缓冲性能略高于细颗粒. 颗粒厚度H是影响缓冲性能的重要因素, 并存在一个临界厚度Hc. 当H<Hc时, 缓冲性能随H的增加而增强; 当H>Hc时, H对缓冲效果的影响不再显著. 以上研究是在同一冲击能量下进行的, 而对于不同冲击能量下的Hc还需要深入开展. 通过颗粒物质对冲击荷载缓冲性能的试验研究, 可揭示颗粒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行为, 为其在缓冲减振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俞宇颖  习锋  戴诚达  蔡灵仓  谭华  李雪梅  胡昌明 《物理学报》2012,61(19):196202-196202
进行了10—27 GPa应力范围内Zr51Ti5Ni10Cu25Al9金属玻璃的平面冲击实验以研究其高压-高应变率加载下的塑性行为.由样品自由面粒子速度剖面的分析获得了冲击加载过程的轴向应力,并通过轴向应力与静水压线的比较获得剪应力.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存在明显的松弛效应,但Zr基金属玻璃的Hugoniot弹性极限随着冲击应力的增加而增加.然而,塑性波阵面上的剪应力则显示先硬化而后软化现象,而且软化的幅度随冲击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冲击加载下Zr基金属玻璃的上述剪应力变化特征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比较一致,但与压剪实验结果和一维应力冲击实验结果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激光粒度扫描仪测量了二元混合物铝热剂(Al+Fe2O3)原料的粒径分布,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了铝颗粒、氧化铁颗粒的颗粒形状及两者按照化学配比混合后的颗粒接触状态。综合粒径分布和反应体系的化学配比关系,得到两种反应物的特征粒径和混合物的颗粒布局。根据特征粒径和颗粒布局,建立了该反应体系的等效细观模型,该细观模型能够保证得到与实际颗粒体系相一致的具有统计意义的孔穴结构。采用无网格粒子方法,数值模拟了铝热剂体系在不同冲击速度作用下,基本氧化铁颗粒排列形成的热点特征。研究表明,氧化铁三颗粒紧密排列的模式为形成单独热点的最基本排列,在平面冲击作用下,二元不同粒径的含能材料混合物形成热点的尺寸由初始孔穴尺寸确定,而热点温度受冲击速度影响较大。采用轻气炮对不同密度和配比的铝热剂进行了冲击点火实验,并将测量和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定性结论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5.
 在10 m3的爆炸罐中对体积分数为8%的甲烷和75 g/m3煤尘的混合物进行了系统的燃烧爆炸实验。分别利用光测方法和压力方法得到了爆炸物的层流燃烧速度、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厚度、马克斯坦长度以及爆炸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当点火能为40 J时:利用光测法得到的8%甲烷与75 g/m3煤尘混合物的燃烧速度为0.437 m/s,而根据压力-时间关系得到的混合物燃烧速度为0.459 m/s,两者符合较好;用火焰厚度与马克斯坦长度判定的火焰发展趋势相同,即向外传播的火焰趋于稳定;爆炸物的爆炸特征值最大值出现在0.5 m处,壁面的爆炸特征值偏小。  相似文献   
996.
在参考国外相关垂向通道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垂向速度和升沉位移的测量方法。分析了舰船在海平面上的运动特性,设计了关于高度通道的三阶阻尼网络。假设航行在海平面上舰船的高度为零,对阻尼网络引入外部零高度进行阻尼,得到舰船运动的垂向速度,对速度进行高通滤波,积分高通滤波后的高频速度,得到舰船的垂向位移。在此基础上,利用杆臂效应原理,设计了基于双轴摇摆台的升沉测量检测方法,对激光陀螺捷联惯导做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此设计方法已达到国外相关技术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97.
王峰  陈铭  彭晓世  刘慎业  徐涛  魏惠月 《光学学报》2012,32(10):1012004-145
在使用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ISAR)测量运动表面速度的过程中,利用双灵敏度方法可以获得唯一的速度。由于双灵敏度方法对速度的判断需要人为干预,所以就会出现速度的非唯一性问题。在成像型VISAR中,由于散斑和条纹质量下降等问题,该现象更加严重。提出了一种可进行自校准判断的靶型,可以在获得冲击波速度的同时获得唯一冲击波速度,从而改进了双灵敏度方法。通过积分速度曲线的面积,获得运动表面所经历的距离。比较几组相近速度曲线的积分值与已知样品的厚度,可以获得准确的冲击波速度历史曲线图。同时该方法也是一种从实验上验证VISAR系统不确定度的方法,与理论上的评估结果相互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这种改进的双灵敏度测速方法和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为未来的VISAR诊断精密化发展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998.
毕重连  王健  项红亮  吴重庆 《光学学报》2012,32(8):812005-112
全光纤光子多普勒速度测量(PDV)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激光测速系统,可广泛用于冲击波、爆轰波以及其他短时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测量。多点测量可以获得靶面不同位置的速度,以测量靶面的形变。为提高测量的空间分辨率,提出使用裸光纤束为PDV系统的探头,并在实验上实现了空间分辨率为375μm的双点速度测量。裸光纤探头的间距较小,一个探头的测量结果可能受到另一个探头反射光的干扰。理论和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靶面各点速度相同时,测量结果不受干扰光的影响;当各点速度不同时,其测速误差不但与两被测点的速度差有关,还与传感光和干扰光的光强和相位有关。  相似文献   
999.
壁面型线决定了超声速除湿器的内部流场特征,进而对组分凝结特性和分离效率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借助数值方法研究了内扩张型超声速除湿器流场径向分布特性以及组分凝结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除湿器内气流的周向速度、压力、温度在不同截面呈现出不同的径向分布特征。加速流道内壁面侧的气流温度低于外壁面侧,使组分凝结首先发生于流道内侧,为达到气液分离效果必须增加分离段长度。因此需要对除湿器加速段流道进行优化设计,以改善除湿器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根据翼型表面压力分布对边界层的影响,分析翼型表面压力分布的特点,以XFOIL计算软件为设计平台,采用其中的混合反设计模块,通过合理改变翼型表面的速度分布来得到气动特性满意的翼型。所设计的翼型主要要求具有高的设计升力系数、高的最大升阻比、良好的前缘粗糙不敏感性及和缓的失速特性。在提高设计升力系数的同时限制最大升力系数,以减小两者的差值,减小叶片的极限载荷。经计算分析,采用反设计优化得到的翼型与DU翼型相比具有很好气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