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化学   874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66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9篇
物理学   30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毛细管作为酶固定化的载体,将酶直接键合到毛细管内壁,制成毛细管纳升反应器,结合质谱分析水解产物,获得了蛋白质的肽谱.实验发现,以毛细管为反应器后,蛋白质肽谱分析所需量大大减少,只需10-13mol,甚至几个10-15mol的量就可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992.
铀-钍混合燃料反应堆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以铀为燃料的核电系统的弊端、钍燃料反应堆的理论技术依据和世界范围内钍燃料反应堆的研究状况。提出在我国开发利用钍资源,建立铀.钍混合燃料反应堆具有的独特优势,建议应加大钍资源开发人力物力投入,改变我国核电利用水平落后和钍资源流失之现状。Nuclear energy is a preferred option for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uranium-dioxide (UO2 ) fuel in nuclear power were presented and the reactor using the mixed thorium dioxide and uranium dioxide fuel ( ThO2-UO2 ) in the near future was foretold. A proposal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cooperation on the use of the thorium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was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993.
反向流动垂直喷淋式MOCVD反应器设计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徐谦  左然  张红 《人工晶体学报》2005,34(6):1059-1064
本文分析了现有的MOCVD反应器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反向流动垂直喷淋式反应器:反应气体从基片上方的许多平行小喷管喷入反应区,反应后的尾气又从基片上方出口排出,从而减少了反应物浓度沿衬底径向的不均匀性.通过对反应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改变喷管的中心距、喷管端与衬底的距离、流量、气体压强等参数,确定了反应室内衬底上方温度场与浓度场为最佳时的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994.
3-(2′-乙氧基乙氧基)丙基锂的合成;阴离子聚合引发剂;(乙氧乙氧基)丙基锂;高真空反应器  相似文献   
995.
低浓度甲烷流向变换催化燃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甲烷在煤矿工业中被称作为瓦斯,在富含甲烷的矿井中甲烷的体积分数为0.1%~1.0%,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甲烷的体积分数达到5%~15%就会造成瓦斯爆炸。如果能够将煤矿中的甲烷抽取出来利用,不但可以减少矿难事故的发生,而且能够提供更多可利用的清洁能源。因此,如何将此低品位的资源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另外,甲烷的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因此,将伴随某些工业生产以及石油开采过程产生的低浓度甲烷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996.
还原温度与时间对铁基催化剂浆态床F-T合成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考察了未还原催化剂以及在240℃和270℃的还原温度下还原时间对Fe/Cu/K/SiO2催化剂F-T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Mssbauer谱研究了还原和反应后催化剂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在240℃延长还原时间或将还原温度升高到270℃均有利于催化剂的还原,270℃还原的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明显高于未还原和240℃还原的催化剂,催化剂的运行稳定性与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流失量有密切关系。催化剂高温还原时烃产物分布倾向于生成低碳数的烃类,在相同的还原温度下,烃产物选择性随还原时间的延长向轻组分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997.
在三相淤浆床-固定床反应装置中,研究含氮合成气直接合成二甲醚。使用双功能混合催化剂,粒度为0.15 mm~0.18 mm。在220 ℃~260 ℃、3.0 MPa~7.0 MPa、空速1 000 mL·g-1·h-1时考察了温度、压力及两种反应器中催化剂的装填比例对CO转化率及二甲醚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氧化碳转化率随反应压力的增加而提高,随着温度升高二甲醚的选择性变化不大,CO转化率的升高较明显,因此在催化剂活性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该反应装置可以采用较高的反应温度。当260 ℃、7.0 MPa、三相床与固定床中催化剂比例为1∶1时,CO的转化率可达84.5%,二甲醚的选择性为78.7%。淤浆床-固定床反应装置具有操作稳定性好、CO转化率高的优点。催化剂在该装置中反应370 h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98.
刘成安  刘忠兴 《计算物理》1994,11(3):303-308
对惯性约束混合堆的功率循环,氚钚生产的燃料循环和混合堆作为聚变能源的前期应用的可能性作了简要的介绍。对快裂包层和抑制裂变包层作了初步的中子学研究设计,指出了其优缺点和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9.
Summary: This work demonstrated the severity of heterogeneity issues with ampoule reactors in bulk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The kinetic data of CuII concentration, monomer conversion, and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varied from location to location along the ampoule. However, the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versus conversion data from different locations fell into a single theoretical line. All locations except for the bottom part of the ampoule produced polymers having narrow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Conversion versus time at different locations for the ATRP of MMA at 70 °C.  相似文献   

1000.
Summary: Monomodal microwaves have overcome the safety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cedent domestic microwave ovens. After fast acceptance in inorganic and organic syntheses, polymer chemists have also recently discovered this new kind of microwave reactor. An almost exponential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this field reflects the steadily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use of microwave irradiation for polymerizations. 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microwave 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polymer syntheses, covering step‐growth and ring‐opening, as well as radical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hitherto realized polymerizations.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icrowave‐assisted and conventional heating as well as the “microwave effects”.

Results of search on number of publications on microwave‐assisted polymerizations, sorted by ye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