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138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60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镀W金刚石与金属结合剂界面成分,结构及结合性能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相似文献   
42.
铜镀层的外观呈铜红色、柔软、孔隙少,常用作钢铁件多层镀铬的中间层和钢铁件镀锡和镀银的底层,以提高基体金属和表面镀层之间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43.
钢铁表面Ni-Sn-P合金镀层组成及其耐蚀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化学镀;钢铁表面Ni-Sn-P合金镀层组成及其耐蚀性  相似文献   
44.
碳纳米管增强镍基复合镀层的形貌及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利用碳纳米管作为增强相制备了镍基复合镀层 ,并对其表面形貌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均匀地嵌镶于基体中 ,且端头露出 ,覆盖于基体表面 ;镍基复合镀层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自润滑性 ,可以显著改善金属表面的耐磨和减摩性能 ;复合镀层优良的耐磨和减摩性能归因于碳纳米管的超强超韧特性和自润滑性能 ,碳纳米管以网络和缠绕形态分布于复合镀层基体中 ,使复合镀层在摩擦磨损过程中不易脱落拨出  相似文献   
45.
超细钼丝亚硫酸盐脉冲镀金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细钼丝是Z-pinch物理实验常用的材料之一。采用亚硫酸脉冲镀金技术,在超细钼丝上镀制一层均匀致密的金层来改善钼丝性能。实验研究和优化了影响镀层质量和沉积效率的主要工艺条件,优化后的阴极电流密度2 mA/cm2,溶液pH值8.5,溶液温度40°。用扫描电镜观察镀金钼丝的表面形貌及镀层质量;用划痕法测试了镀层与钼丝表面的结合力。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经过优化的镀金工艺能够在直径小于15 μm的钼丝上镀制厚度0.6~2.5 μm的致密金层,且能够有效地降低钼丝表面的粗糙度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满足Z-pinch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46.
采用电刷镀技术,以Ni-Cr镀液制备了Ni-Cr纳米电刷镀层并对其进行了退火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分析了不同温度下退火处理的Ni-Cr纳米镀层的形貌以及结构;分别利用MH-5-VM型显微硬度计和CSM摩擦试验机测定了刷镀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镀层晶粒的大小均为纳米级,随温度变化不大,介于10~20 nm之间,在500℃以下,Cr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于Ni的晶格中,500℃以上Cr从Ni的晶格中析出;镀层的耐磨性随退火温度的变化与镀层的硬度随温度的变化大致相同:Ni-Cr刷镀层在400℃退火处理时,硬度最大,磨损率最小.  相似文献   
47.
库仑-称重法测量金属镀层厚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库仑法溶解镀层,阳极溶解曲线判断溶解终点,天平确定镀层厚度,建立了库仑-称重法。在电镀锡板上的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SD小于0.04g/m^2,RSD不超过0.36%。  相似文献   
48.
Three kinds of Ni-P electroless coatings were prepared in nickel sulphate solution at different pH values of 4.5,5.5 and 6.5 with the purpose of ascertaining the influence of pH value on microstructure,internal stress statue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oatings.Laser curvature(LC)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residual stress level in the coatings.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 with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um(TEM/ED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surface morpholo...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以金刚石颗粒表面化学镀的方法镀覆镍金属层为背景,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N)等测试手段研究了pH值对镀层的组织、形貌及镀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镀液的pH值低于10.5时,镀速几乎为零,反应不能发生;pH值在10.5 ~ 12时,镀速随pH值的增加而增大,且镀速增加较快,XRD图谱中有镍峰存在,镍峰随pH值的增加而增强,基体有裸露现象;当pH值在13左右时,镀速较为稳定,镍衍射峰较强,镀层较为均匀,无裸露现象;pH值接近14时,镀层较为粗糙,且有脱落现象.在pH值等于13的条件下二次化学镀,基体表面得到的镀层厚度大约为1.5 μm,镀层致密度较好,且包覆严实.  相似文献   
50.
冯佩 《摩擦学学报》2017,37(3):305-309
通过电沉积技术并调节镀液中镍钨离子配比浓度在铝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Ni-W梯度镀层,研究了镀层中W质量分数的变化对梯度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梯度镀层表面均匀平整,与基体结合良好,沿镀层生长方向W质量分数逐层增加;相比于Ni-W均质合金,Ni-W梯度镀层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磨损形貌较为平整,表面剥落少,表现出较好的耐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