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6篇
  免费   2708篇
  国内免费   998篇
化学   7084篇
晶体学   190篇
力学   516篇
综合类   67篇
数学   189篇
物理学   630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383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464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1054篇
  2012年   682篇
  2011年   733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780篇
  2005年   592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0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针对磷化铟(InP)复合沟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特点,对常规单沟道HEMT的小信号物理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复合沟道HEMT的小信号物理模型,用商用器件模拟软件ISE(integrated systems engineering)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比了实测和仿真的I-V特性及转移特性曲线,重点研究了在InGaAs/InP双层沟道中考虑量子效应后的电场和电流密度随着不同栅电压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沟道中存在量子效应,在栅下靠源端低电场区域,电流主要分布在InGaAs沟道 关键词: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复合沟道 物理模型 磷化铟  相似文献   
82.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EACVD中氢原子的发射过程进行了模拟。给出了由氢原子谱线测定电子平均能量的方法,结果对EACVD生长金刚石薄膜过程中实时监测电子平均能量,进而可以有效地控制工艺条件,生长出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北京大学DC-SC光阴极注入器的升级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直流电子枪-超导加速腔(DC-SC)光阴极注入器样机的初步实验结果,北京大学提出了新的注入器的改进设计。新注入器核心结构包括皮尔斯枪和3+1/2超导腔。文章给出了它们的详细结构参数,然后采用程序,对注入器的束流动力学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新注入器可以提供具有高束流品质、高平均流强的电子束,束团的电荷量100 pC,横向发射度低于2 mm·mrad,脉宽5 ps,rms束斑可达0.5 mm,重复频率81.25 MHz;也可以提供电荷量为300 pC低重复频率的高峰值流强的电子束,其横向发射度小于3 mm·mrad,脉宽约为9 ps,以满足北京大学自由电子激光(PKU-FEL)实验平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4.
85.
赵志国  吕百达 《物理学报》2006,55(4):1798-1802
对用拉盖尔-高斯(LG)光束加速电子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仅模指数为p和l=1的LG光束的纵向电场可用于加速电子.模指数为p和l=1的线偏振和圆偏振LG光束都对电子有加速效果.对轴上光场的相速度和群速度以及电子能量增益等物理特征作了讨论.给出了轴上光场的相速度和群速度、加速电位及电子能量增益等的解析表达式,并作了数值计算和分析. 关键词: 激光电子加速 拉盖尔-高斯光束 线偏振和圆偏振 能量增益  相似文献   
86.
The role of water‐soluble corrosion products on galvanized wires was examined. The samples used were industrial hot‐dip galvanized wires, which were exposed to the open air under all weather conditions for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6 and 12 months), in an urban environment close to the sea. The samples were studied by different methods, i.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optical microscopy (OM). Several phases were detected because of the galvanization procedure and the steel substrate. Furthermore, phases which were formed as a result of the reaction of zinc with the atmosphere were also detected. These were oxides like ZnO, carbonates like ZnCO3 and hydrated Zn and Fe sulfates. Their presence influences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wires, which finally,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solubility of the wires in water. The SO42? compounds especially are very soluble and consequently are easily removed from the coating surface, leading to its degradation by the formation of cavities. In any case, their presence, even after a short period of exposure, implies that the coating is highly affected by the atmosphere of the modern city.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7.
通过60 keV的40Ar+辐照无定形碳靶合成了大量尺寸不同的金刚石纳米颗粒.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配合能量色散X射线谱和电子衍射以及Raman谱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些嵌于具有扰动石墨结构薄膜中的纳米金刚石颗粒,其成核率很高(约为1013/cm2),而且可以生长到较大的尺寸,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微米量级.对其相转变过程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离子束 金刚石纳米晶 相变 透射电子显微镜  相似文献   
88.
曹天德  黄清龙 《物理学报》2002,51(7):1600-1603
用两种电子态,讨论了金属—绝缘相变、反铁磁性—金属相变,以及相分离、正常态—超导态相变、非费米液体行为、高Tc等 关键词: 两种电子态 格林函数 玻色化 高温超导  相似文献   
89.
报道了由兰州ECR源提供的低速高电荷离子40Ar16 入射到云母表面产生的电子发射的实验测量结果.结果发现,电子发射产额Y与离子入射角ψ有近似1/tanψ的关系.基于经典过垒模型,我们对这一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相当符合,这就间接说明势能电子发射是低速高电荷态离子作用于表面发射电子的一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0.
In this letter, atomically resolved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ic (STM) images obtained from monolayer SiO2/Mo(1 1 2)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previously proposed structural model of isolated [SiO4] units based on vibrational features observed by high-resolution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scopy (HREELS) and infrared reflection-absorption spectroscopy (IRAS), and oxygen species identified by ultra-violet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UPS). These results are inconsistent with a structural model that assumes a two-dimensional (2-D) [Si-O-Si] network. These data illustrate that a metal substrate, although coated with an oxide thin layer, can be directly imaged at the atomic-scale with ST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