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5篇
  免费   874篇
  国内免费   1865篇
化学   8089篇
晶体学   72篇
力学   63篇
综合类   87篇
数学   36篇
物理学   135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632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388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426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402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74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李青松  李国希  胡金丰 《化学研究》2002,13(4):37-39,43
介绍了随机数字模拟方法在研究链状大分子吸附行为的一般原理,以立方格子模型的自避行走为例,分析了模型的建立、初始位形的产生以及分子链运动的处理方法.回顾了随机数字模拟方法在研究大分子界面吸附行为方面的发展状况.预测了随机数字模拟方法在大分子吸附行为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曲荣君  马千里 《应用化学》1995,12(2):117-118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曲荣君,马千里,郑秀丽,孙言志(烟台师范学院化学系烟台264025)关键词壳聚精衍生物,制备,吸附壳聚糖(CTS)是重金瞩离子的吸附剂 ̄[1,2],由于壳聚精分子中的-NH_2在pH较低的水溶液易形成而使CTS溶于水,造...  相似文献   
53.
运用LEED,UPS和HREELS等表面技术研究了氯吸附至(c)阶段的Ag(111)表面结构.结果表明,表面上有三维的AgCl(111)生成,其生长按修正的Stranski-Krastanov模式进行.伴随着AgCI(111)生长的同时,表面上产生缺陷.这种缺陷只有在氯吸附至(c)阶段时表面上形成三维AgCI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它一旦在表面上形成后,表面上氯的存在与否对其不产生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个(c)阶段时的Cl/Ag(111)体系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54.
环境中排放的重金属离子Cu!对水生和陆生生物有强的毒害性。饮用水中Cu!的浓度高于1.0mg·L-1时,将会导致人畜得血色沉着病和胃肠粘膜病[1]。Cu!无法进行生物降解,除去废水中Cu!的常见方法有离子交换、置换、化学沉淀等[2],然而这些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成本高。近来,研  相似文献   
55.
磁性交联壳聚糖对稀土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高胶乙酰度的壳聚糖包埋自制的磁流体,并用戊二醛交联制成磁性壳聚糖(MCG),考察了其对稀土离子La^3 ,Nd^3 ,Eu^3 ,Lu^3 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的酸度,体系温度,初始离子浓度对MCG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MCG对稀土离子的吸经纯高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强,最高吸附率可达到99%以上,并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其吸附行为满足Langmuir等温式。  相似文献   
56.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吸附态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量了吡啶分子在电化学处理的银表面和亚甲基蓝分子在硝酸刻蚀银表面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对SERS谱线的分析结果表明,吡啶分子在较低的表面吸附分子密度时倾向于平躺方式;而在较高的表面分子密度时,则倾向于向垂直吸附态转化.亚甲基蓝分子在较低浓度时主要是平躺吸附,随Cl-浓度的增加,亚甲基蓝从“平躺”吸附态转向“站立”吸附态.  相似文献   
57.
以TiO2为载体,N iB为诱导剂,粉末化学镀法制备了负载型纳米N i催化剂.通过TEM、HRTEM、XRD和ICP技术对催化剂物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碱性镀液可使载体表面均匀负载微晶结构纳米N i团簇,尺度为35nm左右.该负载型纳米N i在对氯硝基苯选择加氢反应中表现出很高催化加氢活性,并能有效抑制脱氯,达到了工业骨架镍水平.由酸性镀液得到的负载型非晶态纳米N i-P合金具有较弱的催化对氯硝基苯加氢活性.反应温度对反应时间和脱氯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8.
The general form for adsorption on nanoparticles is presented. Conditions for the validity of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for supported nanoparticl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9.
Using microelectrophoresis and electric light scattering techniques, we investigated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surface coverage and surface electric parameters of superstructures from two isoforms of plastocyanin, PCa and PCb, in an oxidized state adsorbed on β-ferric hydrous oxide particles. The surface electric charge and electric dipole moments of the composite particles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protein adsorption layer are determined in a wide pH range, at different ionic strengths and concentration ratios of PC to β-FeOOH. The adsorption of the two proteins was found to shift the particles’ isoelectric point and to alter the total electric charge and the electric dipole moments of the oxide particles to different extent. A “reversal”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permanent dipole moment is observed at lower pH for PCb- than for PCa-coated oxide particles. Strict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the changes in the electrokinetic charge of the composite particles and the variation in their “permanent” dipole moments. Data suggest that the adsorption of the proteins is driven by electrostatic and/or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with the oxide surfaces dependent on pH. The adsorption behaviour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the “eastern” and “northern” patches of the plastocyanin molecules in their adsorption on the oxide surfaces that are differently charged depending on pH.  相似文献   
60.
内蒙风化煤对镉离子溶液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内蒙风化煤[1,3]作吸附剂对镉离子溶液中的镉的吸附性能、特征和机理进行探索,以利内蒙风化煤的深度开发利用。1 实验内蒙风化煤(腐植酸含量高达41 3%)。空气中风干研细后,过80目筛。用3CdSO4·8H2O和H2SO4配制含Cd(Ⅱ)酸性溶液[4],镉含量采用AA 67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日本岛津)测定。吸附实验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风化煤放入干燥的25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一定浓度的含镉溶液,在室温下连续振荡2h,静置0 5h,过滤,分析滤液中的镉含量。取6g内蒙风化煤于250ml磨口锥形瓶中,移入25ml10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