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49篇
化学   710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水蒸气和碱性氨水蒸气在500℃下对纳米HZSM-5沸石催化剂进行了水热处理改性,并用XRD,IR,NH3-TPD和XRF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降低FCC汽油(≤70℃馏分)烯烃含量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不同水热处理介质对催化剂酸性质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介质水热处理后,纳米HZSM-5沸石中约10%的Al2O3被脱除,总酸量降低,导致积炭失活的强酸中心明显减少;不同水热处理介质对催化剂的总酸量没有明显影响,而对酸中心类型分布的影响较大.水热处理改性使催化剂活性的稳定性明显改善,初始活性降低.同时,水热处理改性降低了催化剂对芳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提高了对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活性.采用氨水(0.5mol/L)蒸气处理的纳米HZSM-5催化剂其降烯烃催化活性更为稳定.在给定的反应条件下,FCC汽油的烯烃含量(φ)由65.9%降低到约26%,产物中烯烃、芳烃(主要是C7~C9芳烃)和烷烃含量分别保持在25%,19%和55%左右,辛烷值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2.
杜锦发  高志玲 《有机化学》1992,12(6):561-56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四氧化锇催化烯烃不对称双羟化及其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Sharpless等对烯烃双羟化机理的透彻研究导致了不对称双羟化方法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王英勇  罗美明  黎耀忠  陈华  李贤均 《有机化学》2005,25(10):1176-1181
烯烃的氢氨甲基化反应是合成各种胺及其衍生物的有效途径. 以催化体系及应用范围的发展为线索综述了该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用Fe/AC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以活性炭(AC)作为载体制备的铁基催化剂,通过对不同铁盐、活性炭和助剂的筛选,研制出对合成气转化为低碳烯烃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对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体相结构的XRD测试结果表明,Fe-Cu-K/AC催化剂在反应前主要由α-Fe,Fe3O4和Cu0组成,经合成气反应后主要由α-Fe,Fe5C2,Fe7C3,Cu0和K2O组成.Fe-Mn-K/AC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主要以Fe嵌入MnO中形成的(Fe,Mn)O结构存在.实验中得出的α-Fe,FexCy及(Fe,Mn)O与激光热解法制备的催化剂的的晶体结构相似.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筛选,考察了不同助剂Cu,Mn,Si和K等元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草酸铁为铁源,椰壳炭为载体制备的Fe-Mn-K/AC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在空速600h-1,压力1.5MPa和温度320℃条件下,CO转化率可达97.4%,C=2~C=4选择性可达68.0%.  相似文献   
15.
SinceKaminskyeIal.discoveredthehighlyactivezirconocenedich1oride/methyl-aluminoxane(MAO)catalyticsystemforolefinpolymerization',intensiveresearchworkhasbeenfocusedondevelopingnewgroup4metal1ocenecatalystsforimprovingcatalystactivitiesandpolymerproperties"'.Inthedevelopmentofnewmetallocenecatalystsystems,liganddesignandmodificationhaveplayedanimportantrole.lthasbeenknownthatevenminormodificationofagivenligandframeworkcouldresultinsignificantchangesincatalystactivitiesandpolymerproperties'.Int…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双亚胺吡啶铁系催化剂的乙烯低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α 烯烃广泛地应用于洗涤剂、增塑剂、润滑油等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以及作为共单体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目前工业上主要是应用SHOP法[1] 、Chevron工艺和Amoco工艺[2 ] 通过乙烯低聚制备 .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活性后过渡金属乙烯低聚催化剂能够高选择性地制备线性α 烯烃[3 ,4] .Brookhart等[4] 的研究表明 ,对于双亚胺吡啶铁系乙烯聚合催化剂而言 ,配体上苯基的邻位取代基位阻减小可以实现乙烯低聚 ,并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以及理想的低聚产物分布 .本文的工作是从配体的空间位阻效应对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考察氧化物担体对Fe-MnO催化剂反应性能影响的结果表明,担体的类型对Fe-MnO催化剂CO加氢反应性能影响很大,其低碳烯烃选择性相差悬殊,Al_2O_3、SiO_2和MgO担载的Fe-MnO催化剂都不利于低碳烯烃的生成,而TiO_2担载的Fe-MnO催化剂则具有较高的烯烃选择性和催化活性。从担体-金属相互作用本质的差异,研究了担体对金属活性组分化学状态的影响及催化活性相与F-T合成烯烃的关系,发现担体-金属间的电子效应有利于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其它物理化学效应引起的相互作用则不利于改善催化剂性能;还表明Fe_(?)C是催化活性相,Fe~(2+)物种的存在不利于提高烯烃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连续操作的釜式反应器,利用悬浮态的负载杂多酸催化剂HRP-12上的烷基化反应的实验数据进行参数估值,确定了失活反应速率常数、失活反应活化能、活性保留函数的失活反应级数和烯烃摩尔浓度的失活反应级数,建立了苯与直链烯烃烷基化反应的失活动力学模型。模型表明:该失活反应对于活性保留函数是一级失活反应,对于烯烃摩尔浓度是二级失活反应。统计检验表明:所得失活动力学方程在显著性水平α=0.005下有较高的实验数据拟合精度和模型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亲电性对醌二甲烷与富电子烯烃的电荷转移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亲电性对醌二甲烷与富电子烯烃电荷转移聚合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聚合的一般特征、引发机理、链增长机理,以及单体结构、溶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Interatomic distances in the reaction centers of the addition reactions of (i) H· to the C=C, C=O, N≡C, and C≡C bonds, (ii) ·CH3 radical to the C=C, C=O, and C≡C bonds, and (iii) alkyl, aminyl, and alkoxyl radicals to olefin C=C bonds were determined using a new semiempirical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ransition-state geometries of radical reactions. For all reactions of the type X· + Y=Z → X— Y—Z· the r # X...Y distance in the transition state is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enthalpy of reaction. Parameters of this dependence were determined for seventeen classes of radical addition reactions. The bond elongation, Δr # X...Y, in the transition state decreases as the triplet repulsion, electronegativ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toms X and Y in the reaction center, and the force constant of the attacked multiple bond increase. __________ Published in Russian in 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eriya Khimicheskaya, No. 4, pp. 894–902, April, 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