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化学   1082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1.
铁-铜-锰氧化物/海泡石催化剂对苯羟基化为苯酚的催化作用曹声春,黄孟光,李克,杜兴军(湖南大学化工系,长沙410082)关键词氧化铁,氧化钢,二氧化锰,海泡石,负载型催化剂,苯,羟基化,苯酚由苯合成苯酚的现行方法存在着反应步骤多,工艺过程复杂,总转化...  相似文献   
12.
镀铜铁屑-H_2O_2催化氧化降解含酚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镀铜铁屑代替传统Fenton体系中的FeSO4作为催化剂,通过改变H2O2与镀铜铁屑的投加量、溶液的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研究了该体系对处理苯酚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处理实际含酚印染废水,在pH值为4~6,30%H2O2 12mL/L,镀铜铁屑5g/L,反应时间为45min时,COD去除率可达96%,其CODCr从5827mg/L降至419mg/L,色度从2000降至30,符合国家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含铜三元类水滑石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Cu(NO3)2,Zn(NO3)2和Al(NO3)3为原料,以NaOH为沉淀剂,利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含铜三元类水滑石化合物CuZnAl-HTLcs.从不同Cu/Zn/Al比的混合原料溶液的滴定曲线入手,详细探讨了溶液pH值、原料加入方式、组分配比及水热处理条件对类水滑石合成的影响,利用XRD,ICP及比表面积测定对合成物进行了表征,并以苯酚羟基化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体系pH=5.0~6.2,(Cu+Zn)/Al摩尔比=2.0,Cu/Zn摩尔比≤1.0及室温条件下共沉淀后,于100℃水热处理3h,即可得到晶相单一和结晶度高的CuZnAl-HTLcs.变化pH法合成的样品的相对结晶度为100%,低过饱和法为76.5%,高过饱和法为75.9%.合成的CuZnAl-HTLcs中Cu2+的含量均比原料液中Cu2+的含量有所增加,这可能是由于在pH=5.8时Cu2+对Al(OH)3的同晶取代能力比Zn2+强.随着CuZnAl-HTLcs中Cu含量的增加,催化剂对苯酚羟化反应的催化活性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4.
酯交换法合成碳酸二苯酯用氧化铅-氧化锌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炜清  赵新强  王延吉 《催化学报》2003,24(10):760-764
 制备了一种用于苯酚与碳酸二甲酯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的新型氧化铅-氧化锌多相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焙烧温度、不同母体和母体配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应用XRD,TPR和原子吸收光谱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Pb3O4是主活性物相,ZnO为助催化剂,并以非晶态或微晶态存在于催化剂体系中.当焙烧温度为500℃,n(Pb)/n(Zn)≈2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碳酸二苯酯产率可达45.6%.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并对失活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铬(Ⅲ)邻菲咯啉,8-羟基喹啉配合物/Y型分子筛,利用元素分析,SEM,UV-VisBET及XRD等方法确定了分子筛选笼中金属配合物的生在及其晶体结构,考察了实验参数对苯酚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取代苯酚的定量结构-活性/性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正龙  冯长君 《有机化学》2003,23(7):654-658
在分子拓扑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价连接性指数~nG=∑(E_i·E_j· E_k...),其中~0G=∑(E_i),~1G=∑(E_i·E_j),并用~0G,~1G研究了取代苯酚( 含Cl,Br,INH_2,NO_2,COOH,烷基、环烷基、苯基等)的溶解度,辛醇/水分 配系数及对黑曲霉、浮萍、细胞色素P-450、酵母菌等的生物活性,给出了相关方 程。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简单,使用方便,预测值与相应的实验值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7.
The zinc(Ⅱ) complex with Hpbx (Hpbx = 2-(benzoxazol-2-yl)phenol) and Hpbm (Hpbm=2-(benzimidazol-2-yl)phenol),namely[Zn(pbm)2]1.633[Zn(bpx)2]2.367·DMF·2H2O1,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FTIR and elemental analysis.The coordination structures are statistically disordered and can be regarded as a co-crystal of [Zn(pbm)2]and [Zn(pbx)2] with the ratio of ca.0.408/0.592.Solvate water and DMF molecules are also present in the lattice.Crystal data for 1:monoclinic,space group P21/c,Mr= 2049.02,Z = 2,α = 9,7571(6),b = 25.6415(16),c = 19.8675(10)(A),β = 111.342(2)°,V = 4629.7(5) (A)3,Dc = 1.470 g/cm3,μ =1.100 mm-1,F(000) = 2104,R = 0.0575 and wR = 0.1282 for 5528 observed reflections (I> 2σ(I)).The photoluminescent spectra for this compound have also been studied.  相似文献   
18.
Unsymmetrical dimesogenic compounds with cholesteryl and 4-(trans-4-n-alkylcyclohexyl)phenoxy parts were synthesized by condensation of cholester-3-yl 6-bromohexanoate with appropriate 4-(trans-4-n-alkylcyclohexyl)- phenols. Structures and thermal phase behaviour of these dimesogenic compounds have been confirmed by IR, IH NMR, elemental analysis, DSC, polarity microscopy and XRD measurements. Their thermal phase behaviou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ith that of other cholesterol-based dimesogens while they exhibited low and wide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速离心、减压蒸馏和萃取等方法分离和定量分析苯酚催化羟化反应中所产生的副产物焦油,讨论各种方法的特点.使用萃取方法系统地考察了各种条件下,以Cu2(OH)PO4为催化剂时苯酚羟化反应体系中焦油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极稀悬浮液中蒙脱土的解离作用并结合柱化技术过程,制备了介孔结构的铝铁/蒙脱土复合材料(Fe-Al/mmt);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氮等温吸脱附、傅立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及苯酚催化羟基化反应表征了其结构和性能。结果显示,铁铝聚合前驱液中铁/铝比影响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的解离程度,且仅当低铁/铝比时(即Fe/(Fe+Al)物质的量的比介于0.05~0.3),嵌入解离的蒙脱土片层间的混合铁铝物种呈现能耐温350 ℃的热稳定性;氮等温吸脱附分析反映出这种解离的蒙脱土堆积结构呈现介孔特征,孔径分布窄,介于2.0~2.3 nm;红外分析表明材料表面具有L酸和B酸位,并且L酸位量与嵌入解离的蒙脱土结构中的混合铁铝物种相关;由于结构中混合铁铝物种的存在及相应的Si-O → Fe、Al-O → Fe间的电子跃迁,Fe-Al/mmt材料在紫外区呈现宽泛的能量吸收特征。这些结果说明,由于混合铁铝物种嵌入于解离的蒙脱土片层堆积结构中,形成了“卡片屋”式介孔结构。实验条件下,Fe/(Fe+Al)物质的量的比为0.3的Fe-Al/mmt呈现较佳的催化羟基化性能,苯酚转化率为36.7%,二酚产物选择性32.3%;并且初步表明铝掺杂后,通过铁铝比和表面酸性的调整,材料的部分选择氧化性能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