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99篇
化学   828篇
物理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本工作利用硅胶自环己烷中附醇.酮.酯. 活性炭自环己烷中吸附芳香化合物的实验结果计算证明,这些化合物吸附的Henry常数K(K=n^s~m.b)~i,式中n^s~m. b 为Langmuir等温式中极限吸附量,b为与吸附热有关的常数,n~i为构成分子的i 结构单元的Henry常数,这一结果给出了在一定条件下预示吸附等温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32.
马会民  黄月仙  梁树权 《化学学报》1994,52(12):1199-1202
本文新试剂5-(2'-氨基-4'-羟基苯偶氮)邻苯二甲酰肼的合成,并研究了该试剂用于光度法测定钴的反应条件,钴与试剂在pH7.7-9.0(0.06mol.L~-1Na~2B~ 4O~ 7-HCI缓冲介质)时形成稳定配合物,最大吸收位于542nm处,摩尔吸光率为5.7×10~L.mol~-~1.cm~-~1,配合物的组成为1:2的Co:AHPP,钴浓度在0-1.02×10~-~4mol.L~-~1范围内符合Beer'slaw.试验了共存离子的影响,发现除Cu(Ⅱ),Ni(Ⅱ)略有干扰(可掩敝)外,其它常见离子均允许大量存在,该法直接用于不锈钢和维生素B~1~2 中钴的测定.  相似文献   
833.
王忠义  史海健  杨周生  王伦  史好新 《化学学报》1994,52(12):1188-1193
合成了三种新荧光试剂,5-(4'-氯-2'-羧基苯偶氮)绕丹宁(CRACP.2).5-(4'-溴-2'-羧基苯偶氮)绕丹宁(BRACP,3)及5-(4'-碘-2'-羧基苯偶氮)绕丹宁(IRACP,4).研究了它们的吸收光谱及荧光性质.探讨了分子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关系.建立了铜(Ⅱ)的荧光分析方法.在pH5.3时.CRACP与铜( Ⅱ) 形成荧光螯合物, λ~ e~ x/ λ~e~m=310nm/408nm.检测限为5×10^-^4μg/g.  相似文献   
834.
荧光法研究药物分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马贵斌  高尺  任斌知  杨频 《化学学报》1995,53(12):1193-1197
本文应用荧光光谱和能量转移技术首次研究了心血管病药物盐酸地尔硫卓、盐酸川芎嗪和甘草酸三种药物分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盐酸川芎嗪和盐酸地尔硫卓在溶液中与白蛋白形成缔合物, 荧光猝灭机理符合静态机制, 缔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 盐酸川芎嗪Ks=1.12×10^4(mol/L)^-^1(25℃),Ks=6.95×10^3 (mol/L)^-^1(40℃); 盐酸地尔硫卓Ks=4.71×10^2(mol/L)^-^1(25℃), Ks=3.00×10^2(mol/L)^-^1(40℃)。甘草酸与白蛋白的作用符合动态猝灭机理, 动态猝灭常数为Kd=4.76×10^(mol/L)^-^1(25℃), Kd=6.19×10^2(mol/L)^-^1(40℃)。基于Forster 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机理确定了药物分子盐酸川芎嗪在人血清白蛋白中与第214位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距离R=1.76nm(25℃), R=1.80nm(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