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8篇
化学   179篇
物理学   2篇
  2013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孙志胜  汪尔康 《化学学报》1990,48(9):898-902
本文用四电极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推动碱金属离子K^+, Na^+等在水/硝基苯, 水/1,2-二氯乙烷界面上的转移过程,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Triton X-100推动金属离子转移的一种机制, 推导了转移半波电位方程式, 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2.
吴成泰  鲁天保 《化学学报》1990,48(4):377-381
2,3-苯并-10-氮杂-1,4,7,13-四氧杂-环十五-2-烯与溴代烃或溴代多甘醇单烷基醚, 在无水碳酸钾存在下, 在乙腈中缩合制得N-取代-2,3-苯并-10-氮杂-1,4,7,13-四氧杂-环十五-2-烯化合物(1-11), 取代基为:n-C4H9, i-C5H11,n-C7H15, CH2CH2OCH3, CH2CH2OCH2CH3, CH2CH2OC4H9, (CH2CH2O)CH3, (CH2H2O)2C2H5, (CH2CH2O)2C4H9, CH2CH=CH2, 和CH2Ph。本文还考查了化合物2-4和6-11在室温下, 在氯仿-水体系中, 对苦味酸碱金属(Li^+、Na^+和K^+)盐的配合作用。  相似文献   
83.
84.
焦奎  高小霞 《化学学报》1983,41(3):222-228
In this paper the polarographic behavior of terbium-oxine(Ox)- sodium perchlorate system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solution of NaClO4, Ox has a well defined single-sweep polarographic wave P1. After the addition of Tb3+ a new wave P2 appears at more negative potential. A linear calibration curve of the decrease of P1 is obtained in Tb3+ concentration range from 1.0X10-6M to 1.0X10-5M under the optimun conditions of pH4.0-4.5, 0.1M NaClO4-8X10-5M Ox. The wave height of P2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b3+ concentration from 3.0X10-6M to 3.0X10-5M in 0.1M NaClO4-2.0X10-4M Ox. It has been shown by applying a number of polarographic techniques that the wave is an adsorptive complex wave. We proposed the reduction processes of the complex and determined the dissocation constants of Ox.  相似文献   
85.
将海藻酸钠(SA)与CuCl2.2H2反应得到一种配位聚合物海藻酸酮(Cu-An)。以ESR、电导率、IR和SPS方法对此配位聚合物进行表征,确定了组成与结构:同时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该配位聚合物膜、HSO3^-和水体系催化引发作用下的聚合反应历程。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的中心离子Cu^2^+与两个海藻酸(An)链节单元上的两个羧羟基氧原子和两个离解氢原子的羧羟基氧原子以共价型配位,配位数为4.MMA在上述的催化引发体系中是按照自由基加聚反应历程进行聚合的,PMMA呈无规结构。Cu-An在催化引发体系中起着催化剂的配位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6.
MFI型沸石晶体的择优定向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双模板剂"法在SiO2-Na2O-正丙胺-溴化N-乙基-六亚甲基四胺(EtHMTA^+)-NaF-H2O体系中合成得到了b轴择优取向的ZSM-5(MFI型)晶体,并用扫描电镜(SEM)和XRD进行表征。择优取向程度与所用的两种模板剂的比例有关,当正丙胺:EtHMTA^+比为0.7:0.3时,ZSM-5晶体择优取向最明显。  相似文献   
87.
当pH探针应用于ClO2^--S2O3^2-非线性反应体系动力学研究时,发现了封闭体系的pH准振荡和CSTR中的pH稳态振荡现象,在CSTR中振荡的pH与铂电位同相位,且与闭系中小峰性质相同,反应机理包括氯氧化合物自身反应,氯氧化合物-硫化合物反应,硫-硫反应。以硫价态变化驱使的动力学模型模拟出闭系准振荡和CSTR中pH稳态振荡。该模型也为解释反应-扩散体系中的pH前沿波提供模型机理。  相似文献   
88.
不同浓度下NaCl水溶液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健  陆小华  王延儒  时钧  汪文川 《化学学报》2001,59(12):2070-2075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在298K时对1.33mol/L,2.71mol/L,4.14mol/L和5.12mol/L的NaCl水溶液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模拟发现浓度对离了近程水化结构的影响不大,浓溶液中Na^+,Cl^-之间有两种缔合方式,接触缔合离子对和溶剂分隔的缔合离子对。这表明在建立可适用于高浓度条件下的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模型时应考虑离子缔合的贡献。  相似文献   
89.
Na-W-Mn/SiO~2催化剂中Na-Mn协同作用的分子轨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甲烷氧化偶联Na-W-Mn/SiO~2催化剂中组分效应的研究表明,单独担载Mn的催化剂非常活泼,具有很强的烃类氧化能力并导致深度氧化产物CO~x的形成;而Na的加入能抑制其活性并对提高催化剂的C~2选择性起了关键作用,对催化剂电子结构及不同金属中心分子轨道的研究揭示了Na-Mn协同作用的机制。催化剂中Na的存在将产生自由电子,处于体相的Mn将在-3eV附近产生空的能带。处于催化剂表面的Mn,无论以分散形式存在或是以氧化物团簇存在,其LUMO能级都很低,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加入Na以后,由Na产生的自由电子将处在体相Mn产生的空带或占据表面Mn-O中心的低LUMO轨道,其结果,一方面使Na的加入并不使催化剂呈现强的碱性而居致CO~2中毒;另一方面Mn-O中心接受电子后将抑制其强氧化能力保证了催化剂的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90.
惠永正  杨池明 《化学学报》1988,46(3):239-245
合成了三种长链烷基葡萄糖苷即1-O-十二烷基-β-D-葡萄糖(β-DG)、1-O-十二烷基-α-D-葡萄糖(α-DG)以及1-O-十二烷基-β-D葡萄糖醛酸钠(Sβ-DGU)、三种化合物在水中均能形成胶束, 在上述胶束中, 用硼氢化钠对一系列苯基烷基甲酮进行了还原. 在β-DG和α-DG胶束中所得到的还原产物苯基烷基甲醇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光学活性, 其中苯基乙基甲酮在β-DG胶束中的还原可达到98%e.e.的立体选择性. 根据高疏水性受物不能被还原以及在阴离子胶束(Sβ-DGU)中受物难以还原的实验结果. 得出还原反应在靠近胶束极性头基层的内侧进行, 并提出了二分子糖苷与BH4^-形成的分子间负氢离子配合物是不对称还原得以产生的关键. 上述推论被加入适量的非手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与β-DG所形成的混合胶束可充分抑制还原反应的立体选择性这一实验事实所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