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55篇
  免费   7564篇
  国内免费   25450篇
化学   51391篇
晶体学   1201篇
力学   2462篇
综合类   1601篇
数学   8059篇
物理学   17555篇
  2024年   415篇
  2023年   1545篇
  2022年   1635篇
  2021年   1896篇
  2020年   1573篇
  2019年   2099篇
  2018年   1345篇
  2017年   1970篇
  2016年   2242篇
  2015年   2420篇
  2014年   3771篇
  2013年   3896篇
  2012年   3913篇
  2011年   3838篇
  2010年   3519篇
  2009年   4116篇
  2008年   4539篇
  2007年   4248篇
  2006年   4557篇
  2005年   3987篇
  2004年   4127篇
  2003年   2964篇
  2002年   2077篇
  2001年   1990篇
  2000年   1737篇
  1999年   1762篇
  1998年   1322篇
  1997年   1143篇
  1996年   1015篇
  1995年   916篇
  1994年   854篇
  1993年   840篇
  1992年   913篇
  1991年   810篇
  1990年   689篇
  1989年   643篇
  1988年   370篇
  1987年   191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A novel 3D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 Pb(1,4-napdc)(DMF) (1,4-napdc=naphthalene-1,4-dicarboxylate) was synthesized at room temperature using slow vapor diffusion method to grow single crystal that has been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with space group P212121. The unit cell parameters are as fellows: a=0.701 3(2) nm, b=1.407 6(3) nm, c=1.521 5(4) nm, V=1.501 8(6) nm3 and Z=4.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Pb(1,4-napdc)(DMF), the square grids constructed with paddle-wheel units of Pb(Ⅱ) and 1,4-napdc links stack over each other to generate infinite 3D network, which has square apertures (1.158×1.158 nm2) along the crystallographic a-axi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compound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CDC: 293617.  相似文献   
992.
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的方法,以固定的氢气(H2)流量和不同的硅烷(SiH4)和甲烷(CH4)流量比沉积了一系列的氢化非晶SiC(a-Si,C1-x-H)膜。用这种宽带隙的a-SixC1-x-H材料作为掺铒的基体材料,通过离子注入的方法得到掺铒的a-SixC1-x-H(a-SixC1-x-H:Er)膜。注入以后的样品经过不同温度的退火。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吸收光谱(IR)、拉曼散射谱(Raman)等技术研究不同的SiH4/CH4流量比和退火温度对a-SixC1-x-H:Er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退火引起了膜中C的分凝,对饵的发光是不利的。通过低温和室温下铒发光强度的比较,表明这种材料具有较弱的温度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993.
通过使用带正电荷的ZnO溶胶-凝胶在玻碳电极表面固定酶,研制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酪氨酸酶传感器。结果表明,ZnO溶胶-凝胶的等电点为酪氨酸酶的固定提供了有利的微环境,酪氨酸酶能很好地保持其生物活性。所研制的传感器达到95%稳定状态电流的时间在10 s以内。酚类化合物可通过酶催化产生的醌在-200 mV(对饱和甘汞电极)直接还原而测定,传感器对苯酚测定的灵敏度为168μA.mmol-1.L-1,线性范围为1.5×10-7~4.0×10-5mol.L-1,检出限为8.0×10-8mol.L-1。该传感器使用二周后活性仍保持原有活性的75%。  相似文献   
994.
在自然界水体中砷主要以无机的As(Ⅲ)和As(Ⅴ)的形态存在,而As(Ⅲ)的毒性比As(Ⅴ)大得多[1],因此必须对As(Ⅲ)和As(Ⅴ)分别测定才能可靠评价砷的毒性及其生物重要性[2-4]。目前砷的化学形态分析方法很多,萃取法、巯基棉富集分离法、离子交换法[5]等可实现砷的形态分析,但操作复  相似文献   
995.
N-salicylidene-benzylamineato M(Ⅱ) complexes (ZnL2, CuL2 and CdL2) were synthesized, characterized and valued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against bacterial strands using the agar diffusion method. The crystal of ZnL2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 with a=2.269 1(3), b=0.918 2(1), c=1.239 5(2) nm, β=117.89(2), Z=4, R1=0.049 4, wR2=0.138 2. The complexes were found to be active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ierichia Coli. CCDC: 249474.  相似文献   
99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砜霉素片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甲砜霉素的紫外吸收特征,建立了以乙腈-水为溶媒、(225±1)nm为最大吸收波长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25.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30%。用对照品比较法测定5批甲砜霉素片的含量,并与中国药典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7.
西松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广泛分布于松脂、烟草、陆地动物及海洋生物体中的具有十四元碳环骨架的化合物.其结构新颖复杂,且大多具有显著和广谱的生物活性.近几十年来,有关这类化合物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开展这类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全合成及构效关系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以自组装方式在石英晶体谐振器的金电极表面修饰末端含巯基的β环糊精衍生物(βCDd),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在线监测α、β萘磺酸盐与之发生包结反应的过程,探讨了温度、浓度、取代基位置对包结反应稳定常数Kin和速率常数ka的影响.从理论上推导并通过实验验证了Kin和ka所遵从的关系式.结果表明:所形成的包结配合物中βCDd与萘磺酸盐的化学计量均为1:1;包结配位反应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取代基在萘环上的位置对Kin和ka有很大影响,说明不同取代位置的萘磺酸盐与βCDd的包结行为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9.
1 INTRODUCTION Macrocyclic ligands and their metal complexe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ir applications in ion transport, ion separation and as models in biomimic researches[1~7]. The synthetic methods of macrocyclic ligands and their metal complexe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8]. The first one is synthesizing free ligand, then forming the metal complexes; the second is template synthesis; and the third is synthesizing the end-off or side-off precursor ligand, then c…  相似文献   
1000.
在碱性介质中,用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Ag(III)配离子,即[Ag(HIO6)2]5-,氧化药物分子愈创甘油醚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用质谱鉴定了氧化产物;反应对Ag(III)和愈创甘油醚均为一级;在温度25.0-40.0℃范围内,通过分析[OH-]和[IO4-]tot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级速率常数有以下表达式:k′=(ka kb[OH-])K1/{f([OH-])[IO4-]tot K1},在25.0℃及离子强度0.30mol·L-1时,对此反应有ka=(2.6±1.2)×10-2mol-1·L·s-1,kb=(2.8±0.1)mol-2·L2·s-1,及K1=(4.1±0.4)×10-4mol·L-1,求出了涉及ka,kb的活化参数,并据此推出反应机理为反应体系中的[Ag(HIO6)2]5-配离子在前期平衡后,反应活性中心与药物分子形成Ag(III)-过碘酸-愈创甘油醚分子三元配合物,配位甘油醚分子通过两个平行途径将两电子传递给中心原子Ag:一个途径无OH-离子参与,另一途径有OH-参与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