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5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738篇
化学   2649篇
晶体学   39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8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用^13C HPDEC MAS NMR与热分析方法表征了在四氢呋喃(THF)-Na2O-SiO2- Al2O3-H2O体系中水热合成的高硅Na-THF-FER沸石、酸交换后的H-THF-FER沸石以及 吸附于Na-FER和H-FER沸石中的THF。结果证明,模板剂分子THF位于Na-THF-FER沸 石骨架的FER笼内,平衡骨架阳离子Na^+主要存在于十元环孔道;而吸附子FER沸石 中的THF仅处于十元环孔道中,合成样品中THF的化学位移与液态THF相比,向低场 移动,谱线明显变宽,表明THF分子与FER笼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2.
郭锐  马骏  杨锡尧 《分子催化》2002,16(1):19-24
通过氧吸附量、噻吩吸附热及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研究了MoO3/MCM-41、MoO3-CoO(NiO)/MCM-41系列催化剂,发现,对于MoO3/MCM-41催化剂,当MoO3的质量分数(以MCM-41为底数,即MCM-41=1g时,MoO3含量为0.15g,下同)从15%增加到20%时,其噻吩的加氢硫(HDS)活性增大,至25%时活性下降,所对应的氧吸附量(mL/g催化剂)也是先增大后减少,并且两者有很好的线性对应关系,而且噻吩吸附热则基本保持不变,采用不同的MoO3-CoO(NiO)浸渍顺序制备的MoO3-CoO(NiO)/MCM-41催化剂中,先浸渍CoO(NiO)再浸渍MoO3的催化剂,其噻吩HDS活性明显优于对其它浸渍顺序制备的催化剂,同时催化剂的氧吸附量和噻吩吸附热也最大。  相似文献   
153.
超临界反应条件下Y型分子筛催化剂失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苯烷基化过程中Y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失活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条件下该催化剂的活性寿命比液相条件下长达四倍以上,借助色-质谱联用机分析两种操作的反应产物,发现含有多环物质,并且它们的种类和数量随条件而不同。根据热力学原理,建立了多环物在超蚧流体中的溶解模型,并以并四苯,并五苯和并六苯作为焦前物模拟物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54.
纯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用不同链长的烷基磷酸酯和脂肪胺两类不同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合成了纯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Ti-TMS1,Ti-TMS2),并用溶剂法代替高温焙烧法成功地脱除了模板剂。用 XRD、TEM等测试手段对这类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的纯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为较规则的六角堆积排列,孔径为2.7~4.4 nm, 且其纳米孔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烷基磷酸酯模板剂的烷基链长而调节。此外还发现,采用的烷基磷酸酯模板剂的烷基链越长,制得的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结构及晶型的完整性越好。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模板剂脱除之后,Ti-TMS2结构的晶体完整性和稳定性明显不如Ti-TMS1的好,且Ti-TMS1的介孔结构优于Ti-TMS2的介孔结构。  相似文献   
155.
TiO2/Eu-MCM纳米超分子材料的组装和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伟  张秀莲  张迈生 《化学学报》2005,63(13):1193-1200
利用有机相-水相界面共沉淀溶胶支持自组装方法制备粒径为15 nm、孔径为8 nm的分子筛Eu-MCM, 它拥有734 m2/g的比表面积和1.49 cm3/g的比孔容. 把TiO2组装到Eu-MCM的孔道中, 组装成TiO2/Eu-MCM纳米复合材料. XRD, RAMAN和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分析表明纳米复合材料中的TiO2为锐钛型. TiO2/Eu-MCM的发光表现为Eu3+离子的特征光谱, 激发峰分别为342 (5L10), 358 (5L9), 378 (5L7), 390 (5L6), 411 (5D3), 462 (5D2)和524 (5D1) nm; 发射峰为579, 592, 613, 653和701 nm, 归属于5D07FJ (J=0, 1, 2, 3, 4)组态间的跃迁. 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光强度都要比Eu-MCM的发光强, 其中43%TiO2/Eu-MCM的发光最强. 荧光和紫外漫反射结果表明客体TiO2对主体分子筛存在能量传递效应. 在微弱的紫外灯光照射下, TiO2/Eu-MCM纳米复合材料对苯酚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和其发光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9%TiO2/Eu-MCM的纳米复合材料拥有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别为204 m2/g, 0.24 cm3/g和4.7 nm. 29%TiO2/Eu- MCM对苯酚具有68%的最高光催化氧化产率和85%催化氧化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6.
MMM分子筛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碱溶液处理ZSM-5分子筛,得到了含微孔及介孔的MFI结构分子筛(简称MMM),并采用XRD,XRF,SEM,XPS和低温氮吸附等技术对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处理碱的浓度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物化性能的MMM分子筛,其化学组成、介孔及微孔的大小和多少,及分子筛晶体上n(Al)/n(Si)均随碱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碱浓度的增加,分子筛部分微孔结构遭到破坏,介孔的数量增加,孔径增大,n(Al)/n(Si)增大.碱处理脱硅的过程包括脱除晶粒间的无定形物质,脱除分子筛表面的硅及脱除分子筛体相硅等步骤,硅脱除以后形成了介孔.  相似文献   
157.
采用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化P. expansum PED-03脂肪酶(PEL), 利用固定化PEL在微水相中对(R,S)-2-辛醇进行拆分. 结果表明, 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化PEL所催化的拆分反应的转化率(c)和对映体过量值(e.e.)以及对映体选择性(E)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介质类型和体系含水量对酶促拆分反应有较大的影响. 在以正己烷为溶剂, 含水量为0.8%的体系中, 于50 ℃反应24 h的转化率(c)可达到理论值的97.68%, 对映体过量值(e.e.)可达到98.75%. 改性Ultrastable-Y分子筛固定化PEL催化效率高、立体选择性强, 且催化性能稳定, 在(R,S)-2-辛醇的酶法拆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8.
吸热型碳氢燃料在银、镧改性ZSM-5分子筛上的裂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为提高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吸热能效,对HZSM-5分子筛进行了La^3 、Ag^ 离子交换改性,考察了吸热型碳氢燃料NNJ-150在HZSM-5及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裂解情况。结果表明,La^3 、Ag^ 离子交换改性催化剂提高了NNJ-150的裂解气中低碳烯烃的选择性(500℃,81.63%),并且改性催化剂和未改性催化剂的活性在35min内均未随进样时间下降,转化率也未降低(500℃,HZSM-5,64.62%;LaZSM-5,65.71%;AgZSM-5,68.75%)。实验结果表明,双金属离子改性可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9.
通过酸浸和模板合成处理,海泡石直接合成有序介孔二氧化硅和含铝的介孔二氧化硅. 海泡石用盐酸处理后120 ℃下在NaOH溶液中处理72 h, 得到具有HMS结构特征的介孔分子筛;在含铝的碱性溶液中处理后得到具有AlSBA结构的介孔分子筛. 并用SAXRD、BET、TPD表征了介孔分子筛的物相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表面酸性. 两种介孔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分别为508 m2•g-1和946 m2•g-1,孔径分别为3.4 nm和3.9 nm,且孔径分布窄. NH3-TPD结果表明分子筛表面都有两个酸中心,随着Al原子的引入,表面酸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0.
ZSM-5/β co-crystalline zeolites with different content of ZSM-5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dding different amount of ZSM-5 to the synthetic system of β zeolite with NaAlO2, silica sol as the source of aluminum and silica, respectively, and TEA as the template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 of the synthesis. The ZSM-5/β co-crystalline zeolite was studied by XRD, SEM, BET and NH3-TPD. The reaction activity of toluene alkylation was investigated with a mixture of toluene-methanol as the feedstock in a pulse micro-reactor over the ZSM-5/β co-crystalline zeolite. It is found that ZSM-5/β co-crystalline zeolite has two kinds of zeolite structure including ZSM-5 and β zeolite, not in the form of a physical mixture. The pore structure of ZSM-5/β co-crystalline zeolites is different from that for β zeolite, ZSM-5 and their physical mixture. In addition, the peaks of both high and low temperature desorption of ammonia over the ZSM-5/β co-crystalline zeolite shift 23 ℃ to lower temperatures and the acid amount of its strong acid is 3% more than the physical mixture. So the ZSM-5/β co-crystalline zeolite produces the highest content of xylene, which is 10.4% higher than the physical mixture. And the ZSM-5/β co-crystalline zeolite has better selectivity for toluene alkylation and weaker de-methylation than β zeolite, ZSM-5 and their physical mix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