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化学   212篇
力学   5篇
物理学   3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采用ODS方法,讨论了以D072树脂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脱除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实验规律。实验采用14 mL汽油,5 g处理后的树脂,一定量H2O2,0.1 g Span 60充分搅拌,每30 min监测油品中硫含量,反应2 h后用NMP(N-甲基吡咯烷酮),剂油比为1/2萃取。主要考察反应温度(室温、40 ℃、60 ℃、80 ℃),氧化剂用量(O/S=0、O/S=17、O/S=34)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常压下O/S为17时脱硫率最佳,达到75%。  相似文献   
42.
43.
催化裂化汽油中类型硫含量分布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5  
利用催化裂化汽油中各类硫化物的系统分析方法,对催化裂化(FCC)汽油和重油催化裂化(RFCC)汽油中各类型硫进行了分析测定,碱洗后FCC汽油和RFCC汽油中类型硫的布规律为:硫醇硫和二硫化物硫的含量较少,硫醚硫含量中等,而噻吩类硫的含量最多,占总硫含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44.
色谱与色谱/质谱法相结合分析热裂解汽油C9馏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  刘文民  徐媛  关亚风 《色谱》2006,24(6):615-618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GC-FID)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热裂解汽油C9 馏分的组成。实验使用PONA毛细管气相色谱柱(100 m×0.25 mm i.d.×0.5 μm),根据烃类化合物在PONA柱上的保留规律,以正构烷烃标样保留值作为碳数分布依据,定量分析了裂解汽油C9 馏分中烃类化合物的碳数分布和单体烃含量;用GC/MS联用技术和CGC保留值定性法相结合对裂解汽油C9 馏分中相对含量大于0.2%的39种化合物进行了定性。  相似文献   
45.
李继文  李薇  王川 《色谱》2009,27(3):346-350
采用微板流路控制技术(Deans Switch)和常见的商品毛细管柱HP-5 (30 m×0.32 mm×0.25 μm)和Rtx-TCEP (30 m×0.25 mm×0.4 μm),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分析车用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的二维气相色谱方法。用该方法分析汽油中0~5%的苯和0~20%的甲苯,两者校正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99;标准样品5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车用汽油实际样品中苯和甲苯的加标回收率在96.8%~103.8%之间。车用汽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和SH/T 0713-2002标准方法测定结果一致。该方法是车用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测定的一种简便快捷、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6.
将一种棕榈油提取物作为添加剂,加入汽油中以研究其对汽油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品质的影响。针对市场上正使用的辛烷值为93#的高清洁汽油和乙醇汽油,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对加剂前后的汽油机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此种添加剂后对各种汽油的燃油经济性有大幅改善作用,对乙醇汽油的效果尤甚。加剂后可以使乙醇汽油的燃油经济性与普通汽油完全一样。对于93#高清洁汽油,除了未燃碳氢(HC)略有上升外,其他排放物如氮氧化物 (Nox)、一氧化碳等有所减少, CO2排放有明显的改善。对于乙醇汽油,则HC和CO2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47.
利用火焰发射光谱来研究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一套精密的光电转换系统,采集了一台汽油机燃烧过程中火焰辐射在可见光到近紫外波段内的光谱,探测到了燃烧中间产物CH、CN、C2、H2O等的特征光谱,并分析了这些产物在燃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随过量空气系数,缸内压力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汽油机三个不同的燃烧阶段具有不同的燃烧光谱特征:着火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处于激发态的分子、原子、离子、自由基等活化中心的束缚态光谱,随着燃烧发展,CH、C2自由基的光谱强度明显加强;当减小过量空气系数时,光谱强度变弱并且着火延迟期增长;自由基特征光谱的光强变化曲线可以反映它们在燃烧过程中的浓度变化.所以火焰发射光谱是实时检测燃烧中间产物,特别是CH、C2等有害排放物变化规律的有效手段,可以为分析、模拟燃烧过程,控制排放提供有用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8.
Lattanzi  L.  Rezaii  M. Attaran 《Chromatographia》1994,38(1-2):114-117
Summary The complete separation of the sixty volatile organochlorine (VOC) priority pollutants has been achieved by coupling two different liquid-modified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y columns. Two temperature programs were used to obtain the complete separation in a relatively short analysis time. Detection was by FID alone  相似文献   
49.
以硝酸镁和硝酸铝为原料,用氨水溶液作为pH调节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镁铝比、pH调节剂种类、水解过程pH值的大小、反应温度、焙烧温度及回流晶化温度对复合氧化物载体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以RFCC汽油加氢脱硫为探针反应,考察了以镁铝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催化剂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镁铝分子比为10、反应温度为80℃、pH值为9.5条件下制备的镁铝复合氧化物载体具有适宜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孔分布,且晶型较完整,结晶度高。以该复合氧化物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R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50.
Co-Mo/Al2O3催化剂上裂解汽油中单烯烃加氢宏观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绝热管式固定床积分反应器,在2.0MPa~4.0MPa、524K~644K、氢/裂解汽油摩尔比1.5~3.5和反应器入口环戊烯、3 乙基 1 戊烯、苯乙烯和1 己烯的分压分别为0.87kPa~5.60kPa、1.09kPa~7.01kPa、1.14kPa~7.35kPa和0.25kPa~0.97kPa下,对Co Mo/Al2O3催化剂上裂解汽油中单烯烃催化加氢的宏观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以Powell优化法和Merson迭代法对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参数估值,建立了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裂解汽油中单烯烃催化加氢的幂函数型宏观动力学模型。其中,环戊烯、3 乙基 1 戊烯、苯乙烯和1 己烯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725、0.685、0.7和0.655,对应的加氢反应宏观活化能依次为63455 J·mol-1, 61781 J·mol-1, 52105 J·mol-1和54181 J·mol-1。实验所用Co Mo/Al2O3催化剂对环戊烯、3 乙基 1 戊烯和苯乙烯加氢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对1 己烯加氢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但对1 庚烯加氢基本无催化活性。加氢反应压力控制在3.5MPa左右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