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化学   188篇
物理学   3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1-环丙基-6-氟-7-取代喹诺酮抗HIV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量子化学AM1法对一系列1-环丙基-6-氟-7-取代-1,4-二氢-4-氧-喹啉-3-羧酸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在对HIV的抑制过程中是一很好的电子给予体,给电子的部位主要是7-位哌嗪基末端氮原子,并进一步提出从抗C^+和G^-菌活性差的喹诺酮中有望筛选出好的抗HIV化合物。  相似文献   
52.
《Composite Interfaces》2013,20(2):145-152
Silicone rubber/mineral powder composit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ultrafinecrashing of mineral powder, mixing and vulcanizing with silicone rubber resin. The surface and interface energy for mineral filler and silicone rubber matrix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W aSL (interfacial adhesive work/interfacial tension)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corresponding composite, especially for unmodified ultrafine mineral fill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the surface changes the surface group on the mineral filler and results in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fa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silicone rubber matrix and mineral filler, consequently, altering the reinforcing effect of the mineral filler.  相似文献   
53.
含Cu咪唑桥联异多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ES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东  唐雯霞  戴安邦 《化学学报》1990,48(6):547-553
用具有低自旋d^6构型的[(NH3)5MIm]^2^+, [(en)2Co(Im)2]^+(M=Co, Rh; Im^-为咪唑基)为配体与配位未饱和的含Cu单核配合物作用, 定向合成了八种新的咪唑桥联含Cu异双核、异三核和异五核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差热失重分析、摩尔电导测定及反射光谱研究, 确证了配合物的组成及分子中咪唑桥的存在, 通过对各配合物的ESR谱测定, 得到了它们的自旋Hamilton参数和键参数, 讨论了配合物的成键性质。  相似文献   
54.
居冠之  陈德展 《化学学报》1990,48(8):731-736
我们利用超球坐标对共线Cl+HCl(V-3)→ClH(V'≤3)+Cl作了一维精确量子计算,计算所用势能面是LEPS型,Et=-3.23KJ/mol, 得到了态态反应几率等动力学信息, 通过分析结果发现, 反应是振动绝热的, 即以对角(V'-V')反应几率为主,非对角(V' V')反应几率小于0.1, 反应几率随总能量表现出强裂地振荡, 在有阱的势能面上动力学共振增强。  相似文献   
55.
56.
王曙光  潘道皑  袁身刚 《化学学报》1990,48(10):955-960
本文用LCAO-MO-SCF ab initio方法, 对OH^-+CH3F→CH3OH+F^-反应进行了过渡态理论及前线轨道理论的量子化学研究, 以4-31G为基组, 计算了反应进程的势能曲线,得到了过渡态的几何构型, 并用MP2方法进行了电子库仑相关效应的校正, 反应活化能的计算值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用前线轨道理论对反应中分子重新组合过程进行了轨道分析, 较全面地解释了该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57.
首次合成了具有激光倍频性质的BNPT-DTO,并测定了结构.BNPT-DTO是电子给体-受体型手性分子,它的两个苯环几乎与二硫杂环戊烯的平面垂直,用1064nm YAG:Nd激光照射晶体产生532nm的倍频光,其强度与KDP的倍频光强度相当  相似文献   
58.
酞菁铜分子的电子态和反饱和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OHF-INDO/SDCI方法结合实验研究了酞菁铜分子的电子的电子结构.紫外-可见光谱.激发态分子动态学和反饱和吸收的微观机制.对酞菁铜实现反饱和吸收的必要条件是最低四重态对激光的吸收截面必须大于基态对激光的吸收截面. 在波长为532nm的激光作用下.该条件得到了满足,故Cupc呈现反饱和吸收特征.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9.
应用分子力学计算得到了α-丙氨酸和L-组氨酸在溶液中的分子结构。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镧系离子诱导位移的分析和模拟, 计算了氨基酸镧系离子配合物的13^C NMR作接触位移, 模拟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 在α-丙氨酸镧系离子配合物中, Ce^3+, Pr^3+, Nd^3+与丙氨酸的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形成双齿配位; Sm^3+, Eu^3+, Tb^3+, Dy^3+, Ho^3+, Er^3+, Tm^3+, Yb^3+则与两个氧原子形成双齿配位, 在L-组氨酸镧系离子配合物中, Ce^3+~Eu^3+与组氨酸的两个氧原子和α-氨基的氮原子形成三齿配位, 镧系离子Tb^3+~Yb^3+则与两个氧原子形成双齿配位, 同时, 还讨论了pH条件对氨基酸镧系离子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以HCN-H2O气体混物为起始反应物质, 模拟研究大气放电转变HCN为生命分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