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19篇
  免费   10509篇
  国内免费   28459篇
化学   56148篇
晶体学   2772篇
力学   2311篇
综合类   1635篇
数学   8009篇
物理学   22712篇
  2024年   492篇
  2023年   1793篇
  2022年   1906篇
  2021年   2317篇
  2020年   1821篇
  2019年   2332篇
  2018年   1635篇
  2017年   2299篇
  2016年   2505篇
  2015年   2797篇
  2014年   3975篇
  2013年   4435篇
  2012年   4517篇
  2011年   4401篇
  2010年   4148篇
  2009年   4451篇
  2008年   4929篇
  2007年   4568篇
  2006年   4884篇
  2005年   4559篇
  2004年   4543篇
  2003年   3725篇
  2002年   2750篇
  2001年   2609篇
  2000年   1944篇
  1999年   1904篇
  1998年   1485篇
  1997年   1327篇
  1996年   1168篇
  1995年   1150篇
  1994年   1076篇
  1993年   857篇
  1992年   959篇
  1991年   975篇
  1990年   805篇
  1989年   768篇
  1988年   340篇
  1987年   171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7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2 毫秒
951.
将ZnO助剂加到由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的Ag/SiO2催化剂中,发现ZnO助剂能大大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XRD和TEM表征首次得到:ZnO是结构型助剂,它能使银很好地分散在SiO2表面上,并可有效地抑制反应过程中银粒子的烧结.  相似文献   
952.
Pt对Mo基催化剂还原-硫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脉冲硫化、连续硫化、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及程序降温电导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贵金属Pt对MoO3催化剂还原-流化过程的影响及Pt对MOS2配位不饱和活性中心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t担载或在MoO3上可以促进MoO3的还原-硫化,使MoO3的还原-硫化温度大大降低Pt担载在MoSw上可促进MoS2的部分还原形成配位不饱和的钼中心  相似文献   
953.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氟气和惰性气体为原料合成 Kr F2 和 Xe F2 的热催化合成方法并对合成机理和条件作了简单的讨论 ,利用合成的 Kr F2 作为氟化剂合成了含氟高能氧化剂 NF4BF4,纯度约为 93%,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基本与文献值吻合。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产品 NF4BF4中含 B5.8%(mass) ,自由氟原子含量为 9.95%(mass) ,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此结果也间接证明了 Kr F2 质量的可靠性。粉末状的 Xe F2 经升华 -再结晶纯化后可得纯净晶体产品。  相似文献   
954.
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多个系列的类钙钛石(A2BO4)结构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系统地研究探讨了该类催化剂的晶体与光谱结构、缺陷结构、对NO和CO等小分子的吸附性能、对氧的吸脱性能及氧化还原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考察了上述多个系列催化剂对NO直接分解和CO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发现Ni系A2BO4复合氧化物是NO直接分解的高活性催化体系, 特别是LaSrNiO4-λ催化剂具有很高NO的分解活性, 其活性高于文献报道Y-Ba-CuO/MgO的和Co系ABO3催化剂. 同时发现LaSrCuO4-λ具有较高的CO还原NO催化性能. 提出了在类钙钛石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NO分解和还原反应统一的氧化还原反应机制, 并比较了两个反应的异同点, 确认了氧空位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 并较深入的探讨了取代效应、过渡元素、稀土元素和结构效应对NO分解和CO还原NO反应的影响机制. 本文分析总结了作者在类钙钛石(K2NiF4)结构复合氧化物的固态物化性质及对 Nox消除反应的催化性能方面的基础性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55.
2-巯基乙醇自组装膜电极对多巴胺电催化氧化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修华  王升富 《分析化学》2002,30(11):1312-1315
在裸金电极上制备了 2 巯基乙醇自组装膜电极 (ME AuSAMs) ,研究了多巴胺 (DA)在ME AuSAMs上的电化学行为 ,发现该膜电极对DA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 ,氧化过电位降低了 3 94mV ,测得DA的扩散系数D为 9.1 4 5× 1 0 - 7cm2 s,初步探讨了电催化机理。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ATR FTIR)技术对ME AuSAMs进行了表征 ;方波伏安法 (squarewavevoltammetry ,SWV)测定DA ,其氧化峰电流与DA浓度在 2 .0 0× 1 0 - 6 ~ 1 .0 0× 1 0 - 4 mol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9998,检出限为 4 .0 0× 1 0 - 7mol L。该电极用于DA药物针剂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56.
电镀烧结法制备Ti/SnO2-Sb2O4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东  李宁  彭永臻 《无机化学学报》2002,18(11):1173-1176
The Ti/SnO2-Sb2O4 electrode has been prepared by the electroplate-sinter method. The effect of SbCl3 adding amount and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its electrode lifetime and oxygen evolution potential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EDX, SEM and XRD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lectrode appeared the best performance when the SbCl3 adding amounts was 0.2g and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was 550℃. In optimized conditions Ti substrate was entirely covered by SnO2-Sb2O4 and the combinations among them were tight. Due to the use of electroplate method,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he oxygen evolution potential and the electrode lifetime were increased, so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of the prepared electrode were found to be superior.  相似文献   
957.
离子色谱分离-抑制电导检测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新型离子色谱电导检测器对吲哚 3 乙酸和吲哚 3 丁酸在流速为 1.5ml·min- 1,2 .5mmol·L- 1Na2 CO3 和 1.0mmol·L- 1NaHCO3 和 10 % (体积分数 )甲醇水的混合淋洗液下能够较好的分离 ,吲哚 3 乙酸和吲哚 3 丁酸检出限分别为 1.4 5 4和 4 .86 2mg·L- 1(S/N =3) ,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重现性。在土壤样品中其加标的回收率分别为 10 3.7%和 97.9%。  相似文献   
958.
纳米Sb2O3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Sb2O3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阻燃剂,并与卤素阻燃剂有很好的协效作用[1],1998年,全球用于阻燃的Sb2O3达80kt以上,占阻燃剂总耗量的7%[2]。但由于其本身的极性特点,加入到纤维、塑料等高分子材料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到很大损失[3],因此对传统的微米级的Sb2O3进行超细、表面处  相似文献   
959.
硒位于第六主族,为准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硒的存在形式按其结合形态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1,2]。有机硒较无机硒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因此准确测定各种样品中的有机硒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挥发性有机硒,一般采用洗脱富集将其与样品基体分离,采用固相吸附[3,4]或液氮冷阱捕集[5,6],热解析或溶剂萃取后用气相色谱测定[7,8]。这些方法可以提供许多有机硒的信息,但其不足之处是程序较为繁琐。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AFS)具有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干扰少等优点,故本文利用AFS的特点及二甲基二硒(DMDSe)的挥发性,在不加任何试剂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960.
CaTiO3纳米粉体溶胶-凝胶法合成、表征及介电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无机盐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TiO3纳米粉体,采用TG-DTA、XRD、TEM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CaTiO3纳米粉体烧结特性及介电效应。结果表明,干凝胶800 ℃低温煅烧可获得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为60~70 nm的单相CaTiO3纳米粉。纳米CaTiO3粉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使作为粉体烧结驱动力的表面能剧增,促使CaTiO3在1 200 ℃实现致密烧结,比固相法制备的微米粉烧结降低100~200 ℃,且具有较宽的烧结温区。与微米级粉体烧结体介电特性相比,纳米粉具有更高的Qf值。纳米CaTiO3粉制备的陶瓷在1 250 ℃烧结2 h,获得优良的介电性能:εr=172,Qf=4 239 GHz,τf=+7.68 × 10-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