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化学   9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改进了多弛豫时间多组分伪势格子玻尔兹曼方法,使其可以适用于极大黏度比的情况.研究了二维直通道内的两相流动,分析了饱和度、黏度比、润湿性和毛细管数对相对渗透率和相渗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黏度相的相对渗透率随着黏度比的增大而增大,维持高流动能力的饱和度范围也随之扩大,小黏度相与之相反;黏性耦合效应对两相相对渗透率的影响存在极限,即不会导致小黏度相的相对渗透率低于最小值,也不会使大黏度相的相对渗透率高于最大值;非润湿条件会使大黏度相的流动能力增强,相对渗透率增加,并强化相渗曲线的非单调性;润湿条件会减弱大黏度相的流动能力,相对渗透率降低;毛细管数的增加会导致更明显的接触角滞后效应,使两相相对渗透率降低.  相似文献   
52.
本文通过改变声波信号的频率,在一个固定尺寸的封闭型双圆柱腔体内形成驻波的方法测量空气的黏度.基于声学微扰理论,空气黏滞性会造成声波传播过程中能量的耗散,导致实际共振频率偏离理想共振频率.利用扫频仪得到频谱图,通过读取频谱图上空气的实际共振频率,与理论计算得到的频率进行对比,最后计算出空气的黏度.本文首先测量了室温下24.5℃时空气的黏度,测量结果为1.78×10-5 pa·s,与公认值较吻合,相对误差为2.94%.进一步测量了不同温度下的空气黏度,验证了空气黏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规律.  相似文献   
53.
黄浩博  徐强 《物理实验》2023,(2):45-48+53
对单摆法测液体黏度装置进行改进,利用图像传感器捕捉液体中摆球的运动轨迹,再采用图象分析软件Track提取其位置坐标,利用双平方权重法排除异常点,基于液体中小球运动学方程的动力学模型,对考虑了液体阻力的单摆运动方程进行求解,通过双平方权重的最小二乘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得到稳定的方程解,求出待测液体的黏度.  相似文献   
54.
55.
用信号发生器驱动蜂鸣片在真空泵油中产生受迫振动,通过测量液体中振动物体的谐振频率求得液体阻尼系数,进而确定了液体黏度.  相似文献   
56.
通过自行研制的光纤传感器对不同黏度液体中材料靶后的力学作用进行研究,获得了液体黏度变化对等离子体烧蚀力、射流冲击力及空泡生存周期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液体黏度相同时,靶材所受冲击力幅值随作用激光能量的增加单调上升;液体黏度增加时,靶材所受的冲击力减小,靶材的空化空蚀程度亦减小;受液体黏度增大的影响,空泡膨胀或收缩过程减缓,相应的生存周期也增大. 此外,对空泡溃灭周期公式进行修正,结果表明修正后的理论估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57.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viscosity for more than ten kinds of metallic melts is analysed based on viscosity measurements. An obvious turning point is observed on the Arrhenius curves. Since viscosity is one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sensitive to structure, its discontinuous change with temperature reveals the possible liquidliquid structure transition in the metallic melts. Furthermore, an integrated liquid structure transition diagram of the Sn-Bi system is presented. The universality of liquid-liquid structure transition is also discussed simply.  相似文献   
58.
离子液体的传递性质对其在化学化工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但迄今文献中缺乏可靠的理论预测模型或传递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式,因此,有必要建立传递性质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应用.本文建立了离子液体黏度与扩散系数或电导率间的定量关系,并利用文献实验数据进行了系统检验.结果表明,新方程可由离子液体黏度数据准确预测其扩散系数和电导率.与Stokes-Einstein方程相比,新方程不仅可解释离子液体中的许多实验现象,而且实现了定量预测(无需离子的有效流体力学半径数据).  相似文献   
59.
测定了N-甲基哌嗪+乙酸乙酯和N-甲基哌嗪+乙酸丁酯2个二元混合体系在298.15,303.15,308.15和313.15 K的密度和黏度数据,并计算了N-甲基哌嗪+酯二元混合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VEm)和黏度偏差(Δη),用Redlich-Kister多项式关联了二元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与组成的关系,用4个半经验公式关联黏度数据并关联了二元体系的黏滞性活化参数.结果表明,N-甲基哌嗪+乙酸乙酯和N-甲基哌嗪+乙酸丁酯二元体系在所测温度范围内的超额摩尔体积为正值,黏度偏差为负值,且二元混合体系在混合过程中焓驱动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0.
离子液体[mmim]DMP-甲醇溶液热物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比重瓶、乌氏黏度计和DSC等设备实验测定了不同浓度的离子液体[mmim]DMP-甲醇溶液在293.15~353.15 K温度范围内的密度、黏度和定压比热容.结果表明:其密度、黏度均随离子液体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比热容却相反;密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符合经典线性经验方程式;黏度可采用Arrhe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