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化学   9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本文探索了纳米ZrO2粉的流延浆料的流变特性.以体积比为1:1的丙酮和无水乙醇为混合溶剂,粘结剂选用聚乙烯缩丁醛(PVB),分散剂选用甘油三酯(T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配置了ZrO2陶瓷浆料.研究了浆料的固相体积以及各种有机添加剂的添加量对其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相含量为60wt;,分散剂量为1wt;,粘结剂添加量为5wt;,增塑剂与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1.3,浆料流变性能良好,浆料粘度达到了2200 mPa·s左右;制备出良好无缺陷ZrO2陶瓷基片.  相似文献   
42.
当流体流过一段毛细管时会发生水头损失,其与管长有关,利用这一原理让液体流过两段相同内径而长度不同的直毛细管,控制两段毛细管上液体的流出端到液面的垂直距离相等,则相同时间内流出两段毛细管的液体质量比与液体的黏度相关.通过测量这一质量比就可以得到液体的黏度.  相似文献   
43.
气体的导热系数和黏度是重要的热物性参数,其数值大小取决于所处的热力学状态。在目前的导热系数和黏度主要测量方法中,待测工质在测量时需经历非定常的过程或处于具有物性梯度的非平衡态之下,使得待测工质的物性在时间或者空间上不处于一个确定的热力学状态。本文利用圆柱定程干涉法,通过分析气体导热系数和黏度导致的声波能量耗散,结合气体输运理论中对稀疏气体的描述,探索了在确定的热力学状态下同时测量气体导热系数和黏度的方法,并以氩(Ar)为例进行了实验验证。测量结果与已有文献一致性较好,初步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利用直流等离子体沉积技术制备了含氢类富勒烯碳膜(FLC),在工业级白油润滑条件下考察了FLC薄膜润湿性、摩擦学特性和白油运动黏度对整个固液复合润滑体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5~150 mm~2/s的考察范围内,白油的运动黏度越小,其对FLC薄膜的润湿性越好;随着运动黏度的增大,白油分子量增加且分子链变长,在薄膜表面油膜吸附增强,油膜厚度增加,FLC薄膜摩擦系数逐渐减小,于32 mm~2/s时达到最小值(0.114),随着黏度进一步增大,过高的运动黏度增加了黏性阻力和摩擦阻力,FLC薄膜摩擦系数反而上升;同时,FLC薄膜的磨损率随黏度增大而减小,当黏度超过26 mm~2/s之后,变化幅度趋缓。  相似文献   
45.
用黏性流体力学理论求得测量装置中旋转液体径向速度梯度的理论公式,进而得到转筒法测量黏度的较精确公式.指出了国内的一些教材和文献在推导中使用近似公式的错误,用参数估计的方法求得测量装置的摩擦阻力力矩,使测量结果得到进一步校正.实验研究表明:按照近似公式与精确公式计算求得的径向速度梯度之差可达到13.1%,求得的液体黏度之差可达到28.6%;在蓖麻油的温度为25.5℃时测得测量装置的摩擦阻力力矩为9.482×10-5 N·m,相当于0.540克重物产生的力矩.  相似文献   
46.
落球法测液体黏度的实验中,通过对实验仪器进行设计与改进,消除小球进入液体的水平速度,并采用录像和Vegas等软件进行测量分析小球下落速度,从而减少实验系统误差,提高了液体粘滞系数测量精确度。  相似文献   
47.
研究了自制[Bmim]FeCl4离子液体的电导率、黏度与温度的关系,并与文献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落球法和旋转法都能准确地测量[Bmim]FeCl4离子液体的黏度;与Andrade方程相比,VTF方程能更好地拟合[Bmim]FeCl4离子液体的黏度和温度的关系,其相关系数达0.999 9.采用不同电导率仪测量的[Bmim]FeCl4离子液体的电导率有较大差别;相比Arrhenius方程而言,VTF方程能更好地拟合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变化,电导率与黏度的关系符合Walden规则,其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  相似文献   
48.
S-异丙甲草胺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DNA热变性法以及黏度法研究了S-异丙甲草胺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S-异丙甲草胺使ctDNA在200 nm处的吸收峰发生明显改变, 表现出红移和减色效应, 而对260 nm处的吸收峰产生影响较小, 排除了嵌插作用的可能; ctDNA对S-异丙甲草胺内源性荧光表现出很强的猝灭作用, 且随温度的升高, 其猝灭程度有所下降, 表明S-异丙甲草胺是以形成加合物的方式与ctDNA结合的, 并求得了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 将不同离子强度条件下S-异丙甲草胺与ctDNA作用以及不同S-异丙甲草胺浓度下ctDNA的热变性温度和黏度变化的研究结果与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相结合, 可以判断S-异丙甲草胺是以沟槽作用的方式与ctDNA结合的.  相似文献   
49.
介绍溶液型非牛顿流体黏度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和定值方法。采用控温加热搅拌溶解的方法,在温度60℃,搅拌速率100 r/min的条件下,将聚异丁烯按照分步投料的方法溶解于正十二烷和2,6,10,14-四甲基十五烷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制备了4种溶液型非牛顿流体黏度标准物质,其黏度值分别为2.07,4.90,9.46,24.30 Pa·s,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小于3.0%(k=2),标准物质稳定性好,可用于旋转流变仪的校准和相关分析方法的评价。  相似文献   
50.
以三种具有典型分子结构的单胺为主要原料,采用同一种方法制备了三种相同稠化剂含量的聚脲润滑脂. 利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三种聚脲润滑脂中稠化剂的微观结构. 结果表明:十八胺聚脲润滑脂的稠化剂形貌为缠绕的纤维结构,环己胺和苯胺聚脲润滑脂的稠化剂形貌为堆积的棒状. 同时,研究探讨了三种聚脲润滑脂在不同温度下的触变性能、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并解释了其流变学性能与稠化剂的微观形貌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关联性. 本研究结果将为聚脲润滑脂的设计开发提供良好的理论指导,并促进聚脲润滑脂性能研究与应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