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化学   359篇
力学   25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55篇
物理学   2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681.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依然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癌症已经成为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往往因无法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而受到阻碍,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合成受体,具有针对目标分子量身定制的识别位点,因此分子印迹聚合物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选择性识别。目前,分子印迹聚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制备负载抗癌药物的载体材料方面,成为一种诊疗一体化的特异性靶向恶性肿瘤的工具。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包括以抗癌药物为模板、以可以靶向肿瘤标志物的表位为模板、以抗癌药物和可以靶向肿瘤标志物的表位为双模板以及以蛋白质分子建模为模板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另外,分子印迹聚合物还可以通过阻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信号通路来抑制乳腺癌的生长。最后,强调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恶性肿瘤应用的当前挑战和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682.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目前,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是三大常规治疗癌症手段,虽然这些治疗技术成熟,但都存在不足,且治疗成本高昂,并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痛苦.因此,开发活性位点丰富、催化效率高、肿瘤组织识别准确的新型抗肿瘤催化材料,利用有限的治疗资源,以最低的毒性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成为癌症治疗的研究新前沿.随着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异核双原子催化剂(HDACs)在保留单原子催化剂的最大原子利用率,活性位点分布均匀,孤立单原子的不饱和配位环境和有利于电荷转移的电子结构等优点的基础上,其两种不同金属原子不仅能提供更丰富的反应活性位点,两者之间还具有独特的协同作用,可以有效突破单原子催化剂的线性限制并优化活性中间物种的吸附能垒和构型,显著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在纳米催化肿瘤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本文对HDACs的表征手段、制备方法及其近年来在纳米催化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原子水平活性位点的各种表征方法,特别是原位技术,讨论了它们应用的侧重点,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其次,由于反应原子的高表面自由能、难以调控的动力学行为以及...  相似文献   
683.
汪伟 《应用声学》2006,25(1):1-3
本文从临床角度探讨在体外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机的研发中应该关注的问题,指出重视HIFU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充分理解HIFU治疗肿瘤的临床意义对HIFU治疗机的研发具有的指导价值,提出了HIFU治疗机主要部件性能的临床要点,以及开发专用治疗机等构想,强调医工结合在HIFU治疗机开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84.
监测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是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基于石墨烯复合材料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实现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快速、准确分析肿瘤标志物含量的理想检测工具.本文重点阐述了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应用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对基于石...  相似文献   
685.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reast cancer go through multiple processes,and the protein molecular information in its evolution is intricate and complex. The 4D-proteomics techniqu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tumor progression of MMTV-PyMT transgenic mice. The results of protein ident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5819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in 4D-proteomics analysis and 5667 proteins were quantifiable. Compared with 3-week-old tumors,a total of 270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were found in the 5-week-old tumors,while 255 proteins in the 7-week-old tumors. We also detected 23 of proteins (such as,Srpk11 and Tinagl1)with gradual up-regulation and 35 of proteins (such as,Pdgfrb, Col1a2 and Col1a1)with gradual down-regulation during the tumor progression,including 3-,5-and 7-weeks. We also performe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including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GO function analysis and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iological processes(immune regula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enrichment pathways (metabolic pathway)involved in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remained the same during the tumor progression,but some cellular components and molecular functions changed,such as,protein locations were extracellular region and membrane in 5-weeks-old tumors as well as cytoplasm in 7-weeks-old tumors. And important protein functions were protein binding functions in 5-weeks-old tumors as well as nucleotide binding in 7-weeks-old tumors. The acquired protein biomarkers and pathways could help with the accurate exploration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tumor progression,screening of molecular targets of breast cancer,and evaluation of personalized treatment programs. © 2023, Youke Publishing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686.
癌胚抗原(CEA)是一种酸性糖蛋白,其作为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与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此,借助于硼酸盐亲和辅助电化学调控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BA-eATRP)的双重信号放大作用,我们报道了一种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用于CEA的超灵敏、高选择性检测。基于BA-eATRP的电化学CEA适体传感的基本原理为:待核酸适体捕获CEA抗原后,借助于苯硼酸(PBA)基团与单糖残基上的顺式二醇基团间的选择性亲和相互作用将ATRP引发剂位点靶向性地共价偶联到CEA抗原上;随后,以二茂铁甲基丙烯酸甲酯(FcMMA)作为单体,借助于eATRP将二茂铁(Fc)探针引入电极表面。由于CEA上含有数百个顺式二醇基团,基于硼酸盐亲和的交联反应可使得在每个CEA抗原上标记数百个ATRP引发剂分子。此外,通过eATRP反应,可以在电极表面接枝长的二茂铁基聚合物链,使得每个标记有ATRP引发剂的位点均能连接上成百上千个Fc探针。因此,BA-eATRP可使得每个CEA抗原上标记上大量的Fc探针。在最佳条件下,基于BAeATRP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能够实现浓度低为0.34 pg·mL-1...  相似文献   
687.
刘震 《色谱》2022,40(6):497-498
蛋白质糖基化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临床上使用的大多数肿瘤标志物是糖基化蛋白质。在组学层次上进行位点特异性糖型的分析对发现新型疾病标志物、提高基于蛋白质糖基化的精准医学研究水平等具有重要作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糖蛋白的分离分析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完整糖肽鉴定已成为研究蛋白质上位点特异性糖链修饰的主要手段,其主要优势在于分析过程中可以同时揭示蛋白位点与糖链修饰的信息,从而在组学层次实现规模化的蛋白糖基化分析。  相似文献   
688.
多肽/聚氨基酸分子由于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序列可控性和高生物活性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诊疗等生物医学领域.然而,这些分子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光学性质不佳、半衰期短与清除速率快等.本文简述了通过对多肽/聚氨基酸分子的序列设计、侧链修饰和自组装条件进行调控,赋予其可控的光学性质以用于生物成像,更优异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重点介绍了该领域以及本课题组近期关于多肽/聚氨基酸自组装纳米材料的构筑理念及其在肿瘤诊疗领域的应用研究,并对该领域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89.
纳米医学要求制备具有多种响应功能或者靶向的药物(基因)递送载体,为此不断引入新的纳米材料。作为一类新兴的晶体多孔材料,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COFs)具有高结晶度、孔径可调和表面结构易修饰等特点。COFs的框架结构完全由构建单元及反应类型决定,可以由框架化学原理进行设计以得到预期结构,结构表面暴露的活性端基使其可通过合成后修饰策略进行功能化,这些特点均扩大了COFs在纳米医学领域的适用性。本综述从不同反应类型的角度对COFs的制备策略进行简要讨论,并详细对COFs作为抗肿瘤剂和递送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整理分析,最后探讨了COFs在肿瘤治疗领域现有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0.
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最具前景的治疗方法 .尽管如此,免疫治疗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免疫响应率低、免疫相关副作用等.利用药物传输材料靶向可控传输免疫药物,是解决免疫药物当前问题,进一步提升免疫药物治疗指数的重要手段.相比于化疗药物,免疫药物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以及作用方式都有所不同,这对传输材料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总结免疫药物体内传输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并以本课题组的工作为基础,从肿瘤和淋巴结两个方面,介绍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高分子药物传输材料的设计思路及代表性结果,最后展望了未来免疫药物传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