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689篇
化学   1094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99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4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51.
利用发展的调制俘获损耗荧光光谱技术实验测量了超冷铯分子0u+(6P3/2)长程态的高灵敏光缔合光谱. 光谱探测范围较国际已有报道扩大了60 cm-1, 观察到25个长程区域新的振动能级. 通过LeRoy-Bernstein公式对振动束缚能数据进行拟合, 获得了超冷铯分子0u+(6P3/2)态的长程系数C3 为16.103±0.010. 构建了超冷铯分子0u+(6P3/2)态长程区域的势能曲线.  相似文献   
152.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以锆为金属核心、2-氨基为配体的锆基金属有机骨架(UiO-66)纳米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UiO-66自由分散的聚丙烯腈(PAN/UiO-66)纤维,可控热解得到多孔碳纳米纤维(porous carbon nanofibers,PCNFs),结合湿化学还原法在PCNFs表面沉积Pd纳米颗粒,得到PCNFs@Pd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形貌、组成、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试了PCNFs@Pd在0.1 mol·L-1 KOH和0.1 mol·L-1 HClO4电解质中氧还原性能(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结果表明,在PAN纤维中添加UiO-66显著提高了PCNFs@Pd(Pd负载量为0.34%)复合材料的ORR性能。相比40% Pt/C,在碱性电解质中,PCNFs@Pd复合材料展示出更低的Tafel斜率、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耐甲醇中毒性。在酸性电解质中也表现出类似20% Pt/C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3.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硝酸锂、硝酸锌和硝酸铁为主要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后期的热处理制备了直径在50~100 nm的单相Li0.5-0.5xZnxFe2.5-0.5xO4(x=0.0,0.2,0.3,0.4,0.5,0.8)纳米纤维.利用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  相似文献   
154.
以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TiO2纳米纤维为模板和反应物,原位水热合成了具有异质结构的SrTiO3/TiO2复合纳米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光谱(ED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罗丹明B(RB)模...  相似文献   
155.
以芳氧基稀土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镧(La(OAr)3)为催化剂,通过加入少量(8.5 mol%)碳酸2,2-二甲基三亚甲基酯(DTC)与ε-己内酯(CL)进行无规共聚合,成功制备了低结晶度的脂肪族内酯-碳酸酯无规共聚酯(PCD)材料,并用1H-NMR、SEC、DSC和WAXS证明了产物的结构和性能.以...  相似文献   
156.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与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一种脂肪酸酯双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 利用粘度法、界面张力法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与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在溶液中能够通过自组装形成疏水微区并发展成网络结构, 疏水微区与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能形成混合胶束; 当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加入时, 对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自组装起促进作用, 而过多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又会对聚合物分子的自组装起抑制作用, 从而显著影响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溶液性质, 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 聚合物溶液粘度先增加、再降低; 同时,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能也有较大影响, 聚合物的加入使双子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下降, 油/水界面张力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57.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ZnS:Mn/Polyvinylpyrrolidone复合纳米纤维.使用的溶剂为水、乙醇及DMF(N,N-Dimediylfommnide),的使用有助于制备较细的纤维,电纺溶液中随着聚合物PVP浓度降低,纤维的直径变小,当PVP质量分数为6.6%时,纤维的直径是80 nm,通过荧光显微镜和荧光...  相似文献   
158.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ZnS:Mn/Polyvinylpyrrolidone复合纳米纤维.使用的溶剂为水、乙醇及DMF(N,N-Dimediylfommnide),的使用有助于制备较细的纤维,电纺溶液中随着聚合物PVP浓度降低,纤维的直径变小,当PVP质量分数为6.6%时,纤维的直径是80 nm,通过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的测试可以知道,该纤维能够发光.基于纤维的发光及直径较小的特性,该纤维在一维纳米光电子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9.
王程  施惠生  李艳  郭晓潞 《无机化学学报》2011,27(11):2239-2244
采用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了纳米TiO2/SiO2光催化材料。采用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对SiO2进行干法改性,采用双氧水/冰醋酸将偶联剂巯基基团氧化为磺酸基基团。在正负电荷的吸引下,带负电荷的SiO2与带正电荷的钛聚合阳离子自发地组装在一起,经一定温度热处理得到纳米TiO2/SiO2光催化材料。采用XRD、FTIR、PL、UV-Vis DRS、SEM和ICP等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和表征。采用甲基橙溶液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SiO2促使锐钛矿的形成,抑制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减小TiO2的晶粒尺寸,使得TiO2光吸收波长发生蓝移。TiO2与SiO2通过Si-O-Ti键发生结合。采用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的材料中TiO2的含量高于传统方法,导致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0.
卢启芳  刘素文 《无机化学学报》2011,27(10):2066-2070
以五氧化二铌(Nb2O5)和氧化镁(MgO)为原料,柠檬酸作配位剂,采用静电纺丝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铌酸镁(MgNb2O6)陶瓷纤维。在本合成体系中,高质量Nb5+溶液的获得是形成MgNb2O6前驱体溶胶的关键步骤。通过TGA,FTIR,XRD,TEM以及SEM技术对纤维的形貌,微观结构以及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900℃烧结以后得到的MgNb2O6纤维长度约为10 cm,具有中空结构,壁厚约为80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