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7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808篇
化学   3298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61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49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DFT法研究离子液中EMIM+催化丁烯双键异构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分别在B3LYP/6-31G**和B3LYP/6-311++G**的计算水平上优化了离子液体中1-乙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EMIM+)催化丁烯双键异构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物、产物以及过渡态的几何构型,分析了反应过程中键参数的变化.通过振动分析对平衡态和过渡态进行了验证,并得到了零点能.通过计算内禀反应坐标(IRC),确认了对应于过渡态的反应物和产物. 计算结果表明,EMIM+催化丁烯双键异构可以基元反应的方式一步完成,1-丁烯异构化为2-丁烯的活化能约为192 kJ•mol-1, 逆反应活化能约为208 kJ•mol-1, 可在室温或高于室温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992.
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中 ,电荷均匀分布在分子长链并形成点静电场 ,容易吸附带异性电荷的探针色体。研究了利用微相吸附 光谱修正 (MPASC)技术分析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与荧光桃红B(PB)的结合反应 ,并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在微量分析中的增效机理。结果表明 ,PB CTMAB作用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 ,产物结合比为 2∶1,结合常数为 3.4 6× 10 5(15°) ,摩尔吸光系数 (5 6 5nm)ε =1.14× 10 5L·mol- 1·cm- 1,胶束聚集态 (PB2 CTMAB) 78,定量测定了样品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 ,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3.
A new series of ionic liquids have been prepared containing benzimidazolium cation (abbreviated as Bim). These sal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DSC, NMR,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y showed different properties compared to imidazolium cation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benzene ring. The alkylation of benzene/diphenyl ether with 1-dodecene was carded in C4eBimBr-AlCl3 ionic liquids showing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when the mole ratio of C4eBimB:AlCl3 was 1:2.  相似文献   
994.
阳,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对酯碱性水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热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芳香酸酯和正脂肪酸酯在表面活性剂DTAB、TTAB、CTAB、SDS、Brij35、Triton X-100胶束中的碱性水解反应,阳、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对酯的碱必水解均有禁阻作用,讨论了胶束对酯碱性水解禁阻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5.
庄鸿辉  吴鼎铭 《结构化学》1996,15(6):469-472
标题化合物由BiCl3和乙酰丙酮在HCl(气)/C2H5OH溶剂中通入H2S气体反应而得。晶体属四方晶系,Mt=1130.76,空间群P41212。晶胞参数a=b=8.867(2),c=41.511(4)A;V=3264(1)A^3,Z=4,Dc=2.30gcm^-3,μ(MoKa)=118.607cm^-1,F(000)=2104.晶结构由重原子法求得。最终偏离因子R=0.072。晶体由分立的(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溶剂聚合法, 将一种自制新型超支化聚醚(PHEMO)与异氰酸酯在电解液中进行缩合反应, 生成了一种包含有电解液的新型超支化聚醚聚氨酯(PHEU)聚合物电解质.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和交流阻抗谱等测试方法对PHEU的结构、热稳定性能和离子电导率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当电解液中锂盐的浓度为3 mol/L, 电解液的质量为骨架材料质量加和的3倍时, 电解质体系的室温电导率可达到6.12×10-4 S/cm; 电化学稳定窗口为2.2—4.0 V,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机械性能. 另外, 在这种新型的电解质中, 聚氨酯大分子将电解液小分子牢固地包裹在里面, 有效地防止了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漏液问题, 从而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997.
An overview of aqueous polymerizations, which include emulsion, miniemulsion and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s, under stable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SFRP) conditions is presented. The success of miniemulsion and suspension SFRP polymerizations is contrasted with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obtaining a stabl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 recently developed unique microprecipitation technique is referenced as a means of making submicron sized particles that can be used to achieve a stable emulsion SFRP process.  相似文献   
998.
邓友前  顾振华  麻生明 《有机化学》2006,26(11):1468-1484
2,3-联烯醇是一类含1,2-二烯官能团和羟基的化合物, 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 它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联烯化合物. 概述了2,3-联烯醇及其衍生物的反应, 包括2,3-联烯醇在过渡金属催化下的自身异构环化反应、钯催化的偶联反应、钌催化的环羰基化反应、不同条件下不同方式的扩环反应、亲电试剂参与的反应、分子内环加成反应、自由基反应等和2,3-联烯醇衍生物在零价钯催化下基于亚甲基-π-烯丙基钯中间体生成联烯或1,3-共轭二烯的区域选择性反应, SN2'类型的加成-消除反应, 二价钯催化下的分子内环化反应以及重排反应等.  相似文献   
999.
工业废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与二溴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显色反应 ,并提出了分光光度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结果表明 ,在碱性介质中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等均能与二溴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形成 1∶ 2的紫红色离子缔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80 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3.7× 1 0 4 L· mol- 1·cm- 1。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 0~ 80 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直接应用于工业废水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混合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分子相互作用和相分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混合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比单一组份的表面活性高得多[1].多年来,该体系的界面化学性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1,2].但是,一旦该体系在水溶液中的浓度超过其临界胶团浓度(cmc)后,就将沉淀[3]或分层[2,4],从而失去其表面活性.后来发现卜,司,在某些情况下,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的沉淀现象有所改善;但一直不易找到在相当大浓度范围内仍不分层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本文较为简明、系统地讨论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与沉淀或分相的关系.这对于该体系的深入研究以及实际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