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9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418篇
化学   545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018篇
综合类   96篇
数学   574篇
物理学   88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FR模型序加试验下WEIBULL分布产品寿命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针对损伤效率(TFR)模型,首次提出将步加试验推广至序加试验,给出了两参数Weibull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相似文献   
992.
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徐变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新正  王小学 《实验力学》2014,29(5):635-640
为揭示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徐变性能,通过三种持荷水平下9根钢筋再生混凝土梁试件的徐变(徐变应变与徐变挠度)对比试验,分析了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徐变与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了加荷幅值、初始变形(初始应变、初始挠度)等因素对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徐变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徐变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45%极限荷载水平的持续作用下,钢筋再生混凝土梁总徐变挠度值为初始挠度值的62%左右,并且在前期发展较快,7d发展至总徐变挠度值的64%左右,后期变缓;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徐变随着施加荷载幅值、初始变形的升高而有所增加。经历徐变过程后的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其承载性能有所下降,变化趋势为总徐变值越大,降低的幅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993.
为研究国家电网输电塔中Q690高性能钢焊接圆管的临界承载力,取长细比45和60,且考虑径厚比为31.25、37.50和43.75的三种截面,以厚度为8mm的国产Q690高性能钢板设计制作了18根焊接圆管足尺试件并进行轴向受压试验。由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试件与普钢圆管发生相同的弹性整体失稳破坏,破坏瞬时突然;而相对普通钢材,Q690高性能钢材料弹性段相对较长,管材环向约束增强,试件失稳相对滞后,临界承载力相应提高。与中国和美国相关行业规范公式计算值对比分析发现:所有规范计算值均不同程度小于试验实测结果,且长细比越大,差异越明显。上述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将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Q690钢管杆塔设计试验研究技术报告"得出的轴压稳定系数取值的相关规范设计公式应用于指导工程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一种双元混合物——北洋2#,它具有优于R22的环保性能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在同机型标准空调工况下检测,其性能(COP)较R22低1.7%,但其制冷量较R22高14.6%;其COP较R410A和R32均高8%。在低温区的检测试验证明:其COP稍低于R22,但是其能达到比R22更低的温度。并且北洋2#的制冷速度比R22快35.9%。所以,北洋2#可以作为R22有潜力的替代制冷剂。  相似文献   
995.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undrained shear behaviour of loose sand collected from the location close to the epicenter of the recent Chlef (Algeria) Earthquake (October 10,1980).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the mode of the soil deposition on the liquefaction resistance of the Chlef sand.For this purpose,the results of undrained monotonic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performed on samples with initial density of 0.29 under initial confining pressures ranged from 50 kPa to 200 kPa are presented.The specimens were prepared by two depositional methods namely dry funnel pluviation and wet deposi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a marked difference in the undrained behaviour of sand in terms of maximal deviatoric stress,peak strength,residual strength and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even though the density and stress conditions were identical.The conclusion was that the soil fabric was responsible for this result.The results indicated also that at low confining pressures,the specimens reconstituted by the wet deposition method exhibited complete static liquefaction (zero effective confining pressure and zero stress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996.
一种新的结构损伤识别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淮  李静斌  殷学纲 《实验力学》2011,26(1):96-102
提出在构件上增设附加质量来模拟结构损伤的试验方法,证明了质量增加与刚度降低的等价关系.以简支梁为例,给出了采用附加沙袋法、悬挂质量法两种附加质量方式模拟结构损伤的具体试验方案,完成了多工况下简支梁附加质量模拟结构损伤的动测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得出了在梁构件上采用附加沙袋法可准确模拟出不同损伤位置、...  相似文献   
997.
液粘离合器摩擦特性及热负荷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新型液粘离合器的摩擦系数和热负荷进行试验研究,其中摩擦系数是液粘离合器特性的核心衡量指标,通过摩擦学理论研究,确定液粘离合器的摩擦状态,找到适用的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测试计算,根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液粘离合器在不同转速差、不同入口油温以及不同正压力的摩滑状态时摩擦系数的变化趋势,并得到不同转速差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公式;应用润滑油流量和摩擦功率损失计算液粘离合器的热平衡温度,并通过试验对摩擦片的热负荷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液粘离合器热量散失的方式,发现液粘离合器摩擦片摩滑状态的热负荷计算公式有待改进;针对摩擦片轴向温度分布不平衡,制定了润滑流量的匹配结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新型框架梁试验台的原理和构造, 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在梁端产生轴 向和转动约束来模拟框架梁的实际受力状态. 应用该装置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进行了试验研 究, 试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并表明该试验台稳定可靠, 测试数据准确.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通气流量对超空泡生成和溃灭的影响,在西北工业大学高速水洞实验室进行了系列通气超空泡生成和渍灭特征的试验.结果表明:空泡生成过程中,空泡长度和直径的变化特性与空泡溃灭时的变化特性相反;通气流量对空泡生成和溃灭均有较大影响,数据显示通气量对空泡生成的影响大于对空泡溃灭的影响.此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超空泡的快速稳定生成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捷联系统传统标定误差系数的过程中,由于激励不足等试验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被标定的误差系数均具有可信度,因此有必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剔除不可信的误差系数,简化误差模型。重力场试验是常用的误差分离试验之一,在此试验条件下,我们以石英加速度计为对象,提出了一套误差系数显著性分析方法,对石英加速度计误差模型及其系数进行分析,找出了不可信的误差系数。最后通过重复性试验对此方法进行验证,重复性试验结果与显著性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由于此方法的通用性,在其他试验条件下的误差分离试验中仍可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