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877篇
化学   1804篇
晶体学   63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51篇
物理学   84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g/γ—Al2O3催化剂的TPR和TPD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TPD-MS,TPR等方法研究了Ag/γ-Al2O3催化剂的氧脱附和还原性能,结果表明,Ag/γ-Al2O3催化剂表面银物相由Ag^0和Ah^+(Ag2O)组成,其中,Ag^+所占比例随负载量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2.
活性碳纤维ZnO—SACF的制备及其对Ag^+的氧化还原吸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含有ZnO的活性碳纤维ZnO-SACF,借助AAS,WAXD和SEM探讨了ZnO-SACF对Ag^+的氧化还原吸附特性,并考察了ZnO在氧化还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ZnO-SACF比SACF具有对Ag^+更高的氧化还原吸附量。外加ZnO的实验发现,ZnO本身并不吸附Ag^+,但却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中和氧化还原体系所释放出的H^+,提高了体系的PH值,可以认为,PH值的提高有利于SACF电极电  相似文献   
103.
本文研究了银(Ⅰ)-硫脲-四正丁基溴化铵体系的电致化学发光(ECL)。发现在正矩形脉冲下,银对含有硫脲的TBABr溶液的ECL有明显催化作用,银(Ⅰ)的浓度在1.4×10 ̄(-8)~3.5×10 ̄(-6)mol/L范围内与ECL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0×10 ̄(-9)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5%。用于天然水中银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硒代胱氨酸 (SeCys)于0.03mol/L的硼砂 -NaOH( pH9.5)介质中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实验发现在 -0.62V和 -0.68V(vsSCE)处存在一对氧化还原峰 ,其峰电流与硒代胱氨酸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由此建立了SeCys的电分析化学测定方法, (1)循环伏安法 ,其线性范围为8.6×10 -9~1.1×10 -7mol/L,检出限为4.3×10 -10mol/L, (2)二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 ,其线性范围为2.2×10 -10~1.0×10 -8mol/L,检出限为8.6×10-11mol/L;该法应用于中药黄芪中SeCys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该文还探讨了硒代胱氨酸在上述条件下的电极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5.
LiAgSO4-Al2O3复合电解质的导电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分散第二相α-Al2O3对LiAgSO4的离子导电性的影响,发现LiAgSO4-Al2O3的电导率随a-Al2O3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在300-500℃间电导率高于纯LiAgSO4,a-Al2O3含量摩尔比约为40时最高。TG-DTA和XRD分析表明,在高温稳定的体立心LiAgSO4降温后以Ag2SO4的正交β相形式存在,但在H2O存在下,生成Li2SO4.H2O和Ag2SO4.FT-IR分析  相似文献   
106.
刘佳铭 《分析化学》1997,25(3):370-370
1引言Volhard法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终点不够敏锐。尤其是直接滴定Ag+时,AgSCN沉淀易吸附Ag+而导致终点提前;返滴定Cl-时AgCl沉淀易转化为AgSCN,使终点颜色闪而褪去难于观察,分析结果偏低。虽用有机溶剂(如硝基苯)可促进AgCl沉淀凝聚与溶剂化而减缓AgCl的转化,但有机溶剂多数有毒使测定条件恶化.作者提出以聚乙烯醇(PVA)化学修饰AgSCN、AgCl沉淀的结构,阻止AgSCN对Ag+的吸附与AgCl的转化,用硝酸铁代替铁铵矾指示滴定终点测定Ag+、Cl-的方法。本法比经典V…  相似文献   
107.
将Ag(I)催化K4Fe(CN)6的水合反应与Luminol同Cu(CN)^2-4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起一种新的灵敏测定痕量银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所研究的优化条件下,该法测定银的选择性较好,检测限达到4.0×10^-13g/mLAg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12~1.0×10^-6g/mLAg对4×10^-11g/mLAg(I)溶液连续11次测定的RSD≤3.5%,用于环境水和岩矿中银的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了5,10,15,20-四苯基中啉二酸吸附在Ag溶胶表面的吸收光谱。发现H4TPP^2+吸附在Ag溶胶表面的去质子化现象,生成游离碱卟啉H2TPP,随样品放置时间延长,卟啉分子进一步发生络合反应,生成Ag(Ⅱ)TPP。对络合反应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9.
偶合反应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耿征  武竟存 《分析化学》1995,23(4):401-403
本将Ag(Ⅰ)催化S2O^2-8氧化Mn(Ⅱ)生成MnO^-4的催化反应与LuminolMnO^-4-OH^-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建立起一种新的灵敏测定痕量银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所研究的优化条件下,该法测定银的选择性较好,检测限达到3.2×10^-12g/mLAg线性浓度范围为1.0×10^-11-1.0×10^-5g/mLAg,用于水样分析,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10.
以乙醇为溶剂, 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 用溶剂热法制备了Ag表面修饰的负载型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利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技术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表征, 以亚甲基蓝(MB)溶液的脱色降解为模型反应, 考察了不同Ag含量样品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用溶剂热法制备的样品中TiO2皆为锐钛矿相, 金属Ag颗粒沉积在TiO2表面, 粒径为2 nm左右, 比表面积较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大大增加, 最高可达151.44 m2·g-1; UV-Vis光谱和光催化实验表明: Ag修饰使TiO2对光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强, 吸收带边红移至可见光区, 亚甲基蓝在该复合材料上的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溶剂热法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明显好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样品, 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 Ag摩尔分数为5%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