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51篇
化学   32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1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可剥离膜去除不锈钢表面铀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役的核设施中不锈钢制件表面附着的放射性污染物 ,必须经去污处理后才能回收利用。铀是核工业中最常见的污染放射性元素 ,而不锈钢是核设施中最常用的耐腐蚀金属材料 ,由于以UO2 +2 状态存在的铀 (Ⅵ ) ,在空气和自身的辐射作用下 ,将逐渐转变为不同的氧化物。采用酸性去污液对不锈钢表面铀污染进行浸泡和擦试去污的方法 ,可以有效的除去不锈钢表面铀污染[1] 。但因浸泡需大量的去污液 ,随之产生大量的带有放射性的废液 ,对这些废液还必须经进一步的浓缩———固化处理。擦试法虽产生固体废物 ,但去污操作麻烦 ,难以对大批量、形状复杂…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陈卫东  杨蓉 《分析化学》1994,22(12):1223-1225
本报道用了2,6-二氯-4-溴偶氮胂作显色剂测定微量铀(Ⅵ)的光度法。在H2SO4介质中,铀(Ⅵ与)2,6-二氯-4-溴偶氮胂形成1:2络合物,其λmax=6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铀的浓度在0.0-22.0μg/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方便等特点并已用于废水及矿样中微量铀(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1,6-双[4'-(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啉基]-1,6-已酮与铀、钍固体配合物的组成。从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谱、差热曲线及微分热重曲线的数据, 得到了其配位状态方面信息。  相似文献   
17.
曾锋  崔昆燕 《分析化学》1995,23(11):1323-1325
本研究了铀-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3,5-diBr-PADAP)-Tri-ton-X-100析相光度体系,建立了矿石中微量铀的测定方法。在PH7.5三乙醇胺-盐酸介质中,将胶束溶液在95±1℃。络合物即被Triton-X-100相完全富集。  相似文献   
18.
19.
杜家声 《应用化学》1995,12(5):58-61
研究了由4,4'-癸二酰-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DBPMP,简作H2A),氧化三辛基膦(TOPO),吡啶(Py)组成的三元体系从硝酸溶液中对铀的协同萃取,斜率法确定萃合物组成为UO2A.TOPO.Py,制取了固体协萃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IR及HNMR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U(Ⅳ)配合物UNa2(pdc)3·6H2O的合成、结构及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合成了一种含有+4价铀的配合物UNa2(pdc)3·6H2O(H2pdc=吡啶-2,6-二羧酸), 并详细研究了其晶体结构和磁学性质. 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1/n空间群, 晶胞参数a=1.0205(2) nm, b=2.2221(4) nm, c=1.2537(3) nm, β=94.98(3)°, V=2.8323(10) nm3, Z=4. 化合物的中心铀原子为九配位, π-π相互作用和氢键使得该化合物形成了三维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