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0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688篇
化学   3168篇
晶体学   100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5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42.
43.
44.
水杨基荧光酮—Brij—35荧光熄灭法直接测定人发中痕量钴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丁明玉  林秀丽 《分析化学》1989,17(6):539-541
  相似文献   
45.
利用连续流动微反研究了Rh+Co/Al2O3催化剂的CO加氢反应, 结果表明反应在220℃以上发生, 反应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和H2/CO值的增加而增加。利用TP-IR动态方法研究了Rh+Co/Al2O3上CO和H2共吸附及其动态行为。结果表明在Rh+Co/Al2O3的孪生及线式中心上, CO和H2室温共吸附时即有部分孪生及线式CO转化为相应的羰基氢化物, 随着温度的升高, 剩余的孪生和线式CO继续向相应的羰基氢化物转化。而羰基氢化物则向多羰基氢化物转化。在到达反应温度之前, 催化剂表面只存在羰基氢化物及相应的多氢羰基氢化物。在反应温度则导致产物CH4生成。与CO加氢反应和CO歧化的吸附态研究结果相关联, 作者认为Rh+Co/Al2O3上CO加氢生成CH4是经由羰基氢化物-多氢羰基氢化物途径。  相似文献   
46.
徐杰  辛勤 《催化学报》1997,18(3):194-198
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沉淀介质,按不同方法制备了低碳醇合成用Cu-Co-Fe系催化剂,以乙醇为沉淀介质时,有利于提高生氏碳醇的活性和选择性,产物中正构醇含量增加,且不服从Schulz-Flory方程分布方式,乙醇的存在,使沉淀体系中的杂质NaNO3不易洗脱,催化剂还原温度提高;高的NaNO3含量对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不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乙醇预处理可提高催化剂对CO的不可逆吸附能力,提高还原  相似文献   
47.
48.
TiO2与浓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组成是Na2-xHxTi2O4(OH)2,0≤X≤2的纳米管。X随后处理时溶液的pH值的不同而不同,当X=2时即为钛酸纳米管。本文在考察热处理温度对钛酸纳米管和钛酸纳米薄片相变的影响时,发现它们的相变规律几乎完全相同。本文通过TEM、XRD、Raman及FT-IR光谱等技术对合成的钛酸纳米管和钛酸纳米薄片随焙烧温度的相变规律、晶粒形状及结晶程度等性质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49.
用(S)-3-甲基-1,2-丁二胺或(R)-1,2-丙二胺为原料与2-羟基-5-甲-3- 叔丁基苯甲醛缩合,得到不具C2对称轴的手性Salen, 与Co(Ⅱ)络各并氧化后得到 4a或4b.4a和4b成功地应用于外消旋末端环氧化合物的水解拆分,取得了较好的产 率,但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较低。  相似文献   
50.
王冠高聚物担载四核钴羰基族催化剂的醛化反应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