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1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806篇
化学   1672篇
晶体学   98篇
力学   10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5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吡罗红Y催化动力学荧光熄灭法测定痕量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在柠檬酸(0.06mol.L^-1)介质和抗坏血酸(0.008mol.L^-1)存在下,VO^-3离子催化KBrO3(0.004mol.L^-1)氧化吡罗红Y(6×10^-6mol.L^-1)荧光定量熄灭建立了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VO^-3浓度在0~50ng/25ml范围内与吡罗红Y相对荧光强度△F呈直线关系,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直接测定水样和人发中的钒。  相似文献   
82.
利用湿法反应制备的LiV3O8的锂离子扩散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V2O5•nH2O湿凝胶和Li2CO3作原料,通过溶液反应和低温焙烧的方法合成了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LiV3O8.对其前驱体和产品分别进行DTA-TG、XRD表征.LiV3O8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的电化学性能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进行研究.实验表明活性材料LiV3O8具有较高的充放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LiV3O8电极的锂离子化学扩散系数由恒电位间歇滴定技术(PITT)来确定,其值依据Li1+xV3O8中x值的不同在10-8~10-10 cm2•s-1的变化范围内.获得的锂离子的扩散活化能为:Ea=25~42 kJ•mol-1(x=0.18~2.5).认为锂离子扩散的最大活化能是由锂离子在Li4V3O8相中的扩散决定的.  相似文献   
83.
稀土磷酸盐发光材料的微波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磷酸盐发光材料的微波合成徐文国,田一光,刘淼,刘海堂,方光华,庞文琴(吉林大学化学系,环境科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微波合成,稀土磷酸盐,微晶玻璃,玻璃态,发光材料稀土磷酸盐发光材料的研究是当前材料科学的热门研究课题。它们一般通过高温固相...  相似文献   
84.
研究了V(Ⅴ)、Co(Ⅱ)和Cr(Ⅲ)的TAR螯合物的柱前衍生条件和反相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并提出了同时测定ppb级的此三元素的新方法.于Zorbax ODS柱上,用含0.05mol·dm~(-3)Li_2SO_4和0.01mol·dm~(-3)HOAc-NaOAc(pH 6.0)的46∶54甲醇-水(v/v)溶液作流动相(0.7mL/min),可于15min内将此三螯合物分离并检测(525nm)完毕.此方法快速、经济、灵敏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85.
钒与新显色剂 1,4-双肼酞嗪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钒与新显色剂 1,4-双肼酞嗪的显色反应.在 pH 5.8 的 HAc-NaAc 缓冲溶液中,加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于 60℃加热 10 min,钒与 1,4-双肼酞嗪形成稳定的螯合物,λmax=422nm,ε422=1.32×104 L·mol-1·cm-1,钒的浓度在 0 μg/25 mL~20 μg/25 mL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为 15 ng/mL,已用于测定钢样中的微量钒.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人们对二次锂电池的正极进行了不少研究。许多过渡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如V_6O(13),Li_(1+x)V_3O_8,TiS_2,MoS_2等被认为是较好的正极材料。Pistoia等研究了Li_(1+x)V_3O_8钒青铜的电化学性能得出,当Li浓度高时,由于电子定域作用使电荷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87.
1, 3-Dimethyluracil (DMU) in phosphate buffered-saline (PBS, pH=8) was irradiated by a medium pressure mercury lamp (MPML) and produced a novel compound C6H9N2O6P.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 has been identifi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EIMS, UV, IR, ^1H and ^31P-NMR.  相似文献   
88.
自1974年Nixon报道钽丝电热蒸发作为ICP-AES进样技术以来,这一技术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电热蒸发(ETV)-ICP-AES是一种将蒸发和激发分步进行的联用技术。石墨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蒸发器材料。然而,在高温下某些元素和石墨材料可以发生碳化反应,形成热稳定的碳化物,使分析物蒸发不完全或根本不蒸发,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曾提出了以聚四氟乙烯(PTFE)悬浮体为氟化剂,氟化辅助ETV-ICP-AES直接测定粉煤标样中钒和钛的新方法,其检出限  相似文献   
89.
由RhCl_3·xH_2O制备了不同Rh含量的Rh/SiO_2和Rh-V/SiO_2催化剂,采用化学吸附和原位TPD-IR方法考察钒助剂对Rh/SiO_2催化剂在常温和高温的H_2和CO化学吸附的影响。结果再次表明:1)不同Rh中心对H_2和CO的化学吸附性能不同,钒助剂对不同Rh中心的H_2和CO吸附的影响也不同。H_2主要吸附在Rh~Ⅱ和Rh~Ⅲ中心上,而在Rh~Ⅰ中心上的吸附弱。2)Rh-钒助剂的强相互作用主要是Rh~Ⅱ和Rh~Ⅲ与钒助剂之间的相互作用,H_2吸附受到比CO吸附更强烈的抑制。钒助剂对Rh/SiO_2的H_2和CO吸附性能的影响可用覆盖模型解释。  相似文献   
90.
钒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的钒离子在硫酸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具有大容量的快速充放电且功率和容量可调节等优点,被相关行业认为是最佳新能源储存介质[1-2]。该电池的容量和充放电效率,与电解液中不同价态的钒离子浓度有关,而该电解液中的钒离子的起始状态通常为钒(Ⅲ,V3+)和钒(Ⅵ,VO2+)混合态,当两种离子浓度的比值为1时,电池比容量达到最大[3-4],因此如何简便、快速且高效的测定V3+和VO2+的含量,对产品的质量控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