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1篇
  免费   1385篇
  国内免费   5883篇
化学   9734篇
晶体学   189篇
力学   352篇
综合类   162篇
数学   63篇
物理学   2739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22篇
  2022年   480篇
  2021年   495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623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313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225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73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78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希夫碱在配位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配位化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1].氨基酸希夫碱在化学研究、医药、军事、工业、农业、海洋等各个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相似文献   
992.
《物理实验》2008,28(5):F0004
WF型系列金属电子选出功测定仪是潘人培教授于1980年开始研制,1986年通过鉴定,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向第三世界推荐的15种物理实验仪器之一。现经20余年的不断改进,于2003年又增添了WF-4型智能化仪器。迄今已形成一个完整系列。  相似文献   
993.
994.
不久前,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能源环境工程组承担的双氧水加氢催化剂项目顺利通过了中石化催化剂分公司组织的评审验收,与会专家对催化剂性能及项目合作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催化剂性能优于现有工业催化剂,建议进行中试实验。据悉,项目组利用非均布催化剂制备技术研制出双氧水生产用蒽醌加氢催化剂DICP-1、DICP-2,经过上百小时的现场模拟实验表明,催化剂性能优良,贵金属负载量为商用工业催化剂的70%,时空收率比商用工业催化剂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995.
于风崎  蓝国祥 《物理学报》1989,38(8):1259-1264
本文中把金属离子一银溶胶系统的透射光谱、电子显微镜照片和喇曼光谱进行对比, 总结出银溶胶的聚集状态与表面增强因子的一般关系。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96.
夏建白 《物理》1990,19(11):695-696
时间标度为Ps(微微秒)和fs(毫微微秒)的超快激光光谱在研究固体的动力学性质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在体材料和人造层状结构材料(如超晶格)中,用这种方法已经细致地研究了各种弛豫和输运现象.但是直到最近,超快激光技术才应用于研究表面和界面的动力学现象,这是因为大多数光学技术对表面现象是不敏感的.以前要取得表面动力学过程情况的唯一手段是测量光谱线的线宽,这种实验取决于假定光谱线宽纯粹是由寿命加宽引起的.但是在固体中常常遇到光谱线的各种非均匀加宽,使得实验分析变得困难和复杂.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时间过程的直接测量.…  相似文献   
997.
金属中超声脉冲的激光产生和压电接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利用TEACO_2激光器的单一光脉冲,在铝、铜和低碳钢等金属中激励超声脉冲,并用超声压电换能器检测声脉冲的实验结果。对声信号的频谱做了初步的分析。测量和分析将有助于建立激光在固体中激励声脉冲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998.
氯化物熔盐加钕离子在后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9.
高效碳基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开发是燃料电池突破高成本壁垒,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本文以金属有机框架为前驱体,采用简易的硫化-烧结处理工艺设计获得了一种新型钴/氮掺杂的多孔碳材料。通过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提高了材料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分析获得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氧还原性能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为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前躯体包含Zn时,经过900℃高温热解,衍生的催化剂展示了与商用铂碳催化剂媲美的氧还原反应活性、优异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抗甲醇能力,其起始电位为1.009 V,半波电位为0.864V,极限电流密度为5.310 mA.cm-2。  相似文献   
1000.
环形磁场金属等离子体源作为一种全新的等离子体源结构,可用于产生高度离化、无大颗粒、高密度的离子束流,但传统流道结构不能保证其高效、均匀散热,大功率工作时可能引起密封胶圈的烧蚀失效,需对其冷却流场进行优化设计.利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软件对等离子体源冷却流道进行模拟,分析出入水孔分布角度、孔数、孔径以及入水孔高度对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并对流道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增大水孔的周向分布范围,有利于提高散热的均匀性;入水孔设置在结构上层有利于减少冷却水的温度分层现象,使铜套和密封胶圈都处于较好的冷却状态;适当减小孔径有利于增大冷却水射流速度,增大湍流程度强化传热,提高换热效率.优化后的流场结构可以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在相同流量条件下获得更好的冷却效果,改善等离子体源的放电稳定性,为环形磁场金属等离子体源的冷却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