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化学   56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2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李律  周赜辰  苑纯  郭华 《波谱学杂志》2016,33(4):528-538
豆纹动脉是大脑内部的重要动脉,其阻塞往往会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现在在临床上主要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实现豆纹动脉成像,然而DSA的有创性是其重要的限制因素.有研究表明,在高场磁共振系统(7 T)下,时间飞跃法(Time-Of-Flight,TOF)已经能够得到较好的豆纹动脉影像,但是在临床使用的1.5 T或3 T磁共振系统下,由于豆纹动脉的管腔直径非常小(大约为0.3~0.7 mm)、血流速度比较慢,对其成像仍然是个挑战.该文主要研究了在3 T磁共振系统下使用流动敏感黑血(Flow-Sensitive Black-Blood,FSBB)序列对豆纹动脉进行成像的方法,并对该成像序列中流动敏感梯度的设计进行了优化,使其在扫描时间和图像分辨率、对比度、信噪比等方面都能够基本满足临床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2.
目的通过观察了解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CAG)的96例患者,同时对这96例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诊疗等相关指标,以了解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冠心病组和对照组HbA1c水平比较可知,冠心病组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严格控制高血糖,降低HbA1c水平,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对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血管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腔内超声(IDUS)、CT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和对胆道恶性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IDUS、CT和MRCP检查结果,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胆道恶性梗阻的图像特征和诊断情况。结果IDUS、CT和MRCP对胆道恶性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5.31%、82.98%和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3.27%、74.47%和75.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能显示胆道恶性梗阻的部位、数量和回声/密度/信号特征:CT和MRCP对壶腹癌定位诊断、胰头癌定性诊断均有较高符合率。IDUS对胆管狭窄性质的阴性预测能力明显高于CT和MRCP(P<0.05)。结论IDUS、CT和MRCP均能清晰显示胆道恶性梗阻的特征,各有优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本文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常规超声在乳腺非肿块型疾病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68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超声、CEUS及两者联合的诊断价值。68例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中良性28例,恶性40例;常规超声特征中,良恶性病灶在微钙化、病灶周围血流分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中良恶性病灶在增强强度、均匀度、显影时间及穿支血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定量参数中,良恶性病灶在TTP、PI、AUC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超声联合CEUS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疾病良恶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00%、96.43%、92.65%、97.30%、87.10%,高于单独使用常规超声或CEUS(P<0.05)。CEUS联合常规超声可显著提高乳腺非肿块型疾病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5.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和超声造影(CEUS)的鉴别诊断价值。选取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08例,给予TVS和CEUS检查。经病理学检查,恶性病变60例,良性病变48例;CEUS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TVS检查(P<0.05);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阻力指数(RI)、达峰时间(TTP)与峰值强度(Peak)有明显差异(P<0.05);Ⅲ~Ⅳ和Ⅰ~Ⅱ期RI、TTP和Peak有明显差异(P<0.05);RI、Peak和TTP诊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0.789和0.856,P<0.05。相比较TVS,CEUS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疾病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6.
双重乳液/溶剂蒸发法制备超声造影微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包油包水(W1/O/W2)双重乳液的油相溶剂蒸发过程, 制备了聚左旋乳酸(PLLA)微泡, 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SM)和粒度分析(PSA)等表征手段, 研究了外水相乳化剂的种类、浓度、两次乳化的水油比、均质机转速等参数对微泡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聚乙烯醇(PVA)是该体系外水相有效的乳化剂; 通过调节PVA水溶液的浓度或第二次乳化时均质机转速, 能有效地控制微泡的平均粒径(1~10 μm); 第一次乳化的水油比是微泡空心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微泡负压充气后, 进行体外超声显影检测, 证明该微泡具有较好的超声造影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67.
应用超微血管成像(SMI)和超声造影(CEUS)技术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评估.选取31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SMI及CEUS技术,对322个斑块进行检查,评估其新生血管的检出情况.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生血管在低回声或以低回声为主导的混合性回声斑块中出现较多,斑...  相似文献   
68.
该文介绍了传统超声多普勒存在的角度依赖、混叠等主要技术缺陷,阐述了当前几项主流的血管超声血流成像的高级功能,并结合临床应用给出了一个综述性的总结。描述了超声向量血流成像的技术特点及其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V Flow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结果,并同时对血管应用相关的其他高级功能进行了概述。传统超声多普勒结合血管超声的高级功能可为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9.
70.
探讨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肠造影(CTE)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价值。研究纳入临床疑为IBD患者150例,最终确诊102例,分析CTE对IBD的临床诊断及疾病评估价值,并以结肠镜结果为参照,分析其对病变肠段定位的准确性。结果发现克罗恩病(CD)及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壁增厚、肠壁异常强化、肠道狭窄、肠系膜血管增生等发生率较普通肠炎高(P<0.05),其中肠壁异常强化、肠壁增厚对IBD的诊断效能较高;CTE与肠镜检查相比,对CD、UC病变部位检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01);活动期患者CTE显示肠壁较厚、分层强化、肠系膜血管增生较多见(P<0.05)。因此,CTE对IBD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对CD的活动性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